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琴
戏曲艺术的历史告诉我们:流派艺术是戏曲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之一,评剧如此,评剧旦行亦如此。因此,研究探讨评剧旦行的流派艺术,不仅对于评剧旦行表演的发展与提高有益,对于评剧艺术整体的推进,也有理论参照价值与实践启示作用。本文结合笔者个人评剧旦行表演艺术的实践,就此发表若干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戏曲流派是艺术风格上相似相近的表演艺术家共同形成的艺术派别。戏曲的繁荣与发展是凭借卓有成就的千千万万艺术家革新创造而推进的。其中许多艺术家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和演唱风格,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流派。
戏曲流派构成的核心,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根据自身对戏剧中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情节发展的独特体验,并结合自身的表演特长加以表现的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概言之,流派的核心与基础是风格。
而风格又是艺术个性的集中体现。艺术创作以个性为贵,于是个性→风格→流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链,也成为艺术的闪光点与动人点,这也正是流派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在,它的重要价值也正在于此。
戏曲流派也是戏曲剧种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凡发展成熟的剧种,多有流派出现。例如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就共有八大流派,此外尚有“筱(翠花)派”、“关(肃霜)派”等等,仅旦行流派,就数不胜数,象征着京剧艺术的辉煌和成熟。而其他戏曲剧种中旦行的流派艺术,也争奇斗艳,各放其辉。例如汉剧中的“陈(伯华)派”、豫剧中的“常(香玉)派”、“陈(素贞)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越剧中的“傅(全香)派”、“袁(雪芬)派”,沪剧中的“丁(是娥)派”,淮剧中的“筱(文艳)派”等等,真可谓流派纷呈,韵味迥异,魅力四射,各具风采,成为中国戏曲感动观众、驰名中外的一大主要因素,这也是流派艺术的又一重要意义。
评剧旦行艺术流派也许许多多,其中代表者,标志着评剧出现女演员之后旦行的三大历史阶段,有以下三大流派。
第一是“李(金顺)派”。李金顺是“奉天落子”时期的代表人物,她以青衣为主、花旦为辅,以唱功见长,她采用真假声“两合水”唱法,主要特征是拔高音,形成了新颖流畅、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当时评剧青年演员争相效仿,也受到观众的欢迎,曾红极一时。其代表剧目有《王少安赶船》、《杜十娘》、《珍珠衫》、《芙蓉花下死》、《爱国娇》等。
第二是“白(玉霜)派”。白玉霜生于1907年,卒于1943年,她是评剧走向全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她先后在山东、东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广获盛赞,曾有“评剧皇后”的美称。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以“大本嗓”唱法为主要唱法,即真声唱法,共鸣位置偏低,声音位置靠后,但具有吐字清楚、中音深沉等特点,从而形成了婉转低回、深厚绵长的艺术风格。白玉霜专工青衣,代表剧目有《珍珠衫》、《桃花庵》、《锯碗丁》、《可怜的秋香》、《玉堂春》、《西厢记》等。
第三是“新(凤霞)派”。新凤霞横跨解放前后两大历史时期,是跨时代的代表人物。她运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并充分运用各共鸣器官(胸腔、头腔、鼻腔等),扩大了音量,拓宽了音域,音色圆润甜美、明亮悦耳、清脆婉转、醇厚传神。尤以“擞”和“疙瘩腔”见长,被誉为“戏曲的花腔”。她兼演青衣、花旦两行,唱、念、做、打皆精,并达到了声情并茂、精致超凡的艺术高度。
当今评剧舞台上,仍以“白派”与“新派”两大艺术流派为旦行艺术流派的主流,“白派”的继承者有后来的“小白玉霜”,也专工青衣,代表剧目有《秦香莲》、《金沙江畔》等;“新派”传人有谷文明,代表剧目有《杨三姐告状》、《枪毙驼龙》、《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除了上述三大流派以外,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评剧男旦艺术流派。
一个是张凤楼的“张派”。张凤楼艺名“葡萄红”,是评剧初创时期“唐山落子”的男旦演员,以青衣为主,兼演花旦,唱腔高亢流畅,板头瓷实,字正腔圆,节奏多变。
另一个是金开芳的“金派“。金开芳也是“唐山落子”时期的男旦,工花旦,唱腔清新活泼、风趣本色。
还有月明珠的“月派”。月明珠也是“唐山落子”时期的男旦,青衣、花旦兼擅,唱腔甜美、清新流畅,评剧“反调”为他首创。
评剧旦行的流派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其一,流派艺术是艺术家独创精神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展现。戏曲流派艺术均以首创艺术家个人的名字命名,足见其个体创造的分量。评剧旦行流派也是这样。其二,流派艺术是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果。没有演出实践,就没有流派,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流派。其三,流派艺术以剧目为载体,以角色的人物塑造为中心,以剧种特色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