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 潇
进入新世纪,由于极端恶劣天气频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急剧恶化,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的粮食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没有亿万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的观点已经成为国民的共识。作为“时代瞭望者”的媒体记者理应将更多目光投向农村。报媒下乡既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更有着广阔的天地。时代呼唤更多报媒拥抱这片“希望的田野”。
毋庸讳言,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都市类、晚报类报刊异军突起,报刊进“城”现象随之成为传媒界的一大“景观”和亮点。而最近几年,由于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新兴媒体的冲击,平面报媒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开辟新的“处女地”。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读者市场已基本孕育成熟。可以说,报媒下乡正当时。
“农村民生”成为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民生”。新世纪以来,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已连续七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并且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亿万农民从中受惠、受益,农村随之成为创业的沃土。到农村去,到农民中间去,看实情、听呼声,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党委、政府做决策参考,向基层群众传递党的声音,提供发家致富的有效信息,以及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成为有“职业操守”的媒体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这也为有追求、有担当的媒体记者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和舞台。
基层组织、普通农民迫切盼望记者“走”下来。作为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果,中国广大东、中部农村农民告别了贫穷、落后、愚昧,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民。开加工厂、搞特种种养殖,住楼房、坐轿车,观念新潮、生活现代成为新时代农民的写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哲学基本原理再一次在这些富裕起来的农民身上得到印证。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农民自然而然在精神领域不断有新的追求:物质生活越来越时尚现代,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思想观念不断自我超越……被赏识、被认可、被关注的需要成为富裕后的农民、基层农村工作者的一种重要的心理需要。他们迫切盼望有更多的媒体和记者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告诉更多的人们。
而且由于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口又居于绝对优势,他们理应在媒体的视野中占有一席之地,享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既是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新闻矿藏,亟待报媒去开掘。农村人口占据着我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必然产生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新闻。因此,我们说,农村绝不缺少新闻,只是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和真正扎下身去的记者。
对于农村来讲,不但缺乏报料的新闻线人,更由于文化程度、眼界等原因,新闻即使发生在身边也见怪不怪,而且也不知自己已创造了新闻。这造成了新闻资源的极大浪费。
报媒如何去“唤醒”这块“沉睡的土地”?这需要媒体和记者善于去启蒙、去引导、去挖掘,普遍提高农民的“新闻意识”和“新闻觉悟”。新闻界的“三贴近”原则在“三农”报道中更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那么如何将“三贴近”原则具体落实到“三农”报道中呢?
“顶天立地”,抓住“三农”新闻的“根”和“蔓”。服务性是“三农”新闻的“根”,指导性、实用性是“蔓”,抓牢“根”,培育“蔓”才能赢得读者。这种观点来源于我们对“三农”新闻读者群的定位分析。我们粗略将“三农”新闻读者群概括为:涉农工作者、乡镇干部、村干部、农村教师、有一定文化的农村经纪人、农民群众。这些“三农”新闻读者群的需求集中在及时获悉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新政策、新精神;种植、养殖、加工领域的新信息、新项目、新技术、新品种,增收的新点子、新渠道等方面,而增收的新点子、新渠道成为需求的重中之重。要满足读者的这些需求就需要用“顶天立地”四个字来具体落实。“顶天”就是上接国家、省、市有关“三农”的大政方针,“立地”就是直达普通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如关注农民增收过程中碰到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推广现代农业的新成就,引导并推介农村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体现前瞻性、指导性;注重农业技术的信息传播、解疑释惑,介绍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各种实用知识;展现农民的新风貌,宣传农村新文化等。
多用农民视角。当今“三农”新闻读者群的平均文化水平较之从前已有了大幅提高,有学历、有专业知识、有一定技能的读者大有人在,而且新一代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已成为农村创业大军中的主力。因而,“三农”报媒无论从新闻选题,还是语言风格上都需要跟上读者的成长“步伐”。
不可否认,在大大小小的报媒中有几种倾向不容忽视: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用冠冕堂皇、空洞的语言传播一些“克里空”的东西,却自以为很超前;居高临下,对一些“三农”问题指手画脚,俨然“师长教育学生”;板起面孔、寡然无味地传递信息,仿佛在做与己毫不相干的事情……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源于没有真正树立“读者是上帝”的意识,没有和“三农”读者“坐在一条板凳上”,没有站在农民的角度,采用农民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这其中首先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扭转了这种态度,自然会洞察“三农”读者的所思、所想,与他们有家常可“唠”,才会围绕如何增收致富、提高生活质量,传递一些有借鉴意义、参考价值、实用的信息,进而被广大农村读者所喜爱、认可。
做“三农”新闻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当前涉足“三农”领域的报媒既有全国大报也有地方 “小报”。报媒虽有大小之分,但在为读者服务上,大报不能只做“大”,“小报”只擅“小”。大报做“大”容易,“小报”做“小”也简单。因为大报往往地处“京畿”重地,获得宏观、全局性的信息相对容易;“小报”地处基层,获得微观、一线的情况也较为容易。但对读者来说,既需要了解全局性的、宏观的信息,又需要搜集基层的、动态的、具体的情况,为自己的生产生活作参考。如今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一体化,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判断才会越准确。因而,谁真正做到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谁就会最终赢得读者。例如《河北科技报》、《河北农民报》这两家地方性报纸,由于做到了心中时时有农民读者,处处想方设法为农民读者的生产生活服务,上联“天”,下接“地”,在仅靠邮局发行的情况下,依然发行量不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互动提高对报媒的关注度。互动生活力,互动涨人气,互动能提高读者对报媒的关注度。在互联网时代,报媒的最大缺陷就是缺少与读者的互动,尤其不能进行“即时”性的互动。既然存在着这种先天不足,报媒就极有必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加以克服。“三农”报媒虽然不能与互联网“抢”时间,但可以“抢”话题,争权威性、深刻性,可以供读者“细嚼慢咽”,这又是互联网所欠缺的。况且在农村,能上互联网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三农”报媒主动出击,还是有一定市场潜力可挖的。
当今时代,任何关起门来办报的思路都是死路一条。只有积极地揣摩读者需要,细心、尽心地为读者着想,引导、吸引读者参与到办报中来,让报媒成为一种互动平台,就会得到读者厚爱。
农村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活动策划大有可为。现在,各种策划活动已经渗透到新闻传播、广告营销、出版发行以及媒体自身形象塑造、品牌打造等各个方面,并呈现出不断推陈出新的状况,或者说,已成为新闻业态的一种“常态”。对于农村这块待开垦的“处女地”,活动策划大有可为。
报媒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的方式进行。如《沧州日报•三农周刊》曾先后策划了 “沧州最美丽村庄”和“沧州魅力乡镇”两次全市性的大型评选活动。采取报刊与有关部门合作的方式进行,由部门向县市发文,要求其推荐候选名单,在报纸上刊登介绍文字,最后颁奖。由于有基层组织的推荐和把关,候选单位在一定范围内有了较强的代表性,评选结果也更经得起推敲和考验。又由于候选单位的事迹在报纸上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公开登载,这项活动得到了持续充分的传播,因而使获奖单位更有荣誉感,对此活动更配合。对于沧州农村来说,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开展此类性质的评选活动,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当地乡镇的参与热情,使之成为这些获奖乡镇、村招商引资、展示业绩的一块“金字招牌”。可以说,这两次活动放大了报媒的新闻兴奋点,《沧州日报•三农周刊》也借此提高了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