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职业与档案职业比较研究

2010-07-24 08:32王娟娟
图书馆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档案馆技能图书馆

王娟娟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 中山 528436)

王娟娟 女,1982年生。图书馆学硕士,流通部主任。已发表论文5篇。

在学科体系分类上,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同属一个一级学科门类,而且二者都是基于本职业并以该职业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如何加强两门近支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借鉴,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探讨两种职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图书馆专业与档案专业的从业人员具有现实意义。

1 档案职业与图书馆职业的现状分析

1.1 档案职业现状分析

档案职业活动的基本形态包括职业活动的主体、客体、技能和条件等构成要素。

1.1.1 职业主体。职业主体主要包括各级各类档案馆专职人员,他们是档案职业形态中最基本和活跃的因素。表1显示出17年来我国综合档案馆专职人员数总体呈倒“U”字型分布的状况,即专门档案馆人员数量逐年递增,部门档案馆专职人员数量则起伏较大,这种专职人员数量变动状况与我国行政编制改革不无关系。这种变化与档案馆总数的增长、工作量的增加以及工作难度的增大不相适应和匹配。

表1 我国档案馆机构和人员情况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张照余等认为我国档案信息化人才的现状可以概括为16个字:“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增量有限,存量流失。”其中当前最突出的是人才总量不足。他在《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曾作过一个严谨的需求预测,至“十一五”末,江苏省从事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应达到3300余人,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绝对数应达到2000人,其中技术型人员应超过1500人。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档案局、馆具有信息技术学历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20人,档案信息化人才的短缺程度可见一斑。

1.1.2 职业客体。职业客体即档案职业活动主体的相对物,是构成职业活动的基本要素。据《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统计,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利用档案者为394.803万人次,利用资料者为91.9557万人次,两项合计为486.7587万人次,平均每馆1213.3人次,每馆每天仅有3.3人次的档案利用率。虽然考虑到档案这种文献类型有其特殊性,但该数据也反映了档案资源在我国利用率较低的现状。

1.1.3 职业技能。档案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档案职业的主体应具备的与档案职业密切相关的能力、技术和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检索、提供利用的技能,档案编研、保护的技能,档案信息资源获取和开发的技术等。研究显示,我国的档案职业技能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档案职业缺乏核心技能,档案岗位技能要求低。李扬新撰文将档案职业技能分为一般技能层(基础层)、专业技能层(主体层)和补充技能层(辅助层),他认为第一层是对档案职业从业人员的最低要求,门槛较低;而第二层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且这种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专业教育和工作实践的长期锻练,是档案职业区别于现代社会其他职业的独特技能;第三层则由于档案职业辅助性、服务性特点使得具体档案工作岗位的技能构成受到机构性质和业务工作的影响,因此,与法律职业、医生职业显著不同的是档案职业技能具有开放性,必须根据不同需求不断补充新技能和相关技能。

1.1.4 职业条件。职业条件是指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物质条件,包括职业资源、职业活动工具、职业活动空间和职业活动时间。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绝大多数档案管理机构的档案职业条件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比如在副省级市以上国家档案馆建立特藏室,对档案资源进行等级鉴定,实行分类管理,这一措施将使珍贵档案得到更加科学安全的保管;另外,一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体现档案馆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和标志性特点的新馆舍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山西、内蒙古、吉林、云南、陕西等省、自治区档案局均争取到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补助州市县档案馆馆舍建设。尽管如此,我国档案馆的职业条件与实际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地区间差异较大,特别是灾难性防护应对标准过低、缺乏针对性,如汶川地震中北川、绵竹、都江堰档案馆库房设备损失惨重,甚至完全垮塌。

1.2 图书馆职业现状分析

我们从职业活动的主体、客体、技能和条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图书馆职业的现状。

1.2.1 职业主体。美国图书馆一般将图书馆工作者分为3类:图书馆员(librarian)、职员(clerk)和杂工(page)。王子舟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图书馆工作者只有两类:正式员工与临时员工。正式员工是占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他们分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等级别(即职称),国家负责支付其工资。临时员工则属非事业编制内的人员,工资由图书馆自行解决,并可随时解聘。他认为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图书馆职业的从业人数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进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图书馆职业一直在这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连续统一体内运动着。

1.2.2 职业客体。据统计,到2007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已达2799个,总藏量5.2亿册(件),总流通人次26103万人次,发放借书证1273万个,分别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4.6%、27%、38%和104%。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利用率还是相对较低。以2005年为例,我国公共图书馆共发放借书证1062万个,图书流通量为2.03亿册次,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是4.8亿册(件),也就是说,图书流通量不足总藏量的50%,而同期日本公共图书馆外借图书总数为5.5亿册次,况且我国的1062万个借书证是以12亿总人口(其中5.77亿城镇人口)为基数的,而日本人口总数要少得多[12]。

表2 我国公共图书馆机构与人员、经费统计(2003~2007)

1.2.3 职业技能。本世纪初,韩国延世大学李炳穆教授将职业技能分为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前者是指图书馆员掌握信息资源、信息存取、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研究等诸领域的知识,并具有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图书馆及信息工作的实际能力;后者是指图书馆员能够有效开展工作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等。而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技能要求,不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超过传统图书馆员,因此S.Pinfiel先生将其概括为应具备快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讲授能力、分析和评估能力、想象力、团队工作能力、用户服务能力等7项技能。

1.2.4 职业条件。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各级政府对图书馆投入力度的加大,公共图书馆职业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表2中近5年的数据表明,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稳定增长,图书馆事业经费也大幅提高,经费总支出增长更快,去除藏量购置费用逐年增长外,人均经费增幅较大,从业人数持续增长,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前景令人欣喜。当然网络环境下衡量职业条件好坏不再仅以馆舍等硬件条件作为主要标准,还要考虑网络的带宽、数据的传输速率、数字化信息的收藏等要素。同时,我国在图书馆软硬件建设中还存在财力资源的重复投入[16]和发展不平衡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我国图书馆职业与档案职业的异同

2.1 存异

2.1.1 职业主体专业化程度的差异性。据统计,我国各级档案部门中,受过正规档案专业教育(大专以上)的人员,仅占总从业人员的17.87%,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占已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总数的12.61%。而在图书馆业,这一比例为31.1%。据中国图书馆年鉴统计,全国大多数省份一级公共图书馆大专以上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二级图书馆达到60%以上,三级图书馆也基本达到50%以上,其中不少高达95%以上。可见档案职业主体相比于图书馆职业主体其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2.1.2 职业客体利用方式与原则的差异性。由于两种信息资源本身的特征(如保密性、知识产权等)不同,档案馆与图书馆的职业定位也自然不同。图书馆旨在“通过设立开放、友好、便于利用的信息服务部、电话咨询专线和网络咨询台等形式,帮助用户利用图书馆的各类信息产品,鼓励用户把公共图书馆看成是服务于任何信息需求的一站式界面”,综合档案馆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基本把自己当作党政机关的辅助机构,也往往地处“深宫大院”之中,与图书馆相比较自然缺少开放性和亲和力。

2.2 趋同

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业发展和变化》所提供的资料表明,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社会职业发生了增长和发展、衰落和消退、调整和变化3种趋势。其中,“图书与档案管理员”以平均年增长负1.0%被列在“衰落和消退”的职业之中。二者有以下共同之处:

2.2.1 从业人员女性比例过高。如果一个职业的女性比例高于60%,通常就称之为“女性职业”。据国家档案局1996~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档案系统人员中女性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为65%(平均数)。图书馆从业人员也同样以女性为主。

2.2.2 职业的技术化趋势明显。职业的技术化是指该职业存在明显的方法、技能和设备依赖倾向。档案职业的技术化倾向一方面表现在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另一方面是注重管理方法和管理设备,但是在注意技术化特征对档案职业发展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关注档案职业技术化倾向的负面影响。图书馆技术已经历了以书目为中心或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为中心的技术、以资源数字化为中心的技术和以资源集成为中心的技术等3个发展阶段,国际上对未来数字图书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网格技术和网格服务,支持合作研究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技术。

2.2.3 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社会对某一领域职业地位的认同感既与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阶段有关,也与该职业自身的事业建设密不可分。尽馆图书馆职业与档案职业在服务对象、职业特点上不尽相同,但在职业准入或职业认证制度、职业训练、职业文化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均有待提高、完善。职业准入制度的建立是提升两者职业地位的基础,而“专业能力”是准入制的核心内涵。职业训练应建立在科学、规范的理论基础之上,以减少外界对其“专业技术含量”的质疑之声。职业文化建设要求从业人员在社会诸领域中构建其独特的服务文化,即服务精神。职业道德建设永远是保障其职业地位与社会声望的重中之重,是消除认识偏见的有效手段。

根据上文数据和资料分析,我国图书馆职业与档案职业特征与现状更多地表现为相似或相近,并大有趋同之势。可见,在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基础上呼吁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是有一定实际依据的。当然二者在几个职业要素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无法弥合,这也是目前建立基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胡鸿杰.论档案职业的发展空间[J].档案学通讯,2007(6):10-13.

[2]张照余,吴品才.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档案管理,2007(6):10-15.

[3]杜恒琪.遵循客观规律,促进事业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刘国能[J].中国档案报,2006-03-08.

[4]冯湘君.确立档案职业主体权威的法律依据[J].档案学通讯,2006(4):20-24.

[5]李扬新.档案职业技能的地位、特点和构成分析[J].档案学通讯,2006(3):16-19.

[6]吴红.论中国档案职业的形态[J].档案学研究,2006(2):13-18.

[7]全国档案事业发展概况[Z].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5,2005:818.

[8]全国档案事业发展概况[Z].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6,2006:853.

[9]中国档案网.四川省档案局抗震救灾工作日志[EB/OL].[2009-09-26].http://www.chinaarchives.cn/lanmu_view.asp?id=1856.

[10]王子舟,吴汉华.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前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16-23.

猜你喜欢
档案馆技能图书馆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劳动技能up up!
图书馆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画唇技能轻松
when与while档案馆
去图书馆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