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南京 210003)
《红楼梦》是一部天才作家精心构撰的泣血之作,曹公的如椽之笔把五味杂陈的人生诗意且犀利地描写出来,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其间种种难以言传的妙韵,跃然纸上。《红楼梦》传递信息的多义性、丰富性,使每位读者都会有东坡之叹,“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①其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普适性非常突出,无怪乎国内有人把“红学”与《易经》一起称为两门“玄学”。
《红楼梦》之“玄”赖于曹公一笔作两三笔乃至于恒河沙数之笔的“游龙”笔法,从局部情节到整体构思,都充分体现了一手多兼、一笔多用的艺术功力,巨细无遗。脂砚斋在甲戌本第一回即指出曹公此绝技:“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②清人戚蓼生在《石头记序》开头对此也有论述:“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③今不揣固陋,仅就《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秘授宝玉以云雨之事一节为例,领略曹雪芹描写的“一声三歌”之精妙。
《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将其妹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宝玉,且“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对此有不同的解读:或说是警幻有意教唆宝玉谈情说爱④,或说是警幻非但没完成荣宁二公的委托,反而帮倒忙⑤;或说警幻言行不一⑥等。《红楼》无闲笔,警幻仙姑“秘授云雨”一节“一击三鸣”、“一手三牍”:印证全书的叙述主线,彰显内在的逻辑结构,启示人生的解脱之道。
《红楼梦》想要表达什么,一直以来,见仁见智。对于主题的复杂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⑦相应的,《红楼梦》的主线是什么,也就有许多看法:爱情主线说,贾府衰败主线说,封建家族衰亡过程主线说,宝玉的叛逆道路主线说,石头主线说,盛衰、爱情双重主线说,等等。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通灵宝玉是顽石幻形,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下凡,最后通灵宝玉回归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复还其大石本质,神瑛侍者也被引至太虚幻境销号,是一个圆式的情节发展。小说所写是神瑛侍者(即贾宝玉)下凡经历的一切,包括情感生活、家庭生活、家族生活等,顽石幻形的通灵宝玉作为和贾宝玉同体的亲历者,见证了这样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记录下来,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不论是与钗黛的情感纠葛还是贾府的兴衰败亡,都是贾宝玉千丝万缕人生中的一个乐章。
《红楼梦》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大千世界,作者想要表达的“其中味”是深厚而且广泛的,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一部文学作品的主线,是文艺作品或文章的主要脉络,是贯穿作品情节发展始末的中心脉络,对其他副线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作者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来安排的。不管是爱情主线说、抑或是贾府衰败主线说都把《红楼梦》单一化、浅近化和薄弱化了,唯有宝玉人生体验的主线说能贯穿全书,提领众线。“《红楼梦》以‘通灵玉’为主线,实际上也就是以贾宝玉为主线。一部《石头记》,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是神瑛侍者传。”⑧正如在甲戌本《凡例》中的交代:“当此时,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小说要写的是个体的经历及领悟,曹雪芹这样一个天才作家依托或明或暗、或真或假、或虚或实的情节载体,向后人委曲地传达了他领悟到的整个人生、整部文化。
《红楼梦》前五回相当于全书结构的骨架和蓝图,第五回更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曲的形式,隐而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命运交代出来。在戚序本、蒙府本及梦稿本第五回正文的开头,有曹雪芹所作标题诗,“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这一“千古风流造孽人”在此回入华胥境耳闻目见之事即此后宝玉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浓缩和预演,春恨秋悲、朝啼夜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之画卷,都在贾宝玉一路的“游玩”中铺展开,宝玉此后的酸甜苦辣也尽收眼底。虽表面尽写儿女风月之事,但通过作者高超的技法及处处漫不经心又煞费苦心的“文眼”,同样能传达出那欲言又止、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其中味”。
警幻仙姑受荣宁二公之灵嘱托,对宝玉谆谆教导,但看完画册、判词及至听完十二支曲,宝玉都甚无趣味。要知借他人酒杯终究难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品味他人是远不能“或冀将来一悟”的,还得要纵入人生之炉,亲自锻造一番,经历一遭。警幻将可卿许配于他,并授云雨之事,推入房内。甲戌本“兼美”处有侧批:“妙!盖指薛林而言也。”点出贾宝玉和宝钗、黛玉有着超出其他人的亲密关系及纠葛。次日,宝玉与可卿携手游玩,忽至一黑溪阻路、无桥梁可通之处,警幻追来告之“作速回头要紧”,“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迷津”是佛教用语,指迷妄的境界。
第一回二仙师见顽石凡心偶炽,非要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时提醒它的一样,那红尘中虽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宝玉沉迷于红尘,执拗于情网,无异于堕落迷津,因人间事瞬息间乐极悲生,乐事不能永远依恃,要逃脱迷津,需木居士和灰侍者撑篙摆渡。居士原为居家道士,后来佛教盛传之时专指在家奉佛之人。“侍者”则是指佛教中跟随长老左右、听从长老使唤的僧人,故木居士与灰侍者可概指一僧一道,正是伏写宝玉最后被一僧一道引渡迷津,到太虚幻境销号。第五回开篇至此,一部袖珍版《石头记》呈现眼前:宝玉随贾母来至宁府会芳园(甲戌本在“会芳园”处侧批:“随笔带出,妙!字意可思。”喻指宝玉即将神游之太虚幻境和后来入住的大观园),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众女性的悲惨命运,经历了至极繁华却发现一切美好不能永久依恃,最后觉悟撒手,这正是贾宝玉一生的简要概括。
某种角度看,贾宝玉是曹雪芹世界观、人生观的探索和象征,《红楼梦》也是围绕贾宝玉的人生体验这一主线来行文的,其中警幻仙姑秘授云雨之事反映出贾宝玉初始对情爱等人世间“乐事”的贪恋和迷惑,这一情节安排恰恰印证了这一主线。
佛教认为,人身是五蕴和合而成的集合体,五蕴是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即色、受、想、行、识,五蕴是虚幻不实的,最终要分离而消散,所以人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因此,人的本质是“空”的,而且“空”亦是天地万物的本体,一切终归空虚。“色”是“空”瞬息生灭的假象;而“情”则是人对“色”产生的种种情感。佛教的这种“空”对古代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三国演义》开卷词就流露出了人生空幻的思想,《水浒传》中卢俊义惊梦等具体情节以及其他诸多“讲史”、“演义”类作品中都体现出很强的“空”的色彩。
《红楼梦》的“色空”不同于其他小说直指性的“色空”,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对自己创作的基本构思已先作了交待,那就是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十六字。麻天祥先生认为:“空空道人所悟出的这十六字带纲张目,涵盖全书的思想,并制约整个情节发生、发展和归宿。”“⑨‘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十六字是曹雪芹特意交待的关于全书总体构思的纲领,是作者亲自指示的解读其天才著作的一条思路。”⑩
“空空”十六字是《石头记》的“灵魂”,作者构思和结构全书的依据。“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所以空空道人才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起于“空”,终于“空”,但此“空”非彼“空”,不是回归,而是超越、提升、涅,最后的“空”是在最初所谓的“空”经历“色”、“情”之后的“空”。《红楼梦》紧紧围绕着“空—色—情—空”这个中心思想来成文“,情”为作者体悟人生的媒介和对象,因情而悟。正是有了“情”的介入,使得《红楼梦》的色空和佛教的“绝情”“弃情”的色空有了区别,如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言,《红楼梦》“之解脱,自然的也,人类的也”⑪,《红楼梦》大旨谈情,以情为核心,从宗教回到了人世,回到了本体意义上的人,回归到普通意义上的人。
《红楼梦》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都体现出“空—色—情—空”的内在逻辑结构。大荒山青埂峰下的石头,本处于无欲无求的“无知”状态。但听了一僧一道谈论到红尘中的荣华富贵,“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于是僧道将其携入“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原本处于“空”的石头幻形入世附着于俗世中的贾宝玉,见到了世俗社会这个包罗万象的“色”,即“因空见色”。
贾宝玉通过警幻仙子的启蒙,将自身情感逐步升华为“意淫”,又由此将“情”投射到大观园众女儿身上,这便是“由色生情,传情入色”。历尽炎凉世态之后,悟得“情”与“色”的人生真相后,石头脱离尘世,复归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一过程便是“自色悟空”。顽石未到人间受享之前的状态有类于“空—色—情—空”的第一个“空”,不是“存于觉自己之苦痛”的悟,“于解脱之途中,彼之生活之欲犹时时起而与之相抗”;而重新回归青埂峰下的状态则如“空—色—情—空”的第二个“空”,是“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彼以疲于生活之欲故,故其生活之欲不能复起而为之幻影。此通常之人解脱之状态也”⑫。《五灯会元》卷十七记载青原惟信禅师语:“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⑬同样体现出这个不断前进、螺旋上升式的圆式体验。这一体验,顽石、情僧、贾宝玉、曹雪芹四而一也,《红楼梦》就是作者“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的“一把辛酸泪”!
当警幻仙姑身负宁荣二公之托,不忍宝玉见弃于世道,有层次有步骤地引贾宝玉游太虚幻境,就是为了启悟宝玉,使其跳出人的迷圈。先以牌坊警语及对联醒之;不悟再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看了仍不解”;闻奇香,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宝玉仍觉“甚无趣味”。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收效,宝玉并没有一丝领悟,正应了脂砚斋之叹,“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⑭最后,只好授其云雨之事,让他亲历,“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然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
明代董说补《西游》的目的是“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⑮这和《红楼梦》“空—色—情—空”的内在逻辑结构安排相近:人要“走出情外”,却先要“走人情内”,“空破情根”,“见得世界情根之虚”,做一只“透网金鳞”!⑯
《红楼梦》是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的,特别是植根在佛道文化的基础上的。在《红楼梦》的绚丽舞台上,佛教思想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红楼梦》的恒久魅力,奥秘便在佛家哲学,而《红楼梦》的‘毒’,也在于此! ”⑯
从《红楼梦》的内容来看,与佛教中禅宗一派思想最为密切。禅宗是佛教世俗化、中国化的结果,以参究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即佛性,认为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因禅宗融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故得到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认同,并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禅宗和儒家、道家等学派一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性格特征,这是《红楼梦》浮现出佛光禅影的根本原因。笔者试图就警幻仙姑秘授云雨所启示的禅宗的修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证悟又称悟入,由实践而体得真理。解悟,又称开悟,由理解真理而得知。如前所述,贾宝玉在红尘中历练而悟,是证悟而非解悟。关于证悟成佛,又分为两种方法或步骤,即“顿悟”和“渐悟”。顿悟指快速证入觉悟之境,而不须依一定之次第作长期修习。渐悟指须经一定顺序之长期修习,始得证悟。早在南北朝时,渐顿之辩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到禅宗时,“顿渐”问题成为区别南北禅宗的主要标志,所谓“南顿北渐”,“南宗”慧能以“顿悟”立说;“北宗”神秀以“渐悟”立说。实际上通常所讲的顿渐包括修持和觉悟两个方面,修持有顿修和渐修之分,觉悟有顿捂和渐悟之别。
有关顿渐之争有多种说法:一渐修顿悟,二顿悟渐修,三渐修渐悟,四顿悟顿修。其实顿渐是为不同根基的人分别设立的教法,慧能说:“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⑰又说“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利,所以立顿渐之假名”⑱。所谓顿渐,就是指修行者见道悟理的迟疾,即时间的快慢、过程的长短而言。神秀重渐修渐悟,慧能主顿悟渐修,因此禅宗是主张顿渐并兼,顿渐并重的。南怀瑾先生指出:“尽一大藏教,统诸修行法门,皆渐法耳。即禅宗祖师,于言下顿悟者,亦由熏修渐积而来。”⑲因此,渐悟、顿悟,不是两个对立面,没有渐悟的基础,无法获得顿悟。不承认渐悟的顿悟,只能是一种妄悟了。
关于《红楼梦》中的渐顿问题,罗立群说:“曹雪芹主张南宗‘顿悟’,不主张北宗‘渐悟’,即认为‘悟’无须长期的修习,只需突然领悟自己本有的佛性,便能解脱人生困惑。”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从描写来看,《红楼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条渐修顿悟之道。
警幻秘授宝玉云雨之事,实质是以性启蒙为核心的启蒙教育,希望宝玉领略“云雨之欢,巫山之会”后能“改悟前情”,“一刹那间妄念俱灭”。不过警幻以欲止欲、当头棒喝似的点化并未奏效,宝玉依警幻所嘱之言,有了儿女之事后反与可卿难解难分,梦醒之后还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这种没有积累、没有渐“修”的功夫,便想要“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警幻仙姑希望宝玉一梦而悟的“警幻”目的没有达到,只好让千古情痴宝玉回到人间去走一遭,渐渐地悟透人生。
贾宝玉的渐修是伴随着和黛玉的情感发展及贾府的盛衰而进行的,从二十一回宝玉参禅,我们能看到他在努力地寻求证悟但实际上还没有达到,此时宝玉还没有尽尝酸甜苦辣,自然不可能真悟。可由此看出宝玉具备了慧根和悟性,如果没有这一点,就如同盲人骑瞎马一样,再怎么遭遇都不会有所得的。接下来,在看到司棋、晴雯、芳官、四儿的被逐和死亡,直至黛玉仙逝,一再的风刀霜剑严相逼,使贾宝玉走向“情绝”,渐次修行到一定程度,“悟”是刹那的。甄士隐是老年版的贾宝玉,他的悟道经历同样也是一个渐修顿悟的过程。“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具备了悟道的素养和品性,即下文所说“本是有宿慧的”。开始当一僧一道要让他舍英莲,“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点化顿悟不成,道人只好让他自干营生,和他相约三劫后在北邙山会齐了往太虚幻境销号。甄士隐在经历了英莲走失、家产被烧、贫病交加之后,听到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由渐修而顿悟,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不仅宝玉,书中所写人物大都需要经过一番现实的磨炼才能彻底抛开情欲,最后达到彻悟。
① 《宋史·列传第九十七·苏过传》。
② 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③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沈阳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④ 祝秉权:《〈红楼梦〉分回赏释》,巴蜀书社,2007年版。
⑤ 邓华:《红楼一梦析——谈“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的人物和梦境》,《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第51页-第53页。
⑥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页-第496页。
⑦ 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0页。
⑧ 张锦池:《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红楼梦〉主线与明清小说传奇结构形态》,《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1辑,第11页。
⑨ 麻天祥:《红楼梦兼收并蓄的文化思想——儒道融合,以道释佛》,《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2期,第129页。
⑩ 刘宏:《一个由“空·色·情”建构的立体世界——论〈红楼梦〉的总体构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50页。
⑪⑫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⑬ 蒋宗福,李海霞主译:《五灯会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2页。
⑭ 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⑮ [明]静啸斋主人:《西游补答问》,见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530页。
⑯ 张乘健:《红学与佛学的世纪末反省——〈红楼梦与清代佛教〉卮言》,《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第87页。
⑰ 门人法海编集,后学德清勘校:《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顿渐品第八》。
⑱ 门人法海编集,后学德清勘校:《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
⑲ 南怀瑾:《禅海蠡测》,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⑳ 罗立群:《禅宗意识与〈红楼梦〉创作》,《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3辑,第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