□王素英 龙丽伟(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 050016)
一股不可逆转的工业革命洪流
——乔治·艾略特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洪水结局新解
□王素英 龙丽伟(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 050016)
工业革命洪水毁灭性再生性重生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结尾的洪水一直是学者们评论的焦点之一。兄妹俩为何在洪水中和解?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但至今难有定论。本文把小说放在工业化这一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并结合“洪水”的原型意义,尝试对小说结尾的洪水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洪水象征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和毁灭性,但其客观的再生性为人类创造了重生的机会。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从20世纪开始逐渐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其经典之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以下简称《弗》)受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利维斯、特里·伊格尔顿等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的称赞。但同时,这部小说的结局也引起了一些评论者的争议。利维斯在高度评价小说的同时又认为小说的结尾是一个败笔:“泛滥的河水并无什么象征或隐喻意义。它只是梦想中的一桩完美事件,给了我们展示梦想中的英勇行为的机会……那种行为不是伟大艺术的结局法,其意味我已说过,即暴露了一种不成熟。”伊安·米尔纳认为,洪水是兄妹和解作为小说的高潮及其感情净化而故设的基调。
小说结尾的洪水成了大家争议的焦点。国内许多学者也参与到了对这部小说的洪水结局的讨论中,如:曾莉认为,洪水“是带毁灭性的血缘关系的象征”;廖昌胤认为,“最后的洪水,既象征着工业化过程中兄妹似的两种极端个人主义的野性,又象征着工业化与其文化的产物”,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英国19世纪的工业化时期,以工业革命为背景,结合运用“洪水”的原型意象特征和意义,可以认为,小说结尾的洪水就是那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诺斯罗普·弗莱认为,神话是文学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由人类的希望、欲求和忧虑构成的神话世界中写成的”①卡尔·荣格认为,神话表现的是人类祖先的典型经历。这些神话作为母题和主题反复出现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他们被保存在种族成员的集体无意识里,世世代代延传不止,这样的原始意象就是“原型”。
在《圣经》的《旧约·创世记》中,上帝耶和华为了惩罚人类的罪恶,下令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要发洪水消灭地上的所有生灵万物,只有他选中的“完全人”诺亚及其全家以及被选中的七对洁净的畜类和七对空中的飞鸟可以以方舟逃生。这场洪水是人类的一场灾难,它毁灭了除诺亚一家之外的整个人类世界。但在毁灭一个旧世界的同时,洪水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洪水过后“上帝重新与人类的代表诺亚立约,从此开始了农耕的社会”②。
在小说《弗》的结尾,一场洪水突如其来,“她(麦琪)被冲到洪水的上面来了——这是她父亲以前常常讲的上帝的可怕惩罚——也是她幼年做梦梦到的。”③这一意象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神话形象极为相似。诺亚驾着方舟在涨过山高的洪水上面漂来漂去,虽惊恐至极,但有惊无险,最终逃过劫难,免于丧生。而麦琪却无此幸运。她驾船逆流而上,去救母亲和哥哥汤姆,最后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磨坊。但是回到磨坊的结果却是与哥哥汤姆一起被洪水吞没。
在神话原型批评中,“河水”的意象常常象征“死亡和重生(洗礼)”④。《圣经》中的“洪水”也象征了人类的死亡和重生。它在毁灭人类生命的同时也洗刷了人类身上的罪恶,为人类实施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从而使人类获得了重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正如乔治·列文所说,在《弗》中“兄妹俩被洪水吞没,在形式上是遭受磨难,而实际上是意识的消亡,是迈向重生的第一步”⑤。磨坊象征了传统的自耕农意识,而麦琪返回磨坊就意味着向传统自耕农意识的回归。洪水所吞没的不仅是兄妹俩的肉体,而更大意义上是这种传统的自耕农意识。洪水冲洗掉了兄妹身上与时代不和谐的传统观念,同时为他们的新意识的诞生创造了机会。这种新意识的诞生便意味着他们将走向重生。
小说《弗》的时代背景是英国工业化转型时期。转型意味着新与旧的交替,意味着旧时代即将灭亡,新时代即将来临。这个转型的介质便是那场浩浩荡荡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就像洪水一样,来势凶猛,无人能挡。正如《圣经》中那场毁旧造新的洪水一样,工业革命这股历史的洪流似乎也肩负了砸碎一个旧世界,建造一个新世界的历史使命。它同样集毁灭性和再生性于一身。
1.工业革命的毁灭性
英国的工业革命自18世纪开始,到维多利亚时期其势头已像汹涌澎湃的大浪一样冲击到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当工业革命的浪潮冲进乡村时,它所产生的毁灭性首先就是对自耕农利益的损毁。《弗》的背景圣奥格镇就是这种古老乡村的代表。当工业革命的浪潮袭来之时,圣奥格镇的清新、宁静与浪漫很快便消失,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家庭作坊式的磨坊的传统生产方式被工业化的产物——蒸汽机取代。“工业化重新组织了圣奥格镇的文化,生产场地从家庭作坊迁出,自耕农转变为雇佣工人。”⑥这种农向工的转化是工业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对自耕农利益的最大损害。善良正直的塔利弗一家人赖以生存的磨坊上游的土地被商人威根姆买走,使他家磨坊的正常运转受到极大影响。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与威根姆打起官司,结果却使他不但卖掉了所有的农业资产,而且连自家的土地和磨坊都抵押了出去,因而失去了一切生活来源,最终因身心遭受重创而丧生。
除了对自耕农生活利益的损毁之外,工业革命的最大毁灭性莫过于对人们传统思想意识的毁灭。“蒸汽机使轮速增加一倍,财运的巨轮也加快了一倍。”⑦财运的上升增加了人们的财富,也膨胀了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在工业化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只剩下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家庭亲情、友情已被冷漠的商业意识磨灭。当塔利弗输掉官司,失去一切时,威根姆没有任何的同情,反而变本加厉,不顾塔利弗太太的恳求,毅然决然地买下了塔利弗家的磨坊。塔利弗太太的多德森家族是个名门望族,然而,当塔利弗破产后,塔利弗太太的姐妹们不仅袖手旁观,而且冷嘲热讽。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塔利弗太太的姐姐葛来格太太走进屋子便说:“要是我没弄错的话,我们今天早上聚在一起,是来商量家里出了这么丢脸的事。”⑧当塔利弗太太为了生存请求姐姐们买自己的台布时,葛来格太太严厉地嚷道:“贝西,你得记住,如果你有了这些东西那也是你的朋友给你买来的,你什么都依靠他们。你应该知道你自己的处境,你丈夫叫你一家人都丢尽了脸,你一切都不得不依靠别人,你心里还得记住自己的低微。”⑨
2.工业革命的再生性
在客观意义上,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破坏性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时代。并且,工业革命在毁灭人们的传统思想意识的同时在客观上也为人类带来了现代化的思想,增强了人们的现代意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革命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历史的进步,它为人类创造了财富并且创造了思想意识重生的机会。
《弗》中的麦琪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她与圣奥格镇的文化价值观格格不入。和菲利普在一起满足了她对知识的渴望,使她能在压抑的环境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但是,与菲利普的爱情无法满足她逃离与之格格不入的圣奥格镇的价值体系的渴望。因而,在内心深处麦琪依然感到一种缺憾,而斯蒂芬恰恰满足了她的这种缺憾。对于麦琪来说,斯蒂芬代表了一种现代的新思想、新意识、新希望,与斯蒂芬私奔恰恰是麦琪追求这种现代新思想、新意识和新希望的表征。然而,在追求的路上麦琪遇到了障碍,这障碍就是她自小耳濡目染的又束缚了她的个性发展的那些传统思想意识。这些传统思想意识带给她一种强烈的道德上的愧疚感,包括对爱情(与菲利普的爱情)和亲情(与表妹露西和哥哥汤姆的亲情)的愧疚感。致使她最终放弃了追求,在奔向现代化的路上又向后折回。这一折回意味着她身上所承载的现代意识被传统意识压倒。这与代表社会潮流的迅猛发展的工业现代化是相违背的,因而为最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最后,当洪水来临时,麦琪奋不顾身去救哥哥汤姆,而“汤姆虽然朝工业化迈了一步,并且在商业投资上取得成功,还清债务,买回道尔格特磨坊,可是当他回到道尔格特磨坊,也就恢复了自耕农的身份,这违背了他父亲的初衷。汤姆在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突然向后折回,这注定兄妹俩的命运将连在一起,最后他们拥抱在一起被洪水吞噬”⑩。兄妹一起被洪水吞没是他们因在奔向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上都向后折回从而与工业化发展的潮流相背而受到的惩罚,惩罚他们的这场洪水正是那场代表工业现代化发展潮流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这股洪流在毁灭了兄妹俩的肉体的同时也毁灭了他们身上所承载的传统意识,并因而给他们的新意识的重生创造了机会。
弗罗斯河水永不停息的流淌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在传统时期,它是宁静、和谐、快乐、浪漫的象征;在工业化大潮袭击而来的时候,河水变黑,浪潮不断涌起,冲击着生活在其周围的人们的思想。就像《圣经》中的洪水一样,工业革命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但它客观上又为人类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使人类获得了思想意识的重生。这股洪流是历史的发展,不可逆转。
①张中载.原型批评[A].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829.
②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5.
③⑦⑧⑨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Z].祝庆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0,502,320,339,52,264,266.
④Wilfred L.Guerin等.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第4版):161.
⑤Levine George.Intelligence as Deception:The Mill on the Floss[M].New York:W.W.Norton,1994:491.
⑥⑩转引自丁光.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乔治·艾略特对工业革命的反思[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40-43.
(责任编辑:吕晓东)
本文由河北师范大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W2008Y10)及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S090810)资助。
王素英、龙丽伟,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