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英
青瓷花碗
钱老太有一只青瓷花碗,她曾多次讲述过它的来历。全家人都知道那是她妈妈的姥姥留下来的,到钱老太手中已经使用四代了。
钱老太用这只碗喂大了四个儿女,五个孙子也都伴着青瓷花碗相继长大。
钱明是钱老太最后一个带大的孙子。他使用这只碗的时间比别人长,父母经商在外,他从小就跟着钱老太形影不离,钱老太对这个品学兼优的孙子似乎略有偏爱,当钱明每次把百分成绩单拿回来时,都能得到钱老太的最高奖赏,那便是青瓷花碗蒸鸡蛋糕,那种沁人心脾的馨香不分春夏秋冬地伴着钱明成长。
钱明和钱老太一起吃饭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只要他有时间,一定赶回家同奶奶一起吃饭,钱明喜欢看奶奶端着青瓷花碗,咀嚼食物的慈祥神态,他更喜欢跟在奶奶身后看奶奶洗碗的专注神情。
虽然青瓷花碗已经在几代人的杯盘碰撞中磨出了缺口,鲜亮的花纹也模糊不清,可钱老太仍把它视为珍宝,总是在使用后,洗刷得干干净净。在众多更新换代的碗筷中,只有它像一道独特风景,点缀着钱老太的生活。
每当钱明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不把碗扔掉时,钱老太总是抿着嘴笑,说那是太姥姥留下的东西,是个念想。不能扔,就像不能扔掉你一样。
钱明虽然不太懂奶奶的意思,但他知道,那只碗和自己一样重要。所以他每次使用时都格外小心。
钱老太60岁那年突然得了肝病,焦急万分的钱明几次找叔叔、伯伯给奶奶治病,但得到的答案都是忙,没时间回来。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也在为供钱明上学挣钱,放不下手头儿的生意。
大人们都说老年人有点小毛病无大碍,吃点药就好了。于是,父母便把大包小包的护肝药寄回家中给奶奶服用。
无可奈何的钱明只好请来姑姑照看奶奶,自己利用假日帮奶奶寻医问药,希望找到根治奶奶病症的良方。然而,钱明的一己之力怎能抵挡顽固病魔的侵袭,在一个雨天的夜晚,奶奶病情突然加重,几次昏迷。当心急如焚的钱明把奶奶送进急诊室时,才想起兜里没钱,眼看朝夕相伴的奶奶奄奄一息,钱明心碎欲裂,他咬紧牙关拨通了老师的电话,声泪俱下地向老师求助。全校师生被钱明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校长亲自送来捐款,医院也为钱老太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减免大部分收费,使钱老太逃过一劫。
然而,年近七旬的钱老太。并不是每次都幸运,在肝病得到控制后,脑血管又有部分堵塞。等钱明父母赶回来时,钱老太已病入膏肓。为了不影响钱明学习,父母为他单独准备了房间,并告诫他别碰奶奶的东西,特别是奶奶的碗筷,怕肝病传染。
钱明有一种被隔离的感觉,因为从小到大他从没和奶奶分开过,为了不影响奶奶休息,也不耽误自己学习,他很懂事地服从父母安排。虽然不能和奶奶住在一起,但他每天早晚都会去看奶奶,只要有时间,他便亲自给奶奶喂饭喂药,帮奶奶清洗青瓷花碗。直到奶奶病故。
在清理钱老太房间时,大多数东西被扔掉了,只有那只青瓷花碗被钱明藏了起来。这是钱老太的心爱之物,每当看到这只碗,钱明就会想起奶奶,想起和奶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心里便有些许宽慰。
高考临近,钱明每天都在紧张忙碌中迎送着日出日落,但无论怎么忙,他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洗奶奶的青瓷花碗。他已经把这只碗当成奶奶的替身,每一次都觉得自己不是在洗碗,而是在洗奶奶的身体,而每一次小心翼翼地擦拭都会给他带来不尽的清爽和愉悦。他觉得用这种方式来祭奠奶奶是最独特的,也一定是奶奶最喜欢的。
在钱老太百天祭日前夕,钱明偶尔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某瓷器行正在大量回收瓷器,尤其是带有花纹的明清陶瓷,可高价收购。
钱明想奶奶的青瓷花碗已有五代历史了,也许是明清的陶瓷?出于好奇,就把那只青瓷花碗拿到瓷器行鉴定,果然是清代陶瓷,而且很有收藏价值。老板和钱明商谈要高价收购,并付给他一笔丰厚的收入。
钱明摇摇头说,我只是来鉴定一下,不会出售。望着钱明倔强的背影,老板惋惜地说,机会不是人人都有,一只碗可以改变你一生的命运,想好后再做决定,别后悔。
钱明不置可否地一笑,把碗捧在怀里,默默地走出瓷器行。他的行动已经告诉老板,他不会出售奶奶的东西,这是奶奶留给他的惟一物件。它不但记录了几代人的艰辛与磨难,也饱经了两个世纪的坎坷与沧桑,更主要的它是维系自己与奶奶一生情感的惟一信物。他要像珍惜生命一样去珍视它、保管它。他不能没有这只碗,就像奶奶当年不能没有自己一样。
钱明悄无声息地藏起了奶奶的青瓷花碗,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复习之中。在备考的紧张时刻,青瓷花碗价值连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叔叔伯伯闻讯赶回,向钱明父母讨要老人的遗产。伯伯说,他们都是吃这只碗里的饭长大的。那是老人留下的遗产,大家都有份。叔叔说,那只碗是一笔财富,谁都别想独吞,大家二一添作五,兄弟还是兄弟,否则,别说六亲不认。爸妈说当初谁稀罕那只破碗?若不是钱明藏起来早就没了。老人病重时,你们咋都不管?奶奶生病时只有钱明和姑姑伺候,就算要分,也得分给他俩一半。几个小兄弟当仁不让,拍着桌子大声叫喊着,他是孙子,为啥给他一半?妈说,分钱了,你们儿子孙子都来了。给老人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时你们都在哪?……
在激烈的唇枪舌战中,大家摩拳擦掌,怒目而视,都异口同声要钱明交出青瓷花碗。望着叔伯们面红耳赤的争战;兄弟们冲锋陷阵般的勇猛;听着婶子大娘们犀利、尖刻的语言;钱明英俊、白皙的脸气得铁青,心被一点一点地撕碎。眼前这些人都是奶奶的后代,都是自己的骨肉亲情,他们的剑拔弩张似严冬刺骨的寒流,穿过心底,透彻心扉,顷刻间渗入他的血液,涌遍全身。
在众人声嘶力竭中,钱明全身颤抖着捧出了奶奶的青瓷花碗,点亮了所有人的眼睛。叔叔、伯伯兴奋地说,果然是件奇珍异宝,咱钱家总算到发财的时候了。婶子大娘竟高兴得手舞足蹈,说有了这个宝贝,一生都衣食无忧了。兄弟们一跃而起奔向钱明,当无数双手在空中交叉之时,那只历尽沧桑,满身伤痕的瓷器再也承受不住暴风雨的袭击,“啪”地一声掉在地上,顿时摔得四裂八半,那粉身碎骨的悲泣声被大家的惊叫所淹没。
钱明踉跄着走出喧嚣的老屋,泪流满面。他仰望漆黑的天幕,撕心裂肺地高喊:“奶奶……你在哪?”
金子
郝娘没儿没女,老伴过世后便一个人数着星星过日子。郝娘心地善良,人缘特别好,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尊敬她,虽一个人,但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孤单。
一日,郝娘家来了一孕妇,说是四川来投亲的,但亲戚家搬走了没去处,郝娘便收留她住在家里。孕妇感激万分,就向郝娘倾诉了自己的不幸。
孕妇叫兰花,三年前和山相爱。他们发誓要一生相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他们的爱情电光石火般燃烧时。兰花突然身体不爽总是头晕,医生说贫血,兰花便回农村老家养病。两个月后,当她调理好身体回到那个她朝思暮想的城市,回到她曾经以为能够携手共白头,地老天荒今生来世的人身边时,却发现
了另一个女孩。
听着山苍白的解释,兰花心碎欲裂。她爱山,甚至可以付出生命,她要给山一个惊喜。告诉他自己不是有病,医生贫血的诊断是她编织的谎言。因为爱,她愿意自己承受妊娠之苦。当满怀欣喜度过妊娠期,想和山洞房花烛时,山却另有新欢。
她没有告诉山自己怀了他的孩子,而是悄悄地藏起了自己。就在这个时刻,惨绝人寰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整座城市,所有的楼房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山和那个女孩也被深深地埋在废墟之中,幸运的是藏在老家的兰花保住了两条性命。悲痛之时,兰花做出生下孩子的决定。没有举行婚礼的兰花不能在村里生孩子,所以她选择离开,找一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留下她的爱情结晶。
郝娘被兰花的爱情感动了,她要帮助兰花把孩子生下来,保住这个灾区的后代。郝娘的善良感动着兰花,也感动着乡亲,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兰花送吃送穿,让兰花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兰花望着郝娘每天为自己忙碌的身影,心里特别感动。她把自己仅有的一副银镯子摘下来送给郝娘,表示感谢。郝娘说不要你的,不瞒你说,我自己也有一副,还是金的呢。兰花瞪大了眼睛,问郝娘是真的吗?自己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金镯子呢。郝娘说,咱娘俩有缘,就给你开开眼界。说着便打开炕上的小柜,柜里有一个小木匣,打开木匣。里边有个红布包,再打开布包,金灿灿的镯子便点亮兰花的眼睛。郝娘忙捂住兰花惊叫的嘴,悄声说,不要叫,这可是咱娘俩的秘密。兰花闪着放光的眼睛问郝娘咋不卖呢?金子很值钱的。郝娘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卖。
夜里,兰花坐卧不宁,她想到自己悲惨的爱情,又想到孩子出生后没着落的日子,不禁潸然泪下。她问自己,总不能靠大家施舍过一辈子吧?可是自己带着一个幼小的孩子怎么去挣钱呢?如果手上的银镯子能变成郝娘的金镯子就好了。想到这,兰花憋闷多日的心情豁然开朗。
于是,子夜时分,兰花便呻吟起来。郝娘闻声赶来,问她哪不舒服,兰花说肚子痛,恐怕要生了。郝娘忙不迭地往外跑去找接产医生,边跑边祈祷神,保佑兰花母子平安。
听郝娘的声音远去。兰花飞快地奔向郝娘的柜子,手脚麻利地取出镯子,并按原样放好木匣后就躲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
此时的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天边不时有闷雷滚过,白天被烈日灼烤的大地。散发出蒸笼一样的热气,憋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蜷缩在葡萄架下的兰花用手捂着七上八下的胸口仿佛要窒息,她的思想在激烈地斗争着。
感情说:不能这样做,太对不起郝娘了。
理智说:先借用一下,等自己挣到钱再报答郝娘。
感情说:做人不能没良心。不能骗人,尤其是像郝娘这样的善良人。
理智说:善有善报,现在受郝娘滴水之恩,将来必当涌泉相报。……
就在兰花的感情与理智相互交战之时,郝娘领着医生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回来。郝娘边走边说,快点吧,说不定就要生了,那可是两条人命啊!话音未落,只听“扑通”一声,郝娘就被脚下的东西拌倒,重重地摔在地上。医生忙上前扶郝娘,郝娘焦急地说,别管我,快去看兰花,人命关天耽误不得啊!医生说,先扶你进屋吧。郝娘这才咬着牙。两手撑着地想站起来。可站了好几次都摔倒了。此时的医生已从屋里跑出来说没见着人。郝娘更着急了,她一边往屋里爬,一边喊,兰花啊,快要生了,可不能走啊。天哪,两条人命啊,孩子你在哪?快回来啊!
泪流满面的兰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喊着从葡萄架下钻出来,扑到郝娘怀里说,我没走,我不走。当郝娘看到兰花平安时,泪眼里流露出欣喜。嘴里反复说着,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万分羞愧的兰花,偷偷地把镯子放回原处,精心地照料骨折的郝娘不分白昼。当郝娘的伤势好转能走路时,兰花也正常分娩。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郝娘乐得合不拢嘴,整天爱不释手地抱着宝宝。兰花看在心里,喜在心头,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她叩拜郝娘为干娘,郝娘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孙子。祖孙三代在照相簿上留下了永恒的瞬间。
孩子满月时。兰花告别郝娘回老家重建家园,郝娘依依不舍。含着眼泪把金镯子戴在孩子手上,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让孙子替我承传下去。兰花抱着孩子,声泪俱下地说对不起,她想告诉郝娘自己曾犯下的错误,而郝娘却没让她说,只让她记住,金子再值钱也是有价的,只有咱娘俩的情意无价。
娘的心
他没有父亲,是歪脖子母亲把他带大,或许是这个原因,母亲对他疼爱有加,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无论他有什么要求,母亲都尽量满足他。只要他高兴,母亲也会开心。
当别人欺负他时,母亲就像母鸡护小鸡一样,张开宽大的翅膀,把他罩在羽翼下。母亲从没打过他,他犯错误时。母亲便把他揽在怀里,轻声细语地给他讲道理,教他为人处事之道,直到他听懂。这份温柔的呵护是他得天独厚的母爱,是任何同龄孩子无法相比的。
八岁时,母亲牵着手送他上学,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母亲窃窃私语,他用愤怒的目光回敬他们,小小的心灵便蒙上一层阴影。从那一刻起,他坚持自己上学,不再让母亲接送,尽管母亲有千般不放心,万般不舍,也从没有违背过他的意愿。每天都在远处目送他走进校门,寒来暑往地迎送着每一天的日出日落。
每次开家长会,他都含泪编织着母亲有事的谎言。那种痛苦一直渗入他的血液,因为他不愿看到同学鄙视的目光,也不愿听到他们茶余饭后的议论。
其实,在内心深处,他多么渴望能和同学一样,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像小鸟一样开心地去放风筝,踢足球,去做他们这个年龄想做的游戏。然而,这一切对他来说却是一种奢望。高中住校时,母亲来给他送衣物,每次都远远地等在校门外,没有他的允许,母亲从不迈进校园半步。因为母亲理解、体谅他,从不伤害他的自尊,这种善解人意的母爱虽然让他心痛,但也给他增添无穷的力量,激励他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直到高考时金榜提名。
在母亲喜悦的泪光中,他将离开家乡,离开母亲,走进理想的大学校园。虽然心潮澎湃,却也难舍母亲那眷恋的目光,沧桑的背影。那声声叮咛,句句嘱托,都记载着母亲的关怀和期盼。他知道,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走不出母亲牵挂的目光,也走不出母亲含泪的祝福。
入学后的每一周,他都能收到母亲的来信,每一句叮嘱都渗透着对他的深切思念和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份体贴入微,细心周到的关爱,让同窗好友羡慕不已。
大学四年,他很少回家,他想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来减轻母亲的负担,但母亲却非常固执,执意让他安心学习,保重身体,每月都给他足够的生活费,每当此时,他的心便痛苦地纠结在一起。
也许为了补偿他内心的缺憾,母亲总是迁就他,顺从他,从不做他不愿做的事,为了不伤到他的自尊,母亲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思念之苦,二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在家乡的土地上,盼望着儿子学成归来。
然而,毕业后的他,却在恋人的安排下,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且把家安在城里。这一切他没有告
诉母亲。因为妻子是高于子女,说过只爱他一个人。他也仅告诉她有一个母亲在乡下。尽管他知道母亲一直在家等他,也知道他是母亲生存的惟一希望,但他无奈于自己羽翼未丰,内疚的心每天都盼望着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有所作为,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那种内心深处的隐忍时常折磨得他彻夜难眠。因此,每月发工资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寄钱,只有这样他自责的内心才有些许的安慰。
时光就在他的矛盾和凄苦中流逝了五个春秋,转眼间,儿子已经五岁。由于自己经历了童年的苦闷,所以他特别宠爱儿子,别的孩子有的他都让儿子有,尤其是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那分缺憾,他会加倍地给予儿子。所以星期天一大早,儿子要去放风筝,他不顾一周的疲劳带儿子出门。当他牵着儿子的手推开房门时,迎面撞上一个歪脖子老人。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提着一个大袋子,颧骨突出,眼窝塌陷,黑褐色的脸上刻满了刀疤一样的皱纹,头发散乱,衣服又脏又破。看见他们便惊喜地扑过来,嘴里像放连珠炮似的说,谢天谢天,总算找到你们了。
儿子突然吓得哇哇大哭,一头扎进他怀里,喊着,疯子来了,我害怕。他忙抱起儿子哄着说,不是疯了,是老奶奶找错门了,我把她送回家。他把孩子送回屋后,就把老人和她的大袋子拉到楼下。他说,你来怎么不告诉我一声,我好去接你。由于激动,母亲一边歪着脖子擦眼泪,一边哽咽着说,我想你,睡不着觉,就想偷着过来看看你和孙子。谁知你住的地方不好找,我一路打听走了七天才找到这。
他强忍住眼里的泪水,把母亲送到一个舒适的宾馆,向母亲倾诉了几年的痛楚与无奈。母亲替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凝望着朝思暮想的儿子,用她干瘪且长满老茧的双手,抚摸着他,使他想起小时候一样拥他人怀,用宽广的胸襟包容他的往事。因为只有她才能懂儿子的心。于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母亲悄悄地离开了他居住的城市,又回到她那装满孤寂的老屋,继续守望着她心中的幸福。
他痛心疾首,为自己无力在母亲膝下尽孝,时常泪洒衣衫。
这年中秋,借出差之机,他可以回去看望母亲,心里特别激动。他给母亲带了很多补品,想陪母亲好好过个中秋佳节。当他迫不及待赶到自家门前时,已是傍晚十分,屋里漆黑一片,没一点光亮。也许劳累一天的母亲早已进人梦乡。想象着母亲见到自己时的激动情形,他开门的手有些颤抖。当他推开房门的一刹那,眼前的情景惊得他目瞪口呆。
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呆滞的目光望着门口,僵硬的手中握着一封写给他的信,他泪眼模糊地打开信纸,上面是母亲清晰的笔迹:
儿子,妈之所以活到今天就想看到你成家立业,只是有一件事要告诉你,生你那年我得了产后风,无法医治,致使你父亲离我而去,没能给你一个完整的家,也没给你一个完美的母亲形象,如果来世我还能做你的母亲,我会弥补这一切。你每年寄来的钱,都让我存在一起,放在抽屉里,留给你的妻子和孩子,这是我此生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