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成,侯淑凤
(黑龙江省鸡西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鸡西 158100)
近年来随着来剖宫产率的上升,产妇体力的下降,产程异常增多,新生儿窒息率居高不下。本文对我院2003年7月~2009年7月行产钳助产术15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安全性,为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寻找可行方法。
我院2003年7月~2009年7月住院分娩产妇总数为8650例,其中行产钳助产术者153例,占分娩总数的1.77%,初产妇149例,经产妇4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19岁;孕周34~41周;胎儿体重 2400~4100 g。
由表5可知,复合酶A组、复合酶B组饲料中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比负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93%、2.29%,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酶A组的粗蛋白质真代谢率比负对照组提高了47.63%,差异极显著(P<0.01),复合酶B组比负对照组提高了21.34%,但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酶A组、复合酶B组的能量代谢率比负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75%、1.55%,但差异不显著(P>0.05)。
在153例产钳助产术中,低位产钳助产术136例,占88.89%(低位产钳助产术指胎儿双顶径处于S+2以下);中位产钳助产术17例,占11.11%(中位产钳助产术指胎儿双顶径处于S=0~S+2[1])。操作者均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操作。
以胎儿宫内窘迫最多,依次为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瘢痕子宫、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在上述指征中持续枕横位13例,占8.50%;持续枕后位15例,占9.80%。见表1。
表1 153例产钳助产术指征(例)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文时,便可以结合微课视频开展教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本文主要讲述了孙中山目睹姐姐缠足,在当上领导人后,主张废除缠足陋习的故事。但是由于该种传统与当代社会相距较远,当今的学生并不能感受到缠足的可怕,甚至部分学生并不能理解何为“缠足”,进而造成教学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下载与“缠足”相关的视频,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并在视频中体现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何为缠足;第二,缠足对女性造成的危害;第三,陋习的影响。
表2 产钳助产术对产妇的影响(例)
153例中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3分2例,占1.31%;4~7分 18例,占 11.76%;8~10分 133例,占 86.93%。发生新生儿窒息者产前均有胎儿宫内窘迫、羊水不同程度污染。我院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转新生儿科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中面部擦伤24例,占15.69%,出院时全部恢复正常。新生儿胸锁乳突肌血肿1例,占0.65%,随诊2个月痊愈,其余未见异常。
见表2。由表2可知,宫颈裂伤5例均因胎儿宫内窘迫、宫口近开全施行中位产钳助产术引起。阴道壁裂伤均为沿会阴侧切口黏膜向上裂伤;2例会阴Ⅲ度裂伤均为枕后位、胎儿较大引起。产后出血以宫缩乏力及第二产程延长多见。会阴伤口感染多与产程、待产过程中肛查及阴查次数多或本身有阴道炎等有关。
已知山东地区的太阳能电池方阵面上辐射量为180kcal/cm2,全年峰值日照时数Hy为2 088h,因此平均每日峰值日照时数为
本文资料显示胎儿宫内窘迫是产钳助产术的首要原因,其后依次为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就枕横位及枕后位而言,许多专家认为这两种异常胎位中,枕后位较易处理,若不能转成枕前位,只需就枕后位接出胎儿,枕横位较难处理,易造成损伤及死亡[2]。李小毛等[3]提出倾势不均与高直后位在术前误诊为枕横位和枕后位而使产钳助产失败,值得引起重视。阴道检查应完全排除这两种胎位异常,因此,准确的阴道检查是产钳助产术成功的关键。本文13例枕横位及15例枕后位均手术成功且新生儿无明显并发症,这可能与本院产钳助产术均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操作、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内诊技术有关。
目前认为,排除头盆不称后的产钳助产术是安全的,产钳助产术的成败与放置产钳时胎先露的高低、骨盆大小及技术熟练程度密切相关[4-5]。正确使用产钳术首先应进行仔细的阴道检查,准确判断胎头位置并对骨盆情况和胎儿大小进行充分的估计(特别是有胎头变形及胎头水肿时)以排除头盆不称。盲目使用中高位会造成严重的母婴损伤[6-7]。本文资料表明,发生宫颈裂伤及胸锁乳突肌血肿均由中位产钳助产术引起。出现2例会阴Ⅲ度裂伤由枕后位及胎儿较大引起。所以产钳助产术对母婴损伤与胎先露高低、胎方位、胎儿大小、母体骨盆形态有关。本文新生儿损伤比较小,预后好,无新生儿死亡,这与大部分使用低位产钳助产术及由高年资主99治医师操作、技术熟练有关。产钳助产术对母婴影响较小,因此,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指征,熟练产钳助产技术,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
[1]李大慈.现代产科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451.
[2]刘文本,王瑞雪,邢淑洁.产钳术在顶先露产式中之估计[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2):132-133.
[3]李小毛,沈宏伟,李大慈.产钳术失败8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3):179-180.
[4]易念华.产钳助产术10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20):458-459.
[5]徐艳娟.产钳术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89.
[6]岳亚飞,王文莺.1444例头位产钳术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3(8):154-155.
[7]陈淑霞,陈永红,宋保华.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在分娩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02,50(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