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彬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表现为迅捷的纪实性与艺术的假定性。纪实是通过媒介方式向人们客观地展示物质世界和情感领域的发展变化历程,它容不得人为的虚构、夸张或是主观性的“艺术”表现。虽然文学和电影、广播都可以依赖文字或视听符号进行纪实反映,但是,它们在纪实的客观、全面或是反映的及时、迅捷等方面都远不如电视更为得心应手。纪实文学既无声音也无画面,它只能依靠文字语言进行描述。纪实电影虽然视听兼备,但却时效性差,技术手段不能迅捷简便地快速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状况。无线电广播虽然也能迅捷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但却只有声音没有形象,无法体现视听结合的纪实逼真性和生动性。
电视纪实的最大优势正在于逼真而又迅捷。在各类大众传播工具中,只有电视可以兼备音画视听,同时又迅捷及时,尤其是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更是可以将纪实的客观性、现场感和敏捷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一些重大事件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钱塘大潮、日食天象、汶川和玉树地震等都以其迅速敏捷、内容丰富、现场与资料相结合等纪实特点而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电视纪实直播已经开始逐渐渗透进日常的节目编排。
在各类电视节目中,不仅新闻与专题类节目能够体现出电视的纪实特征,其他类型的节目也具有一定的纪实性特点。只要是真人、真事、真实的时空再现,都容易引发观众对于电视的纪实亲和力。如在演播室内有观众现场参与的各类节目,像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开心辞典》、《春节联欢晚会》等,真实的表现空间和荧屏的客观纪实也容易将电视机前的观众吸引到现场氛围之中。即便是虚构创作的电视剧艺术,它同电影的艺术高度浓缩和时空跳跃变化相比,其表现手法和叙事过程也显得更为真实平和。
影视艺术同为视听综合艺术,但二者的综合性特点还是有所区别的。电视艺术采撷英华,兼收并蓄,在综合的基础上更体现了一种广泛的艺术兼容性。电视艺术的综合性和兼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上看,电视艺术是对科学技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兼容和综合;从微观上看,电视艺术则是对各种艺术构成元素和表现手法的兼容和综合。也正是由于电视兼容和综合了科技手段、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电视荧屏艺术形态。
电视艺术的综合兼容首先表现为艺术与科技的兼容。电子科技与视听艺术结合所产生的电视艺术,就其创作特点来说体现为制作的迅速与快捷,就其接受特点来说则体现为观赏的方便与自由。这种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科技兼容特点,导致了电视艺术本身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观念与其他艺术形态的差别。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形成了电视所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美学特征,如多机拍摄、现场编辑、同期完成,媒介科技与艺术美学融合一体,对艺术、情感和心态直接揭示,从而产生了审美方式的多层次和大众化特色,以及艺术形态、表现手法、审美客体的多重交织特点等。一方面电视可以及时迅速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艺术的纪实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观众则不断要求电视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同时也要求电视艺术体现出更深刻的真实性和更广泛的参与性。电视艺术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和身临其中的愉悦效果具有其他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审美情趣。
如果说电影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还是内在的潜移默化,那么电视对其他艺术形态的综合兼容除此之外还体现出更为直观的外部特点,它可以直接将各种文艺作品制作成电视化的文艺节目,如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小品、音乐电视MTV等,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形态种类;甚至有些电视片的解说词都可以直接出版成书等。电视艺术的表现方式主要是视听造型,它综合运用形、声、色、文等各种视听艺术元素表现事物,并将它们有机地将人融入到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对话、画面、解说、音乐、字幕、特技等艺术元素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电视艺术的综合与兼容不仅表现在对科技的兼容、对其他艺术形态的兼容以及对各种艺术构成元素的兼容,而且它还表现在制作过程中对众多不同个体劳动的兼容。戏剧和电视固然是综合性的艺术,但当你步入电视艺术的综合“加工厂”之后,就会发现电视的综合与兼容程度远非戏剧、电影等可以匹敌。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极其自然地将众多的个体风格劳动融化到整个电视传播过程之中,每一个环节都已经密切联系在一起。一个电视栏目、一套电视系列片、一部电视连续剧,或是一台大型综艺晚会之中,都很难用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或是评价一部影剧作品的个人风格标准来衡量。在电视艺术节目中,个人风格和个体劳动固然不能否认,但是在艺术传播效果上,观众接受的则是电视节目的整体氛围和感觉,而不再像文学艺术那样具有浓郁的、明显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