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斌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内科(431400)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自然病程的早期均有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表现,即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消失,在静脉输注葡萄糖时无胰岛素的急尖峰分泌[1]。而葡萄糖刺激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对于维持血糖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现将近年来收治的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随机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2],无酮症史,血清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均为阴性;空腹血糖(FPG)≥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2hBG)≥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全部患者均在诊断1个月内入选。其中男72例,女68例,年龄41~78岁,平均56.7岁;且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肾功能损害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从未接受口服降糖药、调脂药或胰岛素治疗。
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三餐前短效,睡前中效,必要时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疗程2周。血糖控制目标FPG<7.0mmol/L,P2hPG<10mmol/L。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不能达到控制目标、需合用口服降糖药者视为原发治疗失败,不纳入统计分析。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FPG、2hPG、HbA1c、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出现情况、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Homaβ和Homa IR等。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20×空腹胰岛素/(FPG-3.5)]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3]。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表1结果表明,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周的HbA1c与治疗前比较,也明显降低,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
表2结果表明,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分析
表2 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
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体质量在治疗前后保持稳定,未见局部皮肤感染,血象及肝肾功能治疗后无明显改变。
葡萄糖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剂,随着血糖水平升高,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4]。因此,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自然病程的早期均有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表现,但此时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是部分可逆的,如果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能够重新建立,严格改善患者的血糖代谢,则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保护及最大程度的恢复。而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使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更能使其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部分甚至完全恢复了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5]。本组资料中,1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见,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刘新良.实用内分泌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82.
[2]张莹. 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608-4609.
[3]朱敏,贾伟平.胰岛B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2,22(4):211-213.
[4]刘飞奇,莫朝晖,廖利珍,等.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4):680-682.
[5]何胜彬,冯小凤,李浩平,等.初诊2型糖尿病32例短期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8,23(24):1783-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