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剧《公孙子都》看精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2010-07-03 06:47:08吕建华
剧影月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公孙昆剧昆曲

■吕建华

说到底,一个作品是不是精品,是要靠作品自身的品质来证明的。

《公孙子都》九易其稿、四易其名、几经沉浮,其核心的问题,主要是纠葛在作品主题思想的定位上。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剧本首要的问题是“立主脑”。主旨确立得高低、深浅、雅俗,关乎一个作品的社会价值、思想品位和艺术涵盖力。所谓精品,首先是能否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震撼力,给人以久久的、难以忘怀的回味。昆剧《公孙子都》这个戏的题材,取材自《左传》中短短的一句话:“秋七月,郑伯假天子命伐许,……考叔鍪狐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后在《东周列国志》中情节有所扩展,并把子都之死归结于鬼魂附体的因果报应。这个故事后来进入了戏曲领域,在京剧的全本大戏中,最为精彩的还是《子都之死》一折,体现的还是因果报应的思想。浙江昆剧团从京剧的演出本入手,开始了探求作品思想内涵的曲折经历。从一开始的立足于对“妒忌思想”批判,到后来的对春秋“不义之战”批判和“反战主题”的提出,不少编导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大凡一个题材,要看清它所蕴含的本质,人们对它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的。这是符合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的。所以这种不成功,是有它不可磨灭的功绩的。到了2005年,文化部有关领导认为是到了要找一个适合的编剧来解决这个“立主脑”的问题了。此时,编剧张烈先生进入了剧组。写过昆剧《张协状元》等优秀剧本的他,终于不负众望,写出了全新的一稿《英雄罪》。他认为,“妒忌”是人类的天性,人人的内心都有这种情感,只是怎样来对待的问题。有的人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而有的是把这种情感向恶的方向转化,变成对别人的一种伤害。一个人最后是成为英雄还是成为罪人,只在于这他对这种内心情感的“一念之间”。剧本的“主脑”走到了这一步,已经从一般的、表面的认识,渐渐接近了事物的本质,接近了人性的深处。从这一定位开始,主要人物也与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公孙子都这个人物的面目也渐渐清晰,他不再是一个别人先入为主强加给他的一个善于“妒忌”的小人,他被立为副帅,本身是一个帅才,一个战将,一个英雄。只是在不了解真情的情况下,再加上本身思想心理素质上问题,让妒忌转化为一种恶的冲动,向主帅考叔射出了一支让自己终身悔恨的一箭。这样的思想定位和人物定位,是非常合理的。如果公孙子都本来就是个“小人”,他就不可能那样深地悔恨自己,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戏的发展。而正因为把他处理是英雄,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作品才产生了浓重的悲剧感,艺术才能借助着这种悲剧感,上升到更高的思想境界。一支箭,使主帅考叔丧命,也毁了深爱着公孙子都的妻子——考叔之妹颖姝,更是害了自己。当他听到考叔说到“不想你年少气盛,误解了俺一片好意,反射出了将你自己推下深渊的一箭哪!大错呀大错,你纵疑争功,也不该暗箭伤人哪!”公孙子都悔恨之极:“原来你们兄妹二人如此侠肝义胆,对子都一片真情,是我曲解了你们的好意。纵疑争功,也不该暗箭伤人。似子都这样狭隘心肠,任性妄为,欺世盗名,有何脸面苟活人前。只有以死谢罪兄长,谢罪颖姝,谢罪天下。”至此,该剧主旨便跃然而出:“人哪!一念之贞成了英雄,一念之差成了罪人。从来是一念之贞难,而一念之差易呀……”这简单质朴的哲理,如警世之钟,久久地震撼着每人个观众的心灵,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艺术的精品光有精辟的思想内涵是不够的,只有当它与精湛的艺术性完美地结合才能成功。《公孙子都》由于在选材时就有了准确的定位,确立了以武生为主的戏路,林为林的“江南一条腿”才有了伸展的广阔天地。这十年间,为了演好公孙子都,他曾两次骨折又重新登台,曾传为奇迹。他把“公孙子都”这个艺术形象所蕴含的一切矛盾复杂的内心冲突,以心灵外化的方式,全化作武生独有的、美妙绝伦的舞台身段与技艺。看了他的戏,使人真正感受到了昆剧艺术独特的魅力。中国昆剧研究会会长周育德先生不由得感叹道:“戏谚云:‘戏无理不服人,戏无情不感人’,还有一条是‘戏无技不惊人’。若无惊人的技艺,绝对成不了杰出的武生演员,绝对演不了武戏。昆剧《公孙子都》的妙处是子都的一切矛盾复杂的内心冲突都化作了特有的、绝妙的、富有感染力的身段动作。林为林惊心动魄的功夫赢得了技惊四座的剧场效果,使内行和外行的观众得到了审美的极大满足。什么叫精品?这才叫精品。戏曲观众进剧场所要的是什么?是角儿,是功夫,是与众不同的技巧。谁称得起是‘角儿’?林为林。谁有这功夫?林为林。好一个林为林!好一个《公孙子都》!”

除了主角的精湛表演,《公孙子都》在戏的各个环节做到了精致地整体呈现。著名导演石玉昆对全剧的把握如行云流水,节奏稳健,一气呵成。这个戏的配角都十分到位,国家一级演员程伟兵扮演的祭足唱做俱佳;徐延芬扮演的颖姝,扮相俊美,楚楚动人;胡立楠扮演的庄公形神兼备;朱玉峰扮演的颖考叔,虽然着墨不多,但由于赋予了这个人物新的诠释,人物形象十分光彩照人。他不再是旧版本中向公孙子都来索命的冤鬼,而是以宽容大度的气魄,原谅了子都的一箭之仇,并为了妹妹一生的幸福,对公孙子都进行了诚挚的规劝。这一笔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使戏的思想内涵更为丰满。这个戏虽然不是昆曲的传统老戏,而是新编的历史剧,但在昆曲传统技艺的运用上,每一件服装的设计、每一个道具的运用,都严格、充分地遵循了传统昆曲的艺术规律,使戏“出新而不出格”,让观众领略到了原汁原味的昆曲艺术魅力。在昆曲艺术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获得全世界公认的今天,古典优美的昆曲艺术如何传承与弘扬?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公孙子都》这种“经不离宗”、“变不越矩”,创新中又能完整地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公孙昆剧昆曲
昆曲
幼儿100(2024年13期)2024-04-24 08:37:00
罗周昆剧创作论
戏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5:08
公孙仪嗜鱼
丞相的爱好
文史博览(2020年12期)2020-02-28 07:14:02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戏曲研究(2020年3期)2020-02-06 08:57:02
公孙枝: 五张羊皮的大买卖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中华戏曲(2018年1期)2018-08-27 10:04:10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2
补园和昆曲
苏州杂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8
论张弘的新编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