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走教——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走教教师陈明

2010-06-19 09:51:28李长明王伟杨贤书
湖北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店镇陈明茯苓

◎/本刊记者 李长明 特约通讯员 王伟 杨贤书

陈明领着学生扭秧歌

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出发,车子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颠簸了大约半个小时,记者终于在茯苓小学见到了被习家店教育发展协作区工作组组长朱文军称为“镇宝”的教师陈明——她正领着一群学生在操场上扭秧歌。等下了课,略带羞涩的她一口气喝完一大杯水后,开始接受记者的采访。她一直用沙哑的声音谦虚地表达着一个观点——“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喜欢音乐,喜欢走教,乡间的走教生涯提升了我从事音乐教育的幸福感。”

选择走教,源自强烈的震撼

陈明是习家店镇唯一的音乐教师,2009年秋季以前,她一直在初中教音乐。热爱音乐的她很想在初中音乐教研上有所成就,正因为她是全镇教育系统中的“唯一”,愿望因“唯一”而变化,舞台因“唯一”而变大。

2009年秋季,丹江口市被列为湖北省首批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的试点县市之一,习家店镇作为丹江口市的北大门,融山区、库区、林区于一体,学校点多、线长、面广,办学条件及师资配备极不均衡。习家店教育发展协作区采取“协作交流、以校带点、联校排课、学科走教、布局调整”等五种运行模式,着力开全开齐课程,让教育发展协作区所有学校的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陈明能歌善舞,成为习家店镇首批33名走教教师之一。听说陈明要去走教,镇上六所学校的校长先后找到朱文军,纷纷要求把陈明安排到他们学校。校长们求贤若渴,朱文军只好让陈明自己选择。结果,陈明的选择令很多校长惊讶,她选择了离镇12公里的左绞小学和8公里的茯苓小学走教。陈明同时又被委派到镇中心幼儿园任副园长,从事一个幼儿班的教学工作。

很多人认为陈明是自讨苦吃。之所以选择最偏远的学校走教,源自陈明曾经送教到茯苓小学时受到的强烈震撼。2009年5月,陈明参加镇组织的优质课送教到村小活动,她送教了一节音乐课到茯苓小学。来到茯苓小学后,她发现学校的教学条件比她想象的还要简陋:没有音乐器材,甚至连录音机都没有。走进五年级教室,陈明让学生同唱一首歌,可学生们齐声回答:“老师,我们不会唱歌。”五年级的学生怎么连一首歌曲都不会唱呢?学生迷惑的眼神令陈明的心隐隐作痛。

那堂课,陈明没有按照所备的教案讲课,而是教学生唱《国歌》。由于学生没有一点音乐基础,教起来很困难,她就一句句地教,学生一句句地学,孩子们那渴求走进艺术殿堂的眼神,深深地震撼着陈明。不知不觉下课时间到了,但陈明和孩子们仍然忘情地唱着……

“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课呢?”“老师,你再教我们一首歌吧”……课后,学生们围着陈明恳求着。面对学生们期盼的目光,陈明感觉责任重大。音乐就像微笑一样,城镇的孩子需要微笑,山村的孩子更需要微笑。

爱上走教,源自厚重的责任

“责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不管是谁面对村小这种音乐现状都会有一种厚重的责任感。”陈明说,可担当责任,就意味着要奉献、要牺牲、要坚守。

在别人看来,陈明参加走教把舒适的小日子走乱了套。她老公的单位离家很远,每天早出晚归;孩子只有五岁,在镇幼儿园入托,无人接送;自己不会骑摩托车,走教无人接送。可在陈明看来,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

星期四是陈明走教的日子,其余时间她在镇幼儿园上班。每到星期三,陈明就莫名地紧张起来,从幼儿园下班一到家,陈明就迅速拿出教材备课,准备教具,家里的录音机、MP3都成了她的教具。为了增强走教效果,她用毛笔把歌曲抄在白纸上,上课时直接把白纸贴在黑板上,节省了抄歌词的时间。

陈明的时间观念是你怠慢一分钟,就必须用10分钟来弥补。陈明总是早上六点起床,把孩子从被窝里拽起来,直接送到外婆家。匆匆吃过早饭,七点以前准时从家里出发跑步奔向支教学校,遇到客车了就坐。上午在左绞小学上完三节课,匆匆吃午饭后再搭乘过路班车到茯苓小学。下午在茯苓小学上完三节课后,她一天的走教才算结束。

乡村的过路客车很不准时,这对陈明走教来说是另一种考验。陈明开始走教的时候总是规矩地站在路边等待,有时候苦等半个小时也不见车来。后来,她觉得这样等车耽误时间,便一边往学校走一边等车。

陈明的走教雨雪无阻。一个大雪飞舞的星期四,她边往学校走边等车,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发现车来。她一边责怪自己早上起来晚了,一边加快步伐,后来,迎着风雪走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到左绞小学。教师们看到她成了“雪人”,感到她今天能来很意外。原来雪下得太大了,客车已停运。学生们听说陈明来了,纷纷跑到办公室外张望,一看真是她来了,兴奋地在校园里喊着,“音乐老师来了,我们又可以唱歌了。”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陈明眼睛湿润了,她为有这么一群信任她的孩子而感动。

“走教不仅是考验,更磨练了我积极向上的意志,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爱这群可爱的孩子,他们让我尽情地享受到当教师的尊严,让我的个性不断张扬。”陈明动情地说。

享受走教,源自巨大的信任

听陈明说话,是一种享受,不仅仅是她的故事很美,而且她举手投足间有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源自领导、学生、村民对她的信任。

让歌声唱响校园是陈明最大的愿望。她教学生学唱歌曲,同时,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教学生认识音乐符号,学习简单的乐谱,并学会打拍子。

2009年12月,在陈明的倡导下茯苓小学和左绞小学联合举办了首届文艺联欢晚会,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当看到那一串串熟悉而陌生的名字时,很多老师都担忧,他们能行吗?表演的时候,老师们看到学生们的表现时都惊呆了。前三个月还是害羞胆小的乡下孩子,如今却成了精神饱满、声音宏亮、表现自然的小歌手。校园里传来了久违的歌声,村民闻讯而来,站在操场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诧异——“原来我们的孩子也会唱歌,并且唱得很好听!”表演结束后,学生们一个个意犹未尽,兴奋地围着陈明问,“老师,我今天表演得好不好?”“老师,下一次演出是什么时候?”

陈明付出着,也收获着。文艺联欢晚会结束后,一个常常爱跟陈明讲她妈妈打工故事的小女孩跑过来对她说:“老师,女孩子也能当教师啊!我长大了能当音乐教师吗?”陈明听后,搂着孩子,温柔地对她说:“孩子,我相信你,你一定行。”原来,自1999年到现在,左绞小学一直没有女教师,孩子们都认为女教师上讲台是件稀奇事。

信任是一种放心的托付。陈明说:“我最大的幸福不是教会了学生几首歌,而是学生们因为音乐课而变得更加自信了。”学生上课时敢抬头看她了,课间喜欢围着她玩,她走的时候学生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

采访结束后,陈明提着录音机,背着旅行包,在学生的簇拥下走出学校,走上乡村小路。她哼着小调,跳跃在走教路上,劳累了一天的她,此时一定是乡村最幸福、最美丽的女教师。

猜你喜欢
店镇陈明茯苓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果林修剪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以平谷区刘家店镇“生态桥”治理工程为例
健脾安神话茯苓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8:04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北京平谷举行“甜桃王”擂台赛
友谊的小船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17
小平找牛
时代报告(2017年10期)2018-01-02 15:50:29
友谊的小船
大姚县 赵家店镇杨梅产业生机勃发
云南农业(2014年8期)2014-08-15 00: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