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 红 郭建科 孙丽辉
后方仓库是我军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储存物资的类别,分别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等特点。长期以来,后方仓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提高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维护生命与财产安全,需要详细分析事故成因,建立后方仓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后方仓库工作进行安全评价。
事故致因理论是安全原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于揭示事故的成因、过程与结果。此理论避开了危险源的具体特点和事故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只抽象概括地考虑构成系统的人、物(机)及环境,因此它更能揭示事故本质,具有普遍意义。当它和具体的危险源、具体的事故结合时,可以更科学、更实际、更生动地把可能的事故成因、过程、结果展现在人们面前。
事故致因理论有多种,本文仅讨论轨迹交叉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生产系统一般是由人、机、物构成的,它们共处于一种环境中,伤害事故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括起来包括人和物两大发展系列。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人的事件链为:①生理、心理缺陷;②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③后天的身体缺陷;④视、听、嗅、味、触五个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⑤行为失误。物的事件链为:设计上缺陷;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维修保养上的缺陷;使用、运转上的缺陷;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两链交叉构成事故。(图1)
这种理论基于这样的事实:人、机、物或环境各自不安全(危险)因素的存在,并不会立即或直接导致安全事故产生,而是需要其他不安全因素的激发。例如,未将洞库罐室油气浓度降到爆炸极限以下是处于不安全状态, 如果作业人员未采取防爆工具进行作业 (不安全行为) 即激发,就会造成爆炸事故。
由上述事故致因理论可知,后方仓库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四个要素:人、物、环境和管理。事故状态已经日渐成为考察后方仓库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从上述五个方面,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后方仓库进行安全评价。
2.1.1 人员因素
人员的违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后方仓库安全的重要方面。强化后方仓库对人的工种考选、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从心理、生理和操作管理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就等于是“砍断”了人的事件链。人员素质的高低,不管个性差异有多大,主要是与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安全责任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四个主要方面有关。因此,对人员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安全评价
2.1.2 设备设施
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上,即消除了“起因物”,也就不会出现“施害物”,也等于“砍断”了物的事件链。对设备设施的安全评价也就是对后方仓库硬件系统的安全评价。可以忽略设备设施的品牌差异,但是设备设施强度、设备设施结构、设备设施老化、安全装置、健全的安全设施是考察后方仓库硬件设施“纵向到边”的必然因素。
2.1.3 管理因素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管理不善,使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教育与训练或者设备设施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善,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也是因为管理的原因使得人物两因素又互为结果。综合管理对其他四个指标起制约和控制作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保障体系、安全技术培训、规章制度的执行、安全预案五个方面。
2.1.4 环境因素
环境也是考察后方仓库安全的重要指标,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体现在社情上,自然环境以明火、静电、雷击、洪水为主,此外后方仓库安全标志也是影响后方仓库安全的环境因素之一。
2.1.5 事故状况
对后方仓库事故状况的考察,可以通过查看资料、档案、记录,从三年内连续无事故状况、领导任期内无事故状况和当年出现事故状况三个方面着手。
2.1.6 指标体系
综合上述五个方面,可以构建后方仓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这个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后方仓库安全定量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对每个指标制定安全检查表,请专家按照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打分,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就能够得出后方仓库安全性的定量结果,对照等级划分标准,便可给出后方仓库的安全等级。
采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模型,对每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制定安全检查表,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应得分。依据制定的安全检查表中各项检查的内容及要求,采取现场检查或查资料、记录、档案或抽考有关人员等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之项,根据“评分标准”给予扣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指标的权重采用AHP法。
2.2.1 评价结果计算模型Mi——分系统或子系统的分数值;
kij——分系统或子系统的权重系数;
mij——分系统或子系统各评价分数值;
n——分系统或子系统的总数。
2.2.2 缺项计算模型
mi——安全检查表评价得分;
mij——安全检查表实得分;
kij——安全检查表除去缺项应得分。
2.2.3 系统最终评价结果计算模型
A——系统最终评价值;
g——综合管理分系统分数值;
ki——各系统权重系数;
mi——各系统评价分数值。
系统满分为100分。
根据最终评价结果,可以根据表1确定后方仓库的安全等级。
表1 等级划分表
以某后方仓库安全评价为例,请五位专家采用AHP法对5项一级和23项二级安全评价指标进行赋值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并按照安全检查表对23项二级安全评价指标实际情况逐项打分,并取平均值,按照公式(1)(2)(3)计算得到后方仓库最终安全评价值A=83.75,属于安全级的,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本文运用事故致因理论的轨迹交叉论的观点,建立后方仓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包括人员因素、设备设施、综合管理、作业环境和事故状况等五方面,共包括23项二级指标。以对某后方仓库实际安全评价为例,运用安全检查表,通过模型的计算,得出了该仓库安全等级。本文研究成果有利于后方仓库安全检查,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后方仓库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