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磊
从最近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正在失去动力,不能排除物价水平跟随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回落的可能性。即使在美国数量型宽松货币政策之下。通胀预期迟迟未形成,有人将其喻为“在大洪水中的诺亚方舟上拉响了火警”。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形势如此微妙。
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9万亿的信贷投放,巨量的货币量增长使市场对通货膨胀的担心随之而生。进入2010年以来,通货膨胀的预期正逐渐成为现实,经济呈现过热现象,政府也下定决心出台严厉的政策打压过度高涨的房地产市场,挤掉资产泡沫后使之回到合理的水平。
根据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经常是并且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一场严重的通货膨胀似乎迫在眉睫。然而从最近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正在失去动力,不能排除物价水平跟随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回落的可能性。即使在美国数量型宽松货币政策之下,通胀预期迟迟未形成,有人将其喻为“在大洪水中的诺亚方舟上拉响了火警”。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形势如此微妙。复杂的通胀形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很快,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很快,加上中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构成中食品权重较高,同时资源和能源矛盾比较突出,所以物价总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偏高并且波动较大。从通胀类型来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在历史上都曾出现过。
2003年之前的通胀类型是成本推动型。1998年中后期,世界经济迅速回升,2000年达到高点,驱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到国内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在2000年中后期受到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的影响,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相继陷入衰退,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PPI先于CPI在2001年4月就出现同比负增长,中国经济重新跌回到通货紧缩。时至2003年,世界经济好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国内PPI指数又先于CPl指数同比增长转正,经济全面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反映出中国外向型经济和强烈的输入型通胀的特征,也符合1997-2001年中国通货紧缩时期内需严重不足的情况。
由于外向型经济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中国的PPI通胀由国际定价,因此独立于中国的货币供应以及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1994年汇率改革之后,通过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机制,中国把出口价格水平进而PPI通胀锁定在美国的PPI通胀进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上。仅仅在2005年至2008年人民币升值21%期间,PPI与CRB(美国商品调查局依据世界市场上22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指数趋势有所偏离,2008年底人民币开始重新盯住美元之后,二者走势又高度一致。
2003年之后的通胀显现出需求拉动的特点。在统计关系上,CPI指数领先于PPI大约3个月。CPI和PPI变动分别主要地反映了最终消费市场需求和工业原材料成本方面的情况,即表明2003年以来影响以CPI来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中,需求因素相对于成本因素较为突出。供给不足或短缺造成成本的变动不再是消费者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国内需求的高涨和下跌成为促使消费者价格变动的主导因素。
由于国内需求上升,生产中的存量资本、劳动力或原材料会出现短缺,从而形成生产投入品价格的上升,推动通货膨胀的发展。例如2004年前后的通货膨胀就出现存量资本短缺,表现为经济的供应瓶颈(例如煤电油运的紧张)、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的大幅度上升。而2006-2008年的通货膨胀中,则主要表现为外汇占款的急剧增加和居民流动性偏好的松动,伴随猪肉、粮食供应短缺、国内工资水平大幅度上涨并且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供给不足现象。
中国的物价如何决定
从直觉上看,如果货币供给的持续扩大造成了物价的上涨,那么这个货币供给的层次一般指的是广义货币即M2。但是,中国M2与CPI之间的关系并不太稳定,原因在于代表全社会流动性的M2其相当大成分是居民储蓄存款,而后者与股市和资产价格的波动表现出了较大的相关性。一般认为,M1经由不同机制传导到CPI的表现上。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MI已由2009年11月的36,6%最高增速見顶回落,所以预计CPI也将于6、7月份达到稍高于3,0%的水平后回落。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的PPI由人民币汇率制度决定,如果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或平稳升值,PPI指数将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保持一致。而CPI主要由国内的货币政策或货币供给决定,居民的流动性偏好等短期因素会影响CPI的波动。以居民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占居民储蓄存款总余额表示居民流动性偏好,以反映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中国的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相互参照以达成通胀、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四个政策目标。目前看来,PPI和CPI的渐次回落反映当前经济复苏形势不容乐观,价格水平回落显示总需求不足,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国仍处在接近通货紧缩的边缘,表明各国的大规模刺激政策无法继续带动世界的总需求。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不会形成通胀
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有一些价格因素不直接进入CPI或PPI统计,但它们的变动会引起CPI或PPI的同方向变动,劳动工资和汇率就属于此类价格因素。劳动工资水平变动一方面引起消费需求变动,从而对消费市场的价格水平带来影响,即引起CPI变动;另一方面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动,促使生产者调整产品价格,即引起PPI变动。而汇率变动也会通过进口消费品和进口中间产品,影响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
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劳动力工资超越劳动生产效率的进步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可能是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来源,即所谓“工资一价格”螺旋上升的恶性循环。价格由经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工资水平决定,名义工资则是根据通货膨胀预期设定,工资成本上升推动成本和价格上涨,价格连续上升又导致通货膨胀预期,进而推动名义工资进一步上涨。虽然中国接近完成由劳动力过剩到资本过剩的过程,但在制度上,中国并不存在垄断因素所导致的工资和价格高于生产率水平的可能性。正好相反,多省集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正反映了工资上涨是有序,一次性的,并非通货膨胀的物价持续上涨,也不会形成通涨的预期。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但多地上一次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大多在两年前即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在经历了去年以来的促增长之后,此次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力度显得颇大。就经验研究而言,中国名义单位劳动成本与通货膨胀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货膨胀是引起工资政策调整,从而导致工资上涨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从汇率来看。针对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升值的研究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一年之后对进口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消费者价格确有显著抑制作用。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缓减通货膨胀压力的途径之一。
如果将2008年底以来中国的货币适度宽松的政策看作是货币学派的实验,目前的结论对货币学派是毁誉参半,一方面通货膨胀可能如期而至,另一方面,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猛烈。这也表明缺乏对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传导机制和溢出效应的理解,简单地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就会造成通胀,或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一定引发通胀是不可取的。
小贴士
O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8%时。认为已经存在通货膨胀。当CPI>5%时,表示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M1和M2:货币供应量的两个层次,M1=MO+活期存款;M2=MI+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M1为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反映了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不仅反映现实购买力还反映潜在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