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坚
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眉一皱、头一点、手一扬,学生就能心领神会,若有所悟。其成功奥秘,就在于合理地使用了非言语因素。
非言语因素是指那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识信号系统。一个教师如能掌握并善于使用非言语因素,则可以把更多的信息输送给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通过大量的测验,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言语因素只占学生获得信息总效果的45%;而非言语因素则占信息总效果的55%。由此可见,非言语因素在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非言语因素有很多,在此,笔者就其中的衣着、板书、面部表情、目光和情绪等因素谈谈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衣着。衣着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不直接传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但它却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为人师表,其衣着对模仿性极强的小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示范性。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他们普遍认为“名士大都不拘小节,秀才只怕肚里没货”,衣着这样的小事何足挂齿。其实不然,课堂上,教师的衣着不检点,如衣领皱折、口袋布外露、奇装异服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对教学效果产生负效应。因此,教师的衣着应在整洁的基础上体现庄重、大方,符合自我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和职业特色,给学生一种纯朴之美。教师应时刻以整洁、美观大方的衣着出现在学生面前,于朴素大方中显高雅,于整洁端庄中露内涵,给学生树立美的典范。
板书。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入了课堂,但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手段,对教师讲述的知识起着提纲挈领、加深理解、帮助消化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师示范不到位的话,学生们很可能也学不到位。小学生正处于识字、认字阶段,教师的板书更应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经验丰富的教师对课堂板书是十分重视的,在备课时就对每一节课要板书的文字、符號、图表、颜色以及位置都进行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反之,一个教师对板书毫无讲究,随心所欲书写,这将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面部表情。脸是心灵的镜子,是情绪的寒暑表,最能反映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纵观整个课堂,其面部表情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于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的老师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迅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学生也会以微笑回报教师,形成一种很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反之i如果教师表情严肃,甚至怒气冲冲地走进课堂,学生必然会提心吊胆,课堂气氛就会变得异常沉闷,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信号。“以目传神”这一词语很好地表明了目光的特殊交际功能。对教师来说,这种功能更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注意力是过多地指向内容,较少地注意听讲者的反应;而听讲者却不同,他们不仅注意说话者所讲的内容,而且会通过自己的神态变化反映出领会、疑惑、赞同、不满意、厌倦等各种心理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目光,还要从学生的目光和神态变化中探索出学生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充分发挥目光的传递在教学中交流信息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教师在讲课之前用和蔼、信任的目光注视全体学生,可以很好地安定学生的情绪,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当学生因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用赞许的目光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学生必然会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发现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用严肃而期待的目光提醒他们,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能在不打断课堂教学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情绪。情绪是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为而出现的。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会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它会驱使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克服困难;消极的情绪会成为人们活动的阻力,会混乱人们的思维活动,削弱人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消除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消极情绪,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用满腔热情感染学生,使其相应产生积极的情绪,聚精会神地听课,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和回答问胚,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反之,教师的情绪低落,学生会受到感染而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非言语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充分意识到它们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其优势,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