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玉
(桂林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广西桂林 541002)
1996年国际卫生组织提出了“爱母分娩行动”,其核心内容是爱护母亲,提倡自然分娩。为保障母婴安全,给孕产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院于2006年开展孕期宣教及产时导乐陪伴分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8年1~7月在我科进行孕期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产程、接产,年龄(25.2±2.2)岁,孕妇体重(63.89±5.34) kg,孕周(39.6±4.1)周,胎儿体重(3.28±0.31) kg,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13例,中专22例,高中57例,初中及以下38例;观察组130例,采取孕期宣教及导乐陪伴分娩,年龄(24.6±2.3)岁,孕妇体重(65.38±5.36) kg,孕周(40.3±4.1)周,胎儿体重(3.29±0.32) kg,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 15例,中专25 例,高中56例,初中及以下34例。两组孕产妇产道无异常,胎位及B超检查正常,无明显妊娠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无明显剖宫产指征。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产妇体重、文化程度及胎儿大小等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分组 对照组按传统服务模式定期做产前检查及产科诊疗常规观察产程、接产。观察组采取孕期宣教及导乐陪伴分娩。
1.2.2 孕期宣教的内容 ①对初次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建立孕期健康档案,以了解孕妇孕期的健康状况;②对孕妇的身心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其最迫切的心理需求,并对家属的心理反应和支持态度进行评估,给每一个孕妇提前灌输导乐陪伴分娩这一全新的分娩服务方式,使她们了解其意义和给产妇带来的好处;③介绍分娩过程和伴随各产程的子宫收缩的变化及宫缩不适的正向意义,使准父母充分认识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懂得自然分娩的好处;④讲解害怕—紧张—疼痛的因果关系,运用放松等减痛技术的效应,并传授分娩减痛技能,如暗示法、松弛法、分散注意力等;⑤鼓励家属给予产妇情感和促进舒适的支持。
1.2.3 导乐陪伴分娩服务内容 由1名有经验的助产士专职为1名产妇提供自宫口开大2 cm至产后2 h的全程导乐陪伴服务,同时允许丈夫或家属1人陪伴。①担任导乐的助产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产科专业知识和产程处理经验,还要具备正确的全新服务理念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举止自然、语言亲切、富有同情心,能给予产妇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②由导乐员对产妇的生活、生理、心理进行全面评估,了解产妇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并提供全面细致的生活照顾,如协助产妇进食、改变体位、擦汗、大小便等。③进行产前指导,使产妇了解分娩的全过程,随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预先告知各种操作的目的、可能发生的不适及配合应对技巧,如抚摸腹部、按摩腰骶部、指导产妇宫缩间歇时休息和放松、转移注意力等减痛技巧。④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随时将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告知产妇和家属,鼓励并安慰产妇,帮助其树立分娩的信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适当处理,以保证母婴安全。⑤产时指导产妇用力和采取适当的体位,按医疗常规处理产程、接生及新生儿处理。⑥产后指导并协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早接触和早吸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方法,告知产后注意事项,产后观察2 h,送回母婴同室。⑦详细记录导乐陪伴过程。
观察两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顺产率、产后2 h出血量、产妇满意度、产妇焦虑和疼痛程度等指标。
1.4.1 焦虑情绪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1]测量患者的焦虑情况,正常:50分以下;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 分;重度焦虑:70~79 分。
1.4.2 疼痛程度 采用(VRS-5)方法,描述疼痛量分5个等级,0级为无疼痛;1级为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2级为中度疼痛:适当干扰睡眠,需用止痛药;3级为重度疼痛:干扰睡眠,需用麻醉剂;4级为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5级为无法忍受:严重干扰睡眠,伴有其他症状。
1.4.3 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采用容积法及称重法:产妇所有敷料和消毒单、巾于产前产后分别称重,所得差值按血液比重除以1.05换算为毫升数,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将聚血器垫于其臀下2 h取出,以量杯测量其毫升数,剖宫产产妇产时用负压瓶收集血液(除去羊水量),对回病房后至产后2 h使用的产后纸尿裤(我科专用)称重按血液比重除以1.05换算为毫升数。
数据均用 PEMS 3.1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
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缩短,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减少,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14066,U=5.0893,P<0.001),见表 1。
表1 两组产妇总产程及产后2 h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观察组产妇满意度大大提高,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 3。
表3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n(%)]
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14066,U=5.0893,P<0.001),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比较(n(%))
观察组产妇焦虑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T=12749,U=7.364,P<0.001),见表 5。
表5 两组产妇分娩时焦虑情绪比较[n(%)]
妊娠、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因分娩的疼痛及产房陌生的环境会使产妇产生一种焦虑不安和恐惧的情绪,焦虑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应激反应,过度焦虑不但是产妇产痛的重要原因[2],而且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增加皮质醇和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3],增加难产和产后出血的几率。有研究认为,焦虑会导致肌肉紧张从而抑制宫颈扩张,同时焦虑可能降低催产素的作用而影响产程进展[4]。由于导乐陪产人员都是由有经验的助产士担任,可以保证产程观察和分娩的连续性,有利于母婴监护,及早发现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可以降低不良分娩事件的发生[5],同时家属陪伴分娩能减轻产妇焦虑,缓解其紧张情绪,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6]。本研究中从孕期至产时、产后与孕产妇密切接触,掌握了孕产妇心理、生理与社会背景等详细情况,并给予人性化健康教育,持续地给予孕产妇生理上、心理上及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加了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及安全感,有助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减轻产妇的恐惧心理和不安情绪,避免医源性负面影响,减少了因精神因素引起的宫缩乏力,从而缩短了产程时间,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心理、生理康复。
分娩顺利完成取决于产道、产力、胎儿和产妇的精神心理四大因素。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来说是生命发展中的重大应激事件,应激状态的产妇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下降,缺乏自信。由应激引起的强烈情绪反应,使产妇分娩的自控力下降或丧失,增加了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的几率。一个没有异常产科情况的临产妇能否顺利完成分娩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7],故精神因素在自然分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报道,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98%有恐惧感,82%对住院有心理负担和希望改善病房情况,100%希望有人陪伴[8],而产前进行孕期宣教,给每一个孕妇提前灌输导乐陪伴分娩这一全新的分娩方式,使她们了解其意义和给产妇带来的益处,并懂得分娩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产妇和婴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导乐陪伴分娩按产妇的愿望配备具有丰富的产科专业知识和产程处理经验的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在产程的每一阶段予以正确解释和指导,使产妇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支持、安慰和帮助,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充分发挥产妇自己的潜力,使分娩顺利进行,又避免了由于家属缺乏妊娠、分娩期的医学护理知识,陪伴时缺乏持续的心理支持,有些家属的焦虑、恐惧情绪比产妇更甚,从而加重产妇的恐惧感,导致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对分娩失去信心,要求行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因而减少了由于孕产妇主观原因造成的难产,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传统的服务模式是8 h工作制,产程分段管理,由2~3名助产士同时监护多个产妇,一名产妇要经过几个班的助产士交接班,有可能造成对产妇护理不连贯或不负责任地推诿,延误产程的适时处理;医护人员机械地按常规行事,由于缺乏沟通,致使产妇出现紧张、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据资料调查报道[8]98%以上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恐惧感,而导乐陪件分娩是导乐员及家属(丈夫)陪产的全程精心护理和陪伴,从心理和生理上给予产妇极大的鼓励和支持,降低或解除产妇焦虑不安和恐惧的情绪,减少体力消耗,提高了产妇对分娩的应激能力,使她们有信心、有勇气面对分娩,使她们在相对舒适轻松的环境中顺利分娩,并通过调整呼吸、适当运动、改变体位、进行下腹部按摩或腰骶按摩等,可减少大脑皮质对疼痛冲动的感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疼痛,提高了产妇对分娩疼痛的耐痛阈[9];同时导乐陪伴分娩加强医患间的良好沟通使医患关系融洽,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产科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孕期宣教及导乐员全程介入的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可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痛苦,解除或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时间,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保障母婴心理、生理健康和安全,提高产科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刘秀琴,彭刚.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版)[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9.
[2]刘海棠.心理疗法与分娩镇痛[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2):77-78.
[3]黄彦青,叶桂香.对产妇第二产程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27-428.
[4]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7.
[5]叶冬兰.产房“一对一”全程陪伴助产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05,15(4):1626.
[6]王雅珍.家庭式产房499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9(5):254.
[7]黄非男.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4):80-81.
[8]赵有业,关俊,谢华.孕妇心理需求及分娩过程的心态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1990,5(6):30.
[9]匡华香,魏敏,白骏.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