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霄 陈义轩
(宜宾市农科院 644000)
在我国农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实现生产经营信息化。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加强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提供客观、及时、准确的信息分析研判,为政府宏观调控作决策参考。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育程度和整个产业对外开放深度决定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实践表明,无论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还是弥补市场失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都必须占有充分的信息资源,都必须依赖于客观、及时、准确的信息分析研判,否则市场运行就会出现偏差,市场调控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从近年农产品市场波动看,能否及时、准确、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能否高效捕捉和灵敏跟踪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否有预见性地对产业发展大趋势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已经成为衡量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决策层对农业信息分析专家关于形势的研判和所提的政策建议的日渐关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进程,出现了一批专业期刊。只是在实际工作中,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才刚刚起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一些值得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及制约,农业信息分析工作仍存在科研跟着项目走,啥项目能拿到经费就分析啥的现象。就这种频繁变化研究和关注领域的情况不仅给农业信息分析工作者带来了不少困扰,同时导致一批重大农业信息分析选题无人问津,而另一批选题则在同一层面上徘徊不前。
利益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深刻变化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这对农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必须努力实现新的提升,否则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分析工作质量和水平。产业基本数据不准容易引发农产品市场波动,从而损害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客观地讲,现在从事信息分析的专业和兼并的机构及人员也不少,但是哪些是偏重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哪些是偏重分品种信息跟踪分析的,那些是专攻长期性、战略性制度安排的,哪些是为政府部门提供适时决策咨询的,研究部门间还缺乏分工,定位还不够明确。一方面,政府部门在产业管理决策中缺乏信息分析支持;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及社会团体在研究中“自得其乐”,偏离产业管理主旋律。一方面,农业信息分析专业力量和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构建新型农业信息分析格局,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使之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局,始终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使我国农业信息分析能够站上一个新台阶特提出以下建议。
要在农业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进行有预见性的研判。要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分析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地位,把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力量及各方有识之士吸引到这一工作中来,培养一支素质高、视野宽、能力强的骨干队伍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任务。
鉴于全面、可靠、及时的信息内容是指导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应坚持研究课题的真实有效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调查内容,改进调查方法,力求农业数据更为详实、及时、客观,确保农业信息分析工作高质量、高成效。从而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组织生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价值参考。农业科研情报系统要发挥独特优势,在农业信息采集与整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真正成为农业信息分析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台和一支重要力量。
对不同课题的分析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找到各自适用的分析方法。切忌完全借助互联网,要善于、肯于、敢于向基层学习,向工作在一线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学习,积极找到好的分析方法,拿出国家决策层及其他用户信得过、用得上的信息分析成果。
积极探索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力量间相互融合、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集中各方力量、汇集各方智慧、体现各方关注的新型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格局。尤其是要在科学研判农业产业发展的旗帜下,打通管理与科研在信息分析方面相互屏蔽的现象,真正形成工作合力,为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