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婵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广东江门 529000)
在高考的复习中,好的复习资料可以起到很好的复习指导作用,里面的知识归纳很详细,也有很好的例题、练习题,更多的还有近几年的模拟题和高考题.这样往往也使很多毕业班的教师和学生忽略了复习课本知识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重复习资料而轻课本的现象.我们认为,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回归课本.
一轮复习就是要做到章节过关、各知识点过关.这就相当于把学生所学的每本物理书先读厚再读薄,清楚每章、每节所包含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个物理定律、定理的提出历史背景、实验现象、科学提法、适用条件、注意问题等等.这些内容都要求做到课本内容每章、每节熟悉理解,才能利用知识进行解题.我们在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如下.
每章节在复习前笔者都要求学生仔仔细细的把课本内容看一遍,包括章节内容、物理史实的介绍、实验的内容、定理的提法与由来以及例题的分析、解题步骤,题后的小结都要认真领会与理解.甚至包括课后《科学漫步》、STS的内容、每章每节的练习都要求学生看一遍、做一遍,也就是说相当于把一本书读厚了.当然在平时高一、高二上新课时教师所强调问题的笔记、解题方法等也都要求看一遍,这样,学生在总复习前,便能基本掌握了每章的基础知识内容.
要学生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必须通过例子来说明以及自己的练习、训练,才能更好掌握每个知识点.若能从课本中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那样也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在复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内容时,带电粒子可以在电场中处于平衡(静止或匀速)、加速、偏转等状态.这里都可以从课本的例题、练习或者实际应用中找出对应的例子.在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时我们可以利用“科学足迹”中密立根实验中测量电子电荷量时所用到的方法——很小的带电液滴所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来说明;而在讲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时可用到课后的一道练习题作为例子说明;在讲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时就可直接引用课本中示波器的例子再加上具体数值改成如下题目让学生实际体验一番.
例1.如图1所示为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图,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 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 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由两块平行金属板 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 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 L2,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求:
(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3)P点到O点的距离.
本题是在课本关于示波器的原理的基础上改编的,让学生认识到课本知识内容的重要性.接下来还可以附加如下一道高考题作为综合练习题,让学生体验高考是如何考查课本上的知识点的.
例2.(2008年上海物理卷试题)如图2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 xO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Ⅰ和Ⅱ,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 L的正方形(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求电子离开 ABCD区域的位置.
(2)在电场Ⅰ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能从 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求所有释放点的位置.
从题目的示意图看这里好像是一种新情景下的内容,但细心分析却不难发现,其实原理跟前一题的原理相差不大,都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也就是匀加速运动与“类平抛”运动的知识的结合,涉及到的还是动能定理以及运动学的有关知识.(详细解答请看有关资料)
这样,在这一节内容中教师既说明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各种情况,也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点的应用在课本中都是有迹可循、有据可查的,高考题也可能是课本原题的改编,从中使学生进一步重视课本的内容.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到:做题、解题不是为了解决某道题,而是学会某个知识点的应用,每道题总有它的解题规律.如果我们能抓住解题的规律,那么在遇见同类型知识点的题目时就会做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一理通、百理明”.
实验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查项目,对知识的探究、结论的验证都要求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及验证.在课本安排的每个实验中都有其前期的目的与后期的意义.当然每个实验也有各种不同方向的探究及不同方法的验证,所以首先要明确本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以及意义,这就要从课本中了解该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以及可用的知识点,只有真正掌握一个实验的目的及实验原理,熟悉实际操作步骤,才能在不同的实验中想到同一仪器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同一个实验中可用不同仪器的原理及原因,并能从中分析其所造成的误差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时,可采用的装置有平抛架、气垫导轨等多种,原理都是探究碰撞前后哪些物理量守恒.而平抛架既可用于本实验也可用于“探究平抛规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在复习训练时我们可通过以下的几个例子分别做出不同的说明.
例3.(2007年四川理综卷试题)(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E)弹簧秤.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这道题直接考查的就是课本的实验原理及器材,要求学生对课本的实验原理有充分的了解.
例4.(2002年广东、河南卷试题)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
图3
(1)如图3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 ω=________.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4所示.则求得角速度为_____.
图4
从本题可看出,虽然是在新情景中命题,但考查的还是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以及应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运动物体速度的问题,还是利用了课本的基础知识与实验的基本原理.
通过复习、归纳与总结,可使学生意识到:要想熟悉每一个实验的内容,在实际操作前首先要弄明白每个实验的真正目的、每件仪器的可作为性.对于打点计时器与电火花计时器的不同点以及在哪些实验中可用到等等,都是我们学生要充分掌握的.高考实验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实验原理、是否真正进行过实际操作,是否真正弄清每个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课本的要求出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二轮复习同样要回归课本.但二轮复习主要以专题复习为主,同时辅助以综合测试,而这时是把物理课本读薄的过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掌握每个专题含有哪部分知识、包含了哪些章节的内容、如何把它们进行有机的综合性应用.
例如,在复习“力与运动”的专题中,力就包括了力学中各种性质的力、电磁学中的库仑力、电场力、洛伦兹力、安培力,以及天体运动中的万有引力等等.同样,运动也包括直线、曲线、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等等.而力与运动的关系,也通过了牛顿运动定律的瞬时对应关系、动能定理的空间累积效应、动量定理的时间累积效应等要求学生从中回顾性地复习各知识点的内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的网络或框架结构,同样是回归课本的好时机.又如,在复习“动量与能量”专题中,又可以分为“力学中的动量、能量综合问题”、“动量、能量与电学的综合问题”两个小专题,又从另一方面把上面的知识点作了一次整合,把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评讲综合练习时更要回归课本,经过第一轮复习后,第二轮的复习中常需要进行一定的综合测试,其目的是在专题复习的同时把前后的知识有机的结合.但是学生往往会复习了后面就忘掉了前面,对知识点的理解仍会不清、对知识点的适用条件还会出现模糊认识.
例5.(2004年广东卷试题)一质量为 m的小球,以初速度 v0沿水平方向射出,恰好垂直地射到一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并立即反方向弹回.已知反弹速度的大小是入射速度大小的求在碰撞中斜面对小球的冲量大小.
这道题放在计算题的第2题,而且看上去也不是很难的题目,但是在高考和学生的训练测试反映出来的情况却是各种各样的,这都反映了学生对基本规律的掌握及应用混淆不清且运算能力又较差.
本题考查了有关平抛物体与斜面垂直碰撞中动量定理的应用,不少学生却把动量的定义式错写成P=mv2,在列动量定理方程时,把 I=Pt-P0写成 I=P0-Pt,P=mv2+mv1,I+P1=P2+ΔP;有的虽正确写出了 I=Pt-P0,但又忘记了选择正方向值代人运算而导致失分;有的学生不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正确计算出入射速度v=2v0而导致失分;有的学生把结果计算出来了,但又忘记了对负号进行解析,…….
这时,我们就可从课本中找出相应的知识、史实、实例来进行说明,使学生明确到小错误往往会导致大失分,一些平时不注意的细节性问题也会影响到高考的成败.如此做法,学生就会更加关注课本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表述、例题的解析格式,从而更好地回到对课本知识的复习.
在经过一、二轮总复习,特别是经过第二轮专题训练及一系列的模拟测试后,有的学生对有关的知识仍可能有分辨不清或者应用混淆的现象发生.这时我们应引导学生针对每一个不清楚的知识点再找出课本来看一看、想一想,每一个知识点的特点,每一种的应用有什么不同点等等.例如对于选修3-5中“原子和原子物理”、3-3中的“热学”的内容,由于概念较多、记忆性的知识较多,我们更要强调学生在考前复习中把课本内容看熟、理解透切.特别在广东的高考中,原子物理及史实部分的试题往往是要通过理解课本内容才能做好、得分.而对于选修 3-3、3-4的选做题部分起码要有10分,其作答关键是靠阅读课本、理解好基本知识点.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多赘述了.
笔者经过多年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总结,深感凡是重视课本复习的学生,他们对高考基础题的得分均普遍较好.而在实际的高考中,基础题往往会占到80%.特别是,对于我们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题的得分尤其重要.所以我们的观点是:在高考复习中要做到重视课本,回归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