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陶冶
舞蹈在戏剧中的艺术风采
□葛陶冶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门艺术,综合为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构成一个全新的艺术品类。舞蹈艺术在戏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现出迷人的艺术风采。
一、舞蹈与舞剧。舞剧是戏剧家族的新秀,它是没有语言的舞蹈诗剧;是唯一的主要靠舞蹈语汇完成叙事与抒情的戏剧。舞蹈是舞剧首要的艺术元素,如同音乐是歌剧首要的艺术元素一样。
舞剧虽然没有台词,但具有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如舞剧《丝路花雨》,不仅通过剧情和场面,再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苍凉绮丽的大西北地域风情,而且通过活灵活现的舞蹈,复活了敦煌壁画中满壁风动的飞天形象,令人心旷神怡,给人极大的艺术享受。特别是英娘反弹琵琶的优美舞姿,堪称是东方维纳斯,十分赏心悦目。前几年闪亮登场的舞剧《红楼梦》,融合丰富多彩的舞蹈无素,把大观园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把“宝、钗、黛”的爱情悲剧,表现得沁人心脾,令人柔肠寸断。
二、舞蹈与戏曲。除了以舞蹈担纲的舞剧之外,与舞蹈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国戏曲。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故事”是构成戏曲的三大艺术要素。故事是剧情,歌舞也就是“唱做念打”。歌与舞是演绎故事的主要艺术手段。虽然戏曲是以唱为主,但戏曲的唱与“做”(舞)是同步进行融为一体的,是载歌载舞。如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打虎上山一段戏,就是一边唱一边舞——扬鞭跃马冲风冒雪。再如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边唱边作闻花舞;《霸王别姬》里的虞姬也是边唱边舞剑。戏曲的“念”也与“做”(舞)同步交融,如京剧《拾玉镯》,孙玉娇是边念道白边表演绣花、拾镯等舞蹈性动作。此外,舞蹈有时在戏曲中独立成章,演员在舞台上既不唱也不念,单独靠舞蹈抒发感情,创造意境,或展示功夫与技艺。如仪式性宫廷乐舞、一些剑舞等独舞、一些开打场面等等。
戏曲唱做(舞)一体,念做(舞)一体,歌舞一体,舞与歌珠联璧合,共同创造优美的意象与意境。因为戏曲之舞是程式化的,所以它除了服务于剧情,还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美。
有一定戏剧性的东北二人转,是载歌载舞的走唱艺术,二人转的舞蹈美不胜收。像戏曲一样,二人转也是逢唱必舞,边唱边舞,边舞边唱。它的扇子舞、手绢舞、秧歌舞,独具风采与魅力。此外,这种自由活泼的艺术,有时可以离开剧情,面向观众,尽情地翩翩起舞,单独展现二人转舞蹈的“浪劲”,如著名的“浪三场”,又叫“三场舞”。以东北秧歌舞为基调的二人转舞蹈,与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以及说口与绝活,共同创造了二人转的土野之美。
三、舞蹈与歌舞剧。东方戏剧最早于公元四世纪左右,发端于印度,印度古典戏剧即梵剧类似于中国戏曲,也是“以歌舞演故事”,只不过它的歌舞不是程式化的。它是古印度风味的歌舞剧,舞蹈是梵剧重要的艺术元素。在梵剧兴盛的同时,产生了一部总结梵剧的巨著,这部巨著的名称就叫《舞论》,舞蹈之于梵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受中国戏曲的影响,十世纪左右,日本古典戏剧逐步发展起来,这就是“能乐”、“歌舞伎”。日本古典戏剧也是“以歌舞演故事”,当然其歌舞也不是程式化的,而是日本风味的独特的歌舞。“歌舞伎”这个称谓已彰显了舞蹈是日本古典戏剧的重要元素。
近现代以来,出现了美国百老汇的歌舞剧,以及在美国乡村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剧。新兴的“歌舞剧”与“音乐剧”在展现音乐魅力的同时,无不凸显舞蹈艺术的迷人风采。我国在引进西方话剧、歌剧的同时,又借鉴欧美近现代歌舞剧、音乐剧,创造民族化的中国歌舞剧、音乐剧。如近年来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创演的东北风情歌舞剧《正月里》,就融入了大量粗犷火爆的东北民间舞蹈,给人以土香土色,心旷神怡的独特美感。
此外,近年来舞蹈又被融入话剧,出现了引人瞩目的“歌舞话剧”,哈尔滨话剧院的话剧《秋天的二人转》,就把二人转的一些歌舞元素融合了进去,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舞蹈与戏剧情同手足,关系甚密。戏剧之所以如此青睐于舞蹈,一是因为舞蹈这一人类的古老艺术,像戏剧一样同为活人演给活人看的表演艺术;二是因为舞蹈像音乐一样十分抒情;三是舞蹈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舞蹈为戏剧平添三分春色,戏剧奇葩的芬芳里氤氲着舞蹈的馨香。
责任编辑 王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