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 楠 特约记者 谢有志
▲朱清敏检查疫情网络系统运行情况。
2009年12月17日,农业部评估验收专家组宣布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正式建成,从而海南成为全国首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下简称无疫区)。海南无疫区的建成是海南农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是海南生态文明、生态示范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兽医史上和国际动物卫生工作事务中的新突破。那么,海南为何能率先建成无疫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带着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朱清敏。
当记者问及海南无疫区建设取得的成绩时,朱清敏很欣慰地说:海南于1999年启动无疫区建设以来,连续10年保持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实现生猪从调进到调出的历史性转变,畜牧业发展步入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轨道,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0年增加近3倍,从而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经过10年的建设,各方面都取得阶段性成果,亮点颇多。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亮点一:创新建设了“六大防控体系,四大机制建设”。所谓的六大防控体系,即兽医工作体系、动物防疫体系支撑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和无疫区法规体系。所谓的四大机制,即强制免疫“五保”机制、免疫抗体效果考核制度、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申报检疫和产地查询制度。
亮点二:重大动物疫情连续l0年零发生。无疫区建设以来,海南没有发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畜禽死亡率逐年下降,畜牧业经济整体利益大大提高,为保护海南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应有贡献。
亮点三:实现生猪从调入向调出的历史性转变。1999年以前,海南肉食、畜禽种苗都不能自给,每年需要从省外调进百万头肉猪供给海南市场,还有为数不少的畜禽种苗。之后,通过建设无疫区,2004年海南猪肉实现了自给,2005年我省生猪在满足本省供应外,开始大批量向岛外调出,到2008年全省出口出岛生猪120万头、文昌鸡2800万只。
亮点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不断提升。畜牧业生产从过去以农户散养为主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生产方式转变。目前,全省千头以上养猪场有630家。其中,万头以上的有l04家,全省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70%。罗牛山、温氏等龙头企业在海南迅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村和专业户层出不穷,有力地推动了海南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亮点五:畜牧业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我省积极推行畜牧业健康养殖,把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畜牧业发展与农村沼气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规模养殖小区和沼气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沼气—养殖场(小区)—无公害基地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有机体。畜牧业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治理了农村的“脏、乱、差”,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经济、文明生态村和农民增收节支作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9月,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评比中,海南位居全国三甲。
“海南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四面环海,气候适宜,生态资源丰富,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具有全国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潜力。”朱清敏如是说。为加快无疫区建设,中央、农业部、省委省政府给了我们巨大的关心和支持,为无疫区增投入、给编制、建队伍。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先后视察了海南无疫区建设,使海南人民受到极大鼓舞,增强了海南对无疫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农业部高度重视海南无疫区建设,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农业部领导多次莅临海南视察、检查和指导。省委省政府领导时刻心系着海南无疫区建设情况。
国家的重视和领导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也很重要。那么,海南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成为我国无疫区建设的典范?面对这些疑惑,朱清敏给出了答案。他说,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建立责任制。在无疫区建设中,各级政府负总责。为了明确无疫区建设中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责任,2001年农业部与省政府签定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协议书》,同年,省农业厅与市县政府也相应以协议书的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在当前无疫区评估迎检工作中,于2009年8月,省农业厅再次与各市县政府签订了《海南省迎接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验收责任书》。同时,省农业厅作为省级职能部门与市县兽医主管部门,市县兽医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乡镇畜牧兽医站也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把无疫区建设的各方任务和目标细化到每个部门,落实到每个责任人。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在无疫区建设中,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1999—2008年,海南无疫区先后投入资金1.50亿元。为巩固和提升海南无疫区品牌提供了资金保障,自2006年以后,省政府还另外追加投入,不断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基础建设,先后从省长备用金、财政预算外资金、新增中央投资资金中安排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购买动物疫苗、实验室仪器设备、基层动物防疫、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朱清敏主持召开无疫区评估迎检会议。
三是精心部署。省政府成立了海南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领导小组。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指挥长和组长,成员由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各市县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根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推进海南无疫区建设。
四是实施强制免疫和监测。在全省范围内,我省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力争做到免疫密度达l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为了推动全省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省农业厅通过“春秋两防”集中防控的形式,带动全省常年强制免疫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是加强对外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管,防止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省农业厅一方面制定了引入省外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若干规定,不但使此项工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而且更有利于检疫检测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公开招录了一批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初步把这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朝着“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方向迈进。
六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2008年以来,厅里安排专项经费近500万元,专用于购置配备应急物资和设施设备。从省疫控中心到区域分中心和市县疫控中心都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了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同时,为了增强各级应急防控队伍的应战能力,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每年组织一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模拟疫情发生与报告、疫区封锁与解除、病料采集与送检、动物隔离与检疫、易感动物的扑杀与紧急免疫、场地消毒与净化、病害动物与被染疫物的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开展应急演练,各市县也根据当地防控的需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
七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随着海南无疫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省一方面加强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全省基本建立起机构明确、职能清晰、反应迅速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工作机制和制度创新,先后出台了十五个规范性文件,就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流通监管等重点工作做出了切合实际的规定,为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八是加强联防联控。我省十分注重与毗邻地区及部门的联防联控。首先,与输入本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l3个省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河南、贵州等)建立了联合防控合作关系;其次,在重点引入产地派驻联防联络员;第三,积极参与粤桂琼湘四省(区)18市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第四,积极参与中南十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监管。
九是开展培训与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强化兽医队伍人员的业务培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项产业拉动一方经济。海南也不例外。朱清敏介绍说,无疫区建设给海南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海南无疫区的资源优势已逐步向畜牧业产业化优势转变,形成海南品牌效益,浸透到畜牧业经济各个领域,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地显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海南无疫区已成为推动海南畜产品出口出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响亮品牌。
据统计,2008年全省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重达21%以上,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870元,比上年增长15%,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总收入34%,畜牧业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来源,成为海南新农村建设的亮丽产业。
当记者问及无疫区对海南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作用有多大时,朱清敏说,无疫区不仅直接提升了海南旅游业竞争力,还通过加快畜牧业绿色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在海南,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饲料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产业。数据显示,目前,全省饲料企业60多家,年产饲料150万吨,年产值近4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3万多人就业。一些国内外知名饲料企业也纷纷在海南投资建厂,这就是无疫区的品牌效应。饲料业将与畜牧业一样,即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畜牧业是龙头行业,带动能力非常强,除饲料业外,还能够带动沼气业、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等。这些都是绿色产业,并且多数是劳动密集型,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帮助农民实现就业。但目前四个产业发展还不充分,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刚刚起步,未来潜力非常大。
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海南绿色崛起,绿色产业是海南大力发展的方向。海南无疫区通过国家验收,品牌效应将不断放大,畜牧业将进入加快发展时期。
目前,我们正在做系统性规划,不仅要把海南建成全国重要畜产品出口基地,还要使畜牧业成为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绿色龙头产业。
“海南无疫区建设虽然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但未来的工作依然艰巨而繁重。”朱清敏郑重地说,在疫病防控方面,我们将以此次评估验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兽医工作体系、防疫体系、防疫监督体系、疫情监测体系和防疫屏障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继续按照“证明无疫靠监测,维持无疫靠监管,恢复无疫靠应急”的管理思路,加强无疫区建设和管理,加快海南从免疫无疫区向非免疫无疫区的过渡进程,最终向世界卫生组织(OIE)认可迈进。
同时,我们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加快无疫区成果转化,用好“无疫区”金字招牌,扩大海南畜禽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为促进海南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继续深化无疫区建设,全力争取海南无疫区早日获得OIE认可,真正使海南无疫区成为国际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