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木,寿绍贤,黄 成,金 亮,石其伟
(浙江省绍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物资。绍兴县位于浙江省宁绍平原西部,水网平原河湖密布,土壤肥沃,宜渔宜稻,乃鱼米之乡,是浙江省闻名的高产稻区。自1999年以来,随着绍兴市、县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截止到2007年底,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5 453.3 hm2(其中水田21 466.7 hm2),分别比 1999年耕地、水田面积减少12 333.3 hm2、13 540 hm2,减 32.6%、38.7%。由此,绍兴县从一个粮食主产县、余粮县变成一个缺粮大县。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连年下跌,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4年开始,绍兴县粮食生产连续6年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粮食市场产需矛盾仍非常突出,粮食缺口较大。2007年国内外农产品 (食品)价格出现异常的大幅度上涨,2008年国外出现全球米荒,绍兴县作为一个缺粮大县,大米价格暴涨牵动着众人之心,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敲响了警钟。同时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受气候条件的制约,一旦遇到较大自然灾害,粮食供应就有波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1-3]。
据绍兴县统计:从1997年以来,绍兴县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从1997年37 746.7 hm2下降到2000年27 953.3 hm2,减少9 793.4 hm2,减25.9%;到2003年又下降到26 340 hm2,比2000年减1 613.3 hm2,减5.8%。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下降,粮食播种面积从1997年78 493.3 hm2下降到2000年39 326.7 hm2,减少39 166.7 hm2,减49.9%;到 2003年又下降到20 513.3 hm2,比2000年减18 813.3 hm2,减47.8%。粮食总产从1997年48.34万t下降到2000年24.69万 t,减少23.65万t,减48.9%,到2003年又下降到14.06万t,比2000年减10.63万 t,减43.1%。而全县乡村人口由2004年65.25万增加到2008年的75.22万,增9.97万,增长15.3%。从2004年至200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虽有所回升,但粮食市场产需矛盾仍非常突出,远不足全县城镇居民对粮食的需求 (表1)。为此,绍兴县粮食部门在安徽、江苏等省开拓6 666.7 hm2粮食生产基地,2007年早稻订单收购1.65万 t,晚稻订单收购0.8万 t,2009年增加到 1.876万 t和 1.2万 t。每年还需从东北、江苏、安徽等省调入大批粮食,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一旦粮食生产受灾,外省调入受禁,就会出现粮荒。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气候条件的制约,自然灾害多,种粮风险较大。如2009年绍兴县在早、晚稻收获期间,由于受长阴雨天气影响,早、晚稻合计受灾面积893.3 hm2,部分种粮大户损失惨重。尤其是早稻受到30年一遇灾害性天气侵袭,自7月22日到8月10日,全县出现连阴雨天气,雨量达221.2 mm,从而造成尚未收割的早稻倒伏,稻谷发芽、霉变,有的甚至绝收。据绍兴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早稻受灾面积约有400 hm2,其中因雨倒伏有333.3 hm2,严重倒伏有133.3 hm2,受损的种粮大户有60多户,涉及全县8个镇 (街道)。损失最重的是陶堰镇,有42户种粮大户受灾,面积170.8 hm2。全县早稻减产2 500 t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万元以上。
表1 1997-2009年绍兴县的耕地、水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绍兴县气候条件优越,平原水网地区适合全年三熟制。从1956年开始由麦稻两熟制及绿肥间作稻耕作制,改为肥稻稻、麦 (油)稻稻耕作制,1957年发展春花连作稻 (新三熟制),全县麦(油)稻稻种植面积达10 666.7 hm2。到1964年全县稳定新三熟制后,春花面积占40% 以上。1999年农田种植结构调整后,2000年全县种植单季晚稻7 353.3 hm2,2004年发展到13 206.7 hm2,占晚稻总面积80.1%;最低的200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0 513.3 hm2,全年粮食复种指数仅77.9%,比最高的 1992年的 221.5%,减143.6%。从2004年始,全县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回升,至2009年上升到29 526.7 hm2,比2003年增9 013.3 hm2,增幅达43.9%。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主要是早稻种植面积的回升,2009年早稻种植面积比2004年增加2 896 hm2,增92.8%;而单季晚稻种植面积比2004年减少888.6 hm2,减幅6.7%(表2)。
绍兴县地处平原水网,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和后备资源十分有限,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道路扩建快速增加,大批农田被征被毁。而建设用地大部分征用的是交通便利、土地平整、水利设施较好的粮食高产农田。据1991年绍兴县开发的吨粮工程建设资料,当时全县“一场八方”的700 hm2吨粮工程高产样板田,到目前已所剩无几。如全国粮食高产闻名的绍兴县东湖农场,1991年有粮地面积29.65 hm2,到2009年仅有3.33 hm2水田种植水稻。全县用近20年投入建成的蔬菜基地,仅在2001-2002年就有1 000 hm2被征用。粮食耕地质量全面下降,绍兴县农业局2008年对全县26 526.7hm2标准农田按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和分等定级系统进行分等定级,把909个土样标准划为3个等级,其中一等田土样361个,面积10 593.3 hm2;二等田土样445个,面积13 013.3 hm2;三等田土样103个,面积2 920 hm2,二、三等田占60.1%。高产农田减少、粮地质量下降,严重制约了绍兴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提高。
多年来,粮食生产能力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种粮成本高、粮价低,农户丧失了种粮的积极性,种粮不如外出打工挣钱的情况长久存在,致使种粮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年和妇女,即所谓的“6038”部队在搞农业。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种粮补贴的力度,调高了粮食收购价格,绍兴县粮食部门对早、晚稻谷订单收购价格分别从2007年1.72元·kg-1、2.04元·kg-1,增加到 2009年的2.38元·kg-1、2.36 元·kg-1,但由于种粮成本增加 (种子、肥料、农药等),雇用工资上涨,种粮大户只有微利,仅种口粮田的农户甚至要亏本。据2009年对绍兴县生产经营较好的种粮大户调查,种植早稻13.33 hm2、连作晚稻14.67 hm2、单季晚稻3.33 hm2,产量分别为6.075 t·hm-2、5.601 t·hm-2、7.275 t·hm-2; 产值分别为1.445 9万元·hm-2、1.321 8万元·hm-2、1.716 9万元·hm-2;收益 (未除去夫妻 2人自用工)分别为0.475 4 万 元 · hm-2、0.279 3 万 元 · hm-2、0.494 4万元·hm-2。上述这些收入主要来源于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应用、政府的种粮补贴和订单收购价的提高,若除去自用工,种粮比较效益仍然是偏低的。因此,仍难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表1 2001-2009年绍兴县早、晚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粮食生产的基础是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必须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保持现有的基本农田,着力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出率。按2008年乡村人口计算,绍兴县人均水田面积仅0.028 5 hm2,按照目前农户种植模式,只能解决自给粮。因此,要切实保护、用足用好现有耕地。就目前而言,要用足用好现有耕地,只能从适当扩种春粮,种足种好早稻,提高晚稻单产着手,使全年粮食复种指数逐渐恢复到180% 左右 (2009年仅116%)。
农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的提高,为提升标准农田质量,根据绍兴县标准农田的现状,2008年绍兴县人民政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全省标准农田及粮食生产能力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编制了 《绍兴县 (2008-2012)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建设方案》。该建设方案通过改造基础设施、增加有机质、推广适用先进耕田培肥技术、科学配方施肥等,全面提升标准农田质量,到 2012年全县建成一等田17 086.7 hm2,占64.4%;二等田9 433.3 hm2,占35.6%;年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幅1.78%,达到7.5 t·hm-2,比2008年提高 0.6 t·hm-2; 在现有标准农田中直接可种粮和恢复种粮的19 080 hm2土地年产出可达到12.375 t·hm-2以上;5年内计划投资23 798.85万元,其中绍兴县政府补助7 536.45万元 (其中地力培肥7 051.9万元、技术保障体系484.55万元),农民投入16 262.4万元。
近年来,绍兴县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尤其加强了对中低产田改造和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据绍兴县年鉴记载,2003-2005年全县完成国家立项的10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任务,总投资6 928.41万元 (其中土地治理项目投资2 185.67万元)。2006年全县有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实施项目5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2个,即陶堰悬渡畈560 hm2中低产田改造和稽东车竹畈286.7 hm2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中央、省、县财政总投资1 406万元 (其中县财政配套资金391万元)。2007年全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个,土地治理项目为湖塘丰里畈333.3 hm2山区中低产田改造和漓渚黄山畈333.3 hm2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中央、省、县财政总投资1 653万元 (其中县财政配套资金465万元)等。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现有农田和粮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生产水平,为粮食高产创造条件。
传统种粮方式,不但成本高、用工多,而且劳动强度大,种粮效益低下。自1994年以来,绍兴县推广“三省两高” (省工、省劳、省成本和高产、高效益)的轻型栽培技术,并不断完善和发展,1997年全县在早、晚稻推广直播、抛秧面积7 383.9 hm2(其中抛秧5 512.7 hm2,占74.7%),1997-1998年全县拥有抛秧机109台,应用示范连作早晚稻“双机双抛”面积3 844.2 hm2,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大户。最高的沈云水户,面积 8.5 hm2,两季产量合计14.083 5 t·hm-2。一般比常规手插增益3 347~4 529元·hm-2。2001年以来,绍兴县以推广直播为主的轻型栽培技术不断扩大,据各镇 (街道)统计,2006-2009年全县早稻直播18 008.2 hm2,占早稻总面积的87.4%;晚稻直播69 553.7 hm2,占晚稻总面积的67.4%。2007年绍兴县机械插秧在早、晚稻成功应用,2008年机插面积502.3 hm2,2009年扩大到1 345.3 hm2,增1.68倍,拥有日本久保田等插秧机59台 (其中2009年新购42台)。上述这些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既节省种粮成本,又提高种粮效益,深受农民的欢迎。
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的巩固,社会的稳定和粮食产量的提高,农业“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离不开农技人员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因此,农技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2007年绍兴县政府根据中央和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了新型农技推广组织、责任、考核、培训体系,加强了农技推广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责任农技员全年有2/3的工作时间从事专业工作,县财政对农技推广单位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给予保障,每年安排农技推广专项经费15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开展科题研发,90万元用于村级农技员开展农技推广活动,10万元用于表彰奖励。县政府专门成立绍兴县实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领导。该项工作实施3年来,县、镇、村3级农技推广体系网络健全,农技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得到了保障,农技人员走千家、联万户,有力推动了农业“三新”技术推广应用。
绍兴县现有 0.667 hm2以上种粮大户 655户(其中 3.33 hm2以上 236户),承包面积3 204.5 hm2,这些种粮大户 2009年粮食复种面积达5 259.5 hm2,成为全县粮食生产主力军。由于农业是一个露天工厂,受气候条件的制约,自然灾害频繁,这些种粮大户一遇灾害天气,损失惨重。近年来,绍兴县出台了农业保险政策,保险金额300元·hm-2,其中县补90%,农户自出10%。2009年绍兴县对参加农业保险的种粮大户早、晚稻合计赔偿面积853.3 hm2,共赔偿金额119.6万元 (其中早稻89.5万元),富盛镇凤旺村种粮大户王龙富承包8.2 hm2农田,种植早稻6.67 hm2就有一半倒伏,8 hm2晚稻全部倒伏,由于保险理赔和政府各种补贴,仍获得了3万多元的净收入。因此,政府建立长期农业保险制度,使种粮农户因灾年减产而能得到理赔,这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开展粮食高产样板 (功能)区建设是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深化粮食高产创建、提升现代粮食生产的需要。2009年绍兴县在齐贤、富盛镇建成千亩示范、万亩连片市级粮食高产样板 (功能)区各2个,千亩示范区面积分别为90.27 hm2、73 hm2;万亩连片区面积分别为801.73 hm2、764.27 hm2。在陶堰镇亭山村、福全镇兴联村、柯岩街道永进村、稽东镇大桥村等分别建立4个县级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区总面积236.4 hm2。6个示范基地总投入资金68.93万元,其中县财政补助资金40万元,引进早、晚稻新品种28个,建立11块高产攻关田,比当地平均增产5%以上。其中齐贤镇八字桥村连片种植的20 hm2浙优12杂交晚粳新品种示范方,经绍兴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平均 产 量 8.625 t·hm-2,最 高 产 量 达 9.278 t·hm-2,为全县高产高效做出了示范。与此同时,绍兴县开展“万村优质高产示范方竞赛活动,在全县水稻种植面积6.67 hm2以上的204个村建立示范户275户,面积448.5 hm2。参加全县晚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活动的示范方共70方,涉及8 746户农户,总面积达到1 747.1 hm2,其中单季晚稻52方,面积1 297.6 hm2;连作晚稻18方,面积449.2 hm2。通过县农业局验收考评,奖励优质高产示范方30方、优秀示范户50个,县财政安排专项奖励资金24万元 (其中示范方奖励20万元)。通过开展建方示范和高产竞赛,有力地提高了高产样板区、示范方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效,提升了现代粮食生产发展水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尤其对晚稻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2005年,由于秋季受台风频繁侵袭,加之气温持续偏高等诸多原因,绍兴县晚稻褐飞虱大发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迁入量,田间褐飞虱虫量之大,短翅型成虫之多,为近10年来所罕见。据绍兴县病虫测报站9月下旬调查:全县平均虫量2 052万头·hm-2,高的田块达6 615万头·hm-2。全县晚稻播种面积16 753.3 hm2,发生面积48 720 hm2次,其中冒穿 (穿顶、塌秆)面积1 625.1 hm2,严重危害242.63 hm2,损失粮食3 941 t,是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年份。
为确保粮食生产稳产高产,减少灾年病虫危害损失,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农业植物重大生物灾害防控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和《绍兴县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方案》的实施要求,2008-2009年,绍兴县财政投资55万元,由县农技推广总站负责实施 《农作物病虫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项目》。县病虫测报站在全县建立11个病虫灾情监测点,聘用观察员11名;建立44 hm2水稻、6.67 hm2蔬菜病虫监测实验基地和0.67 hm2标准病虫观察场,聘用观察场栽培用工2名,配备现代化虫情测报灯、气象观察仪和检测实验等设备42台 (套),建设检验室2间。2009年全县建立各类植保技术示范方126个,示范面积3 433.3 hm2,推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2 340 hm2次;实施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面积2 960 hm2,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1 100 hm2次,植保机械保有量达到400台。病虫危害产量损失率压低到1.2%,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增产增效发挥了重大作用。
2005年9月经农业部批复实施的 《浙江省绍兴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到2009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建成,将更有效地提高全县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和综合能力,促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措施的落实,减少农作物病虫灾害损失,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绍兴县粮食生产易受春季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干旱、秋季台风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及病虫危害,粮食生产灾后缺种常有发生。为增强抗灾救灾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构建和强化粮食安全体系,绍兴县根据浙江省救灾种子贮备管理办法,制定了粮食作物种子贮备和救灾补缺应急方案,自2006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拨出15万元作为粮食作物救灾种子贮备项目资金,2009年增加到20万元。县农技推广总站与县新越种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书,委托该公司 (生产)贮备绍兴县粮食作物救灾种子,县种子管理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以确保种子品质和入库贮藏要求。2009年共生产贮备粮食作物救灾种子190 t(比上年增50 t),其中早稻38.84 t,晚稻81.16 t,杂交粳稻14 t(折常规稻70 t)。初步建立了绍兴县粮食作物救灾种子的品种结构、生产贮备、质量管理、使用监督等制度,以保障全县粮食生产的安全。如2006年针对全县晚稻种子短缺,经县政府批准,动用2005年县粮食作物救灾种子贮备秀水09良种10 t供应给缺种农户;2009年针对全县早稻面积扩种多,种子供应紧张的情况,动用2008年县级粮食作物救灾种子贮备20 t和从省调剂贮备种子20 t,合计40 t(金早47)良种供应给缺种农户;还针对2008年晚稻种子普遍穗上发芽或萌芽、发芽率偏低的情况,对全县所有11个批次拟供种子进行抽样检测,淘汰了不合格种子56 t,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了晚稻用种安全。
针对粮食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现状,综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当前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世界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民以食为天”,“无粮不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继1982-1986年后,从2004-2010年中央又连续7年出台了关于“三农”工作“一号文件”,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这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绍兴县作为全国十强县之一,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耕地面积,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做出了一点成绩,2008-2009年受到省政府的表彰,被评为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但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生产粮食的潜力仍较大。因此,继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有限的耕地上,着力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仍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1]王美青,毛小报,徐萍,等.浙江省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J].浙江农业科学,2007(3):245-247,257.
[2]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和政策研究课题组.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和政策研究 [J].经济研究参考,2006(8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