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勇
艺术创作过程是对生活美的认识和创造。视觉艺术也随着时代向前发展,而审美充分展示了艺术的魅力,美术作品要以它特有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以视觉形象真实地表现主观和客观世界,这就提高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的审美情趣。而审美是对美的感受、爱好、鉴赏。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有一些审美欣赏的经验。过去的美学,着重研究美和艺术的本质,并从客观方面来探讨这一本质。有的把美当成是客观事物物质属性,如理念等。到了文艺复兴后期,研究方向开始逐渐从客观方面转移到人的主观方面。对于艺术家来说,出现了“巧智”一词。说艺术之所以能够创作,是有一种灵巧的智慧。后来这个词很快合并到想象力的当中,并为想象力而代替。对于欣赏者来说从出现了“趣味”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美学向着心理学方向发展,从客观转主观的西方美学观念,他们所关心的是人的主观美感经验,是人作为审美欣赏主体的心理结构,是审美欣赏的心理过程以及构成这一过程的种种因素。
从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一个重要体现,是主观和客观存在,主客观统一的结果,是不能把审美抽象化地孤立起来探讨审美欣赏的本质和特点。用实践的观点来看,视觉和审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才能构成审美的对象。
我们现在美术作品的创作更应具有它独特的个性和视觉审美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美术作品既然是诉诸如视觉艺术,就应满足视觉的审美需要,富于美感和鲜明的特性,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应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才能让人用心去体会感受,得到不同心灵的精神需求。反之就会令人反感。这就要求我们美术创作者,树立创新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以视觉的美感审视万物的发展和变化,选择出自我理想表现的方式,塑出感人的艺术形象,使艺术作品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看到国外一些有感染力的美术大师的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观念和才华,渗透不同的意念,如在美术史上我们看到了一些美术作品,使我们领略到达芬奇的细致隽秀,伦勃朗的深厚大气,德拉克洛瓦的自由激情,米勒的真挚质朴,凡高的炽热浓烈,毕加索的多变狂放,罗丹的生动瑰丽……都在激励我们努力拓展美的蕴涵。广泛地从生活和文化中积累充实创作的灵感,形成自己的审美理想、情感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表观语言,挖掘出符合自己感受的艺术风格,绝不能人云亦云,没有独到的表现内容,又没有超凡脱俗的形式,这样创作出的作品自然不能吸引视觉的关注,也不能感染人、启迪人。由于生活中的美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本身极为复杂多样,人对形式的感觉也就十分丰富。绘画中的艺术创造,将丰富的自然形态有意识地进行加工提炼,以便把最能表达本质特征、最有表情的因素显现出来,概括提炼的自然形态反映在作品中,必定显得苍白无力,要创造艺术美,必须摆脱生活的自然原形束缚,高尔基讲过艺术家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善于提炼自己个人的——客观——印象,从其中找出具有普通意义的——客观的——东西”,并且善于用自己的形式表现自己的观念,只有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生活中美的艺术,才能有特色、有生命力。
艺术上各种不同的境界,关系到艺术家的精神境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声,就是艺术作品中的主观色彩。艺术作为传达情感的手段,必须要求创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客观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在创作中表达出自己的艺术魅力,使作品给人们视觉美感的生动性,用艺术作品表现自己真情实感,说出自己的语言,让人们共同感受它,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我们生活的当今世界,是信息飞速传达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开阔视野的广大空间,可欣赏到更多更美的优秀作品,从中拓展了思维,净化了心灵,得到美的享受。
美术作品的创造是美术创作者审美意识的表现,同时也是视觉美感的传达,是对客观生活和思想追求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情感的表现,只有修养深,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创作出美术精品供人们欣赏,才能在视觉的感受中得到更美的享受,其艺术品才能被人们审美的要求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