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周作人文艺思想的审美文化透析

2010-08-15 00:42金玉甫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名作欣赏 2010年11期
关键词:周作人广播电视散文

□金玉甫(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2)

一、从“为人生而艺术”到“为艺术而艺术”

1918年周作人在《平民的文学》一文中正式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他指出“文学上原有两种分类”:“纯艺术派”和“人生的艺术派”,认为文学应该是“研究平民生活——人的生活——的文学”,作家应该是“先知或引路的人”,他反对“以美为主的纯艺术派”文学“造成纯粹艺术品为艺术惟一之目的”,反对“一种部分的修饰的享乐的游戏的文学”①。在文学研究会成立的宣言中他再次强调了以人生作为文学的目的,这些充分说明周作人初入文坛时的文学观主要是将文学作为研究人生问题、呼唤平民觉醒的工具。然而,周作人“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思想从一开始就有折中、调和的色彩。总之,他认为“文艺应当通过了著者的情思,与人生的接触。换一句话说,便是著者应当用艺术的方法,表现他对于人生的情思,使读者能得艺术的享受与人生的解释”②。

另外,周作人始终不忘个体情感在文学艺术中的核心地位。谈到文艺的本源时,他说:“就文艺起源上论他(文学)的本质,我想可以说是作者的情感的表现。”③谈到文学批评时,他不仅主张“印象的鉴赏”的“诗人的”批评和“文艺上的宽容”,还肯定了情感的抒发离不开个性的解放和身心的自由。谈到传统文学流派时,他说:“公安派的人能够无视古文的正统,以抒情的态度做一切的文章,虽然后代批评家贬斥他为浅率空疏,实际却是真实的个性的表现。”④总之,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念下,周作人强调了文学的个体性特征,肯定了人的情感、个性和身心的自由发挥是文学创作达到“艺术的美”的本质条件。

二、审美化的艺术人生

1.在美学观上,强调优美,反对崇高。周作人的美学观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理论和创作上。舒芜曾说,鲁迅和周作人是中国最大的散文家。鲁迅的杂文与周作人的小品文,分别代表中国散文艺术的“阳刚”和“阴柔”,或者说“壮美”和“优美”两种美的最高境界。与西方“阳刚美”的审美传统不同,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始终以“优美”为主线,强调“阴柔美”。周作人在《〈陶庵梦忆〉序》中表达了他对传统散文风格的追慕,“我常这样想,现代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小,这与其说是文学革命的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我们读明清有些名士派的文章,觉得与现代文的情趣几乎一致。”⑤另外,优美的特点首先是和谐的,其次是理想的,即通过将现实理想化达到“平淡自然”的审美趣味。而崇高是通过和它的对立面不断的斗争,或内在的不断超越,或对旧我的不断否定来实现的,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对立。周作人在散文理论和创作上正是以“中和”的审美文化观,力争理想与现实的最大调和,从而达到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平淡自然”的美学境界。因此,他的美学观是强调优美,反对崇高的。

体现在做人上,周作人也反对做崇高的、与现实不断斗争的人。在《闭户读书论》中他举出两种观念的人:一边是“大智”、“风流士女”、“壮烈英雄”、“圣贤”、“做官的”;一边是“凡夫”、“平常下级人民”、“寒士”。毫无疑问,周作人是倾向于后者的。他说:“我以前(按:“五四”涨潮时期)是梦想过乌托邦的”,现在“梦想家与传道者的气味渐渐地有点淡薄下去了”⑥,只感到“凡人的悲哀”。这说明周作人在人格上是一个庸俗顺世、拒绝崇高的人。

2.中庸主义的审美文化观。中国人有一个重要的性格:“中庸”,或者叫“中和”。古人认为,中和是“阴”、“阳”的中和,这一阴一阳谓之“道”,即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周易》中指出,中和是人通过积极进取(变化)达到一种不易(不变、永恒、稳定)的目的。对个体来讲,“中和”既是生命健康成长的前提,又是精神安宁的必要手段。周作人深得中庸之道,并在《谈龙集·上海气》的首句即表明心迹,“我终于是一个中庸的人”⑦。

在生活上,与鲁迅强调“强者人生”不同,周作人强调“平民人生”和“审美人生”。钱理群先生在《周作人传》中谈到,发生在周作人身上的三重幻灭,尤其是对知识分子自我的幻灭抹掉了周作人“五四”初期仅有的血性与战斗意志,让他沉入深深的痛苦中,使他重新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变成一个中庸的、理性的、富于传统美德的绅士。

在艺术上,天地人和的中和哲学和中庸辩证法使得周作人以一种轻松自在的艺术态度欣赏自然。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游于艺”就是说“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⑧这种自在的态度要求作家确定单纯的题材,选择和谐的自然景色,力求达到一种纯净、优美、和谧的风格和意境。这正是周作人散文的主要风格特征。

在思想上,周作人同样是一个既有理性又强调感性的中庸体。他坚持在尊重儒家基本精神之一的理性和节制的前提下,回到自己对事物的原初的天真的感觉,回到私人化的、日常的生存经验空间中,把理性和节制作为情感发展的尺度。“周作人认为,道教思想的基本特点是非理性的狂热,这正是与儒家学说相对立。儒家讲的是理性、中庸之道和节制,这正是现实中国社会所缺少的,要解决中国问题就必须把儒家的理性、中庸之道请回来。”⑨

3.追求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五四”落潮后,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文学转型中,周作人仍然坚持“五四”时期的个体精神自由的立场,逐渐从文化阵营的中心跌入边缘,成了无“家”可归的精神漂泊者。在精神的苦闷与彷徨中,他追寻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写道:“我们——只想缓缓地走着,看沿路风景,听人家的谈论,尽量的享受这些应得的苦和乐。”⑩他认为社会条件如果不具备实现知识分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就完成“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自由。周作人对日常生活的退守使他摆脱现实社会激烈的矛盾斗争,进入一种内心的、自然而然的自我境界。这一时期,他选取了人生的最基本话题——吃、穿、住作为创作主题。他为此写了一系列“美文”,专门谈论“北京的茶食”、“南方的野菜”、“吃茶”、“谈酒”、“草木鱼虫”,并从中见出艺术的情趣。另外,适应于这一审美个性,日本人的洁净、有礼、洒脱和日本衣、食、住的自然、简素,就成为周作人生活的理想境界。周作人正是通过提倡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命,以艺术家的心态去理解、感受生活来实现在“十字街头”找到一种贵族式精神超越的喜悦的审美体验。

三、“真”即是“美”的美学思想

现代美学强调在审美关系中“趣味”、“情感”、“感性”等审美主体的因素。站在现代美学的基础上,周作人从审美关系的角度提出,“只须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⑪这里的“真”是指从人的肉体中迸发出的对身体的天然存在和欲望的合理实现的要求,是指从人的精神出发,要求感性对人的无意识领域的开启,对人的原始记忆的还原,是情感的真实表露,是个性、思想的自由传达。一句话,周作人的“真”即是人的灵与肉的“自由”。推理可得,他的美学思想是从“美——真——自由”不断演绎与拓展的。他将“真”与“自由”作为他美学观的两个核心,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在《人的文学》中,他将“人的正当生活”解释为“自由真实的幸福生活”。在《平民文学》中,他强调“平民文学”“内容充实,就是普遍与真挚两件事”。在评价郁达夫的《沉沦》时说,“他的价值在于非意识的展览自己,艺术地写出升华的色情,这也就是真挚与普遍的所在。”⑫

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周作人散文的另一类主题常常是民间的神话、童话、儿歌,或者是女人、儿童,或者谈爱与性欲,这都是在追求着同一个目标:人性的真。说到底,也是对自由精神的一种自觉的追求。与传统士大夫认为民间知识“鄙陋”、“不登大雅之堂”不同的是,周作人认为民间的知识“真切”、“清新”、“自然”,是美的表现形式。在吸取民间文化滋养的同时,周作人也不失时机地对民众的愚昧、落后等劣根性进行批判。

①⑪ 周作人.平民文学.周作人散文(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31,132.

②③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周作人散文(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36,138.

④ 周作人.〈杂拌儿〉跋.周作人散文(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81.

⑤ 周作人.〈陶庵梦忆〉序.周作人散文(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67.

⑥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自序一.周作人散文·(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4.

⑦ 周作人.上海气.周作人散文(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94.

⑧ 杨伯峻译注.述而篇第七.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7.

⑨ 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143.

⑩ 周作人.寻路的人(代跋).周作人散文(第一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06.

⑫ 周作人.沉沦.周作人散文(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50.

猜你喜欢
周作人广播电视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周作人之死
不说穿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作人和他曾经迷恋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