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雷
【摘要】青年教师是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他们有活力,有闯劲,富有时代气息。青年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地开拓教学新路,丰富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从教五年以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如何创新师生关系、如何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青年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
【关键词】青年教师 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此,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大胆突破传统,勇于实践。创新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真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跨文化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创新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青年教师大多刚从大学毕业或毕业不久,身上还或多或少的保留着一些学生气。他们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青年教师要发挥优势,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他们做朋友,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年轻人都熟悉和喜欢的话题入手,如:音乐、电影、明星、体育、电脑游戏等。同时,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渴望独立,摆脱家长和学校的束缚。因此,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些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生们对此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自然而然地和学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平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机会多和学生们接触,加深感情。如:打球、春游秋游、同台演出等。学生喜欢上了教师,自然就喜欢上了英语这门学科,从而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加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与此同时,青年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讨好学生,否则只会造成“非师非友”的窘境。因此,和学生的关系要达到和谐融洽、张弛有度。
2.创造个性十足的课堂感染力。教师的课堂感染力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力量。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青年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把活力和感染力带进课堂。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应该是一个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大方得体、亲切自然的教师形象。经过几年的观察与实践,笔者认为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学生不但不会反感,而且比较容易和老师配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并制定出自己前进的目标,产生前进的动力。教师的主战场是课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与教育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二、创新教学方法——“信其道,从其学。”
1.创新导入环节,激发兴趣。青年教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教师平时应该多留意各种资讯,充分备课。在导入新课时要尽力展示与所教内容相关的最新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这能十分有效地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一篇介绍瑞典青少年生活的文章时,课前搜索了大量的资料。上课前几分钟,用幻灯片展示了多张最流行的音乐、电影、娱乐活动的图片,并配以最新的英文流行歌曲。一方面,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也略知一二。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2.创新教学内容,开拓视野。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轻“泛”,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青年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较强,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教师还应适时增加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或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例如教 SWE Book5 Lesson 32 Weddings in foreign countries 时,教师可以补充中国式婚礼的有关内容,并让学生进行中外文化对比,课后可写出一篇作文。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跨文化意识注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3.创新总结环节,升华情感。一堂好课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好的结尾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传统的课一般以布置作业收尾,而创新型的课要结合所教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例如,笔者搜集了50个常用并且好记的英语谚语,装订成册发给学生,让学生每日诵读。教师在课堂的结尾可利用这些谚语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如笔者在讲授一篇冼星海传记的文章时,最后总结就引导学生用到了以下谚语:“No pains, no gains.”(一分耕耘,一分收获);“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进了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异同的认识。同时,学生们可以把合适的谚语用在作文中,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4.创新评价体系,保证常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目的,就必须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笔者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时代特征,把学生日常的英语学习命名为英语修炼攻关计划。这个灵感来自于学生喜爱看的卡通片《火影忍者》。在开学初,教师给每个学生设一个虚拟账户,基分为0分,级别为“平民”。每次听写100分的则在个人账户中加100分,每次单元考试达到预定目标的在个人账户上加300分,以此累积至1000分的从“平民”升级至“下忍”,累积至2000分的升级为“中忍”。以1000分为升级资本,依此类推,至“上忍”——“尊者”——“护法”——“长老”,最后达到最高级别“火影大人”。如果哪个学生的学习常规没有达到要求(如作业没完成、听写没订正、考试作弊等),则在个人账户上扣取适当的分数。学生升级到一定级别,教师送给他一份小礼物作为鼓励。全班同学都升级到一定级别,教师就会上一堂学生非常向往的“英美电影赏析课”。教室后面设有评比栏,取名为“英语修炼忍者村”,每个学生的升级状况一目了然。以此制度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项常规措施。学生们很感兴趣,都以升级作为动力,以封号作为荣誉,以扣分作为耻辱,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也使教师便于管理学生。
5.创新作业形式,增加情趣。初中生要做的练习或考试卷子非常多,学生难免会厌倦,甚至抵触。教师应该创新作业形式,在卷子上增加一些小创意,让枯燥乏味的试卷变成充满情趣的攻关宝典。笔者是一个武侠迷,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们聊金庸的武侠小说,因此,学生的英语试卷就会充满浓浓的武侠味道。每次发的练习卷上面都有一个标题,如“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等;“某某单元测试”变成了“华山论剑第几回”;班级变成了门派;姓名变成了绰号。学生们不再把完成某张枯燥的试卷当场是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功夫来练。学生们对电影也比较感兴趣,笔者就用电影海报作为复习资料的封面。有一次期末复习阶段,正赶上上映学生们都翘首以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于是,笔者在印制复习资料的时候,就用这部电影的海报作了一个封面,还在上面写了一句:“老师的期望:满班尽是好成绩”。学生们不再被动地完成试卷,而是积极主动地要求做完。偶像的最新歌曲也是作业的好素材。有一次作业,笔者让学生们翻译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这首歌当中的一段歌词:“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幸福总发芽,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有的查字典,有的借助网络,有的互相研究、对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练习了词汇、句型,也自学了一些新的单词。最后学生们交上来的英文版歌词可谓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充满情趣的作业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拉近了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和谐统一。
创新是新课标对每一个教师的要求,更是每一个青年教师要不断思考的课题。青年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初中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
2.陈耀英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的途径及方法》 ,中外教学研究(2007年第7期)
3.张晓歌,周文娟,朱玉清《浅谈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J];教育与职业; 2006年08期; 77-78
4.肖礼全 《英语教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