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芬
【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度的历程、共创的体验。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让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教学热点。教师如何通过随机调控,使学生跃出教科书中简单的框架,掌握学习方法,学活书本,扩充知识面,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这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就其表达的内容而言,语篇总是涉及各类学科、种种话题,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其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学生要学得好,首先要学得活,要学得活,就需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学生才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其中一节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的课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并真切感受到学生已经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
【案例描述】
这是一个深秋的早晨,我微笑着走进教室,改变常规的Free Talk,而是开门见山地问学生:Do you like going shopping?学生一起回答:“Yes.” T:Lets go shopping, OK? Ss:That sounds good.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了生活中的一个购物片段,之后进行talk,自然的引出How much is…? Its… How much are…? Theyre…等谈论价格的句型。在交流中,我很注意给学生一些能够有发挥余地的input,激发学生反馈更多不同的output。这时,使我想不到的是学生通过这种活动,他们的学习激情立时提高,气氛高涨,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在Free Talk 后,我发现学生精神状态不佳,于是临时改变了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法,就带领学生做些游戏:Flash cards 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复习学过的有关服装的单词,看哪一组的学生反应最快。I say and you do 让学生根据口令做动作,边说边做边玩,在活动中复习句型。这样轻轻松松的就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充分达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编“Go shopping”的课堂游戏,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编演好了游戏,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赋,他们把课文中的对话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将新知和旧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演得惟妙惟肖,他们不仅依托课本运用了课本中的语言结构,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游戏结束后,望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于是我随机又设计了一个课堂的小插曲,说自己有些累,感到口渴,想喝水的这一幕:当时,刚刚做完游戏,我表现出很热很渴的样子,说:I feel very hot and Im very thirsty.然后就拿着杯子喝了口水,问学生:Are you thirsty? 这句话一出口,许多学生很快给了我不同的回应,有的说:“Im thirsty, I want to buy some juice to drink.”,有的说:“Me too. Can I get a drink?”,有的甚至已经拿出自己的小水壶说:“Excuse me, can I drink my water?”接着我们讨论了想喝什么饮料?到那儿去买?派谁去买?怎么买?我通过设计一些肢体语言与口语相结合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双重记忆能力。毫不费力的就让学生听懂﹑学会了今天要学的单词和句型,并把相关课外句型自然的引入。这种形式调节了课堂的气氛,使课堂氛围高涨,无意之中让学生成了本堂课的主人。
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我创设了购物的模拟情景,通过学生们自编的生活情景短剧,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shop-assistant和customers让他们自己发掘go shopping时会碰到些什么问题。例如:区分商店的名称,不同的商店运用的语言不同,以及在小商店购物时,如何讨价还价等等。学生们想到的这些问题,有些与我事先考虑的不谋而合,而有些问题甚至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学生积极讨论,有的准备用对话的形式;有的准备用自演的形式;有的准备用集体表演的形式,花样还挺多。接下来的表演让我一阵阵的惊喜,也让我一次次震惊,我发现了许多原本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东西……
班里有个孩子竟然是个表演高手。开学半个多月,他从未发过言,上课小动作还不断,我曾搞过突然袭击,可他总是一言不发。今天,他破天荒地举了手,我有些怀疑地叫他试试,没想到他不仅讲得正确、流利,而且还不时地模仿顾客和店员的动作、神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动之余,我不由一阵汗颜。教师不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堂,应给每位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是表演的天才。
【案例分析与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摆脱了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让学生观看生活中的一个购物片段取代常规的Free Talk,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当教师发现学生精神状态不佳时,就临时改变了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做游戏,取得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效果,这种以退为进的教学方式的调整,不是对学生无原则的迁就和退让,而是为化解诸多不利课堂教学的主客观因素所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作为的改革。教师的随机调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一、精彩,在预设之外
没想到,我无意中设计的一堂课,却成了我与学生最快乐、最轻松也最满意的一堂课。原来,上好一堂课,教师就不应该随着教本亦步亦趋,学生也就不必随着教师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没有了这种束缚,就拥有了自由,师生就能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教师无所牵挂,心中只有学生,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随机调控,灵感叠出。学生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真正成了英语课堂的主体。同时,让我受到了启发,教师进课堂上好一节课,无疑对教师是个挑战,教师猜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可能”,必须有灵活的应对能力。
二、人文,在课堂中凸现
教师不以原来机械的教学结构安排,根据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当中,使学生在老师“指南针”的“领航”中学会在散发思维中学习,在娱乐演练中学习,在注意力有效集中学习,使教学具有娱乐性,层次性,系统性,连贯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意性和艺术性,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学生不想说,不会说到现在的学生“思如泉涌”,满堂彩,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了。
三、潜能,在自主学习中发挥
在本节课中,我随机调控让学生编“Go shopping”的课堂游戏和最后让学生模拟情景自编生活情景短剧的学习方式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以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巧妙设计各种方式来展示。他们精彩的表演避免了句型的简单机械的操练。那时的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的内部情感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内部驱动力得到充分的调动,他们是那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那么无拘无束地遨游于英语的海洋中。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英语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与感受。这节课中他们真正地因学习而快乐,为快乐而学习,无论是个性还是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各有不同,这已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实际研究所证实。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空前热情和聪明才智以及探究精神,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很难看到的。由此我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不但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对学生情感的尊重,更要有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交流、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创新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得以充分发挥。
【问题与讨论】
本节课中,尽管安排了很多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面较大,参与频次较高,但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仍有少部分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现不够充分,有时不知该如何做。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心智的奉献,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他将深深地留在教师的记忆里,值得教师细心回味和深刻反思,激励着教师不断探索教学的真谛。教无定法,如何上好我们的课,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
[2]《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