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卓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社会阶层不断调整和分化。多样化的分配制度使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商品房制度的实施和深化,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化,居住分异逐渐显现,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居住分异现象能正确体现土地价值,满足社会各阶层生活水平与居住质量的需求,但是其极化发展会加剧社会的阶层分化。同时我国居住发展过程中在规模层次、组织管理和规划设计等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
作为一种相对于“同质聚居模式”的聚居形式——混合居住模式,就是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群体,以自己的实际购买力为前提,共同居住在不同价位梯度的居住型房地产产品的混合功能区内,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生活生存的一种居住模式。其本质是社会和谐、社会和经济平衡发展在居住上的体现。各阶层混合居住是混合居住模式的最大特点,由于其居民的多样化造成居住行为模式的多样化,从而影响了居住空间模式;同时,适宜的居住空间模式则可以满足混合居住社区各阶层居民的居住行为,并促进他们相互融合。
1)结合大运量公共交通规划,建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与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同步考虑,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相衔接,以用地控制和大容量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来引导产业和人口的空间布局。以大运量公共交通引导新中心建设,通过大运量的、廉价的公共交通保证与新中心的便捷联系。2)混合布局城市用地。根据各组团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一些混合用地,使科、贸、工、教相互毗邻渗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同职业背景的居民相互对话的可能。3)住宅建设与产业结构相结合。产业与居住的空间区位及关系是影响混合居住住区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总体规划阶段应合理协调产业结构与居住空间的关系。4)住区区位的选择。项目的区位应尽可能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地段,以增加其吸引力,这是项目市场运作的重要先决条件[3]。
2.2.1 组团分布结构
混合居住模式的物质空间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给各收入阶层提供混合居住的空间,在满足公平原则的基础上,满足各阶层的需求。应注重发挥中等收入阶层的缓冲和调和作用,减少相邻异质组团的差异。这种布局形式是降低冲突发生的概率,提高项目对高等收入阶层的吸引力,促进住区形成和谐氛围的重要因素。
2.2.2 道路系统布局
1)局部人车分流:混合居住住区内部异质单元彼此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单元内部均质性较强,因此只需通过对商品房组团人、车入口的合理设置便可以分流社区内大部分的人车交通线路,减少冲突点,并能减少完全人车分流所带来的成本。2)有针对性的静态交通:静态交通主要是指停车场和停车库的组织。混合居住住区由于各收入阶层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不同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布置形式。在高收入阶层单元中,由于私家小汽车拥有量比较大,所以应以私人停车库为主,配以地面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库。中等收入阶层则突出地下停车库的作用。考虑到低收入阶层仍以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应提供有专人管理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同时针对低收入阶层还会有存放劳动工具的需求,应充分利用地下或半地下空间,存放大件的劳动工具、物品等。
2.2.3 多样性的公共沟通空间的塑造
混合居住社区的公共空间的塑造可以分解为居住单元开放空间和社区中心两个层次组成部分:居住单元开放空间是满足功能需求、审美需求的半私密的个性空间。其多样性则表现为针对不同阶层的需求特点个性空间的空间组织形式。在空间塑造过程中,应分别形成户内、宅前与院落空间的多样化表达,在创造灵动的私密与半私密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住宅单元的可识别性。同时,在居住单元之间通过对异质空间合理的处理可以形成场所特性的复合。社区中心公共空间设计应尽力体现多样性和功能的完整性,赋予其必要的场所精神。从群体融合的环境心理学角度精心雕琢社区的重要节点空间,充分挖掘原生地域空间环境布局中的优秀元素,使混合居住社区公共交往场所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兼容性,体现多样性赋予的魅力。
2.2.4 建筑布局
对于高收入阶层居住单元,建筑布局主要是低层低密度的布局形式。对于低层低密度的高收入阶层单元,在严格控制容积率下限的同时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保证土地的有效利用。
对于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单元,主要以多层和高层为主。建筑布局可以从平面组合和立面组合共同考虑,平面组合要重视其多样性,即从空间形状的变化、布置形式的变化、住宅平面外形的变化,比如平面的平行交错布置(见图1a)),钝角相交式围合布置形式(见图1b)),点群式的布置形式(见图 1c))。
2.2.5 公共服务设施
1)会所。混合居住区会所的设计可概括为以下方面:a.以贫民化为主要特色,以其门槛低、功能适用性强、参与性强等特点吸引不同阶层居民共同使用;b.物业或社区委员会应利用会所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引导居民利用会所资源,创建和谐的社区氛围。2)商业服务设施。a.将住区商业设施与文体、金融邮电、行政管理及其他功能复合设置,营造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环境,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公共交流空间,吸引各收入阶层的使用;b.在居住单元层面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便民的商业设施,作为社区中心大型综合商业的补充;c.在社区中心和居住单元两个层次的商业设施中,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福利性的政策或者就业岗位,为低收入阶层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提供机会。3)公共环境设施。居住区的公共环境设施可以分为:儿童游戏场所、户外运动场和休憩设施等,其设计过程中除保证安全、人性化等内容,还要遵循公平原则,在混合居住社区内平均布置公共环境设施,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利益。4)停车设施。停车设施按其服务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机动车停车设施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两类。根据混合居住社区中各居住单元的收入情况,在高收入阶层居住单元中应建立地下车库、私人车库和地面停车的立体的停车系统;与之相对应低收入阶层非机动车拥有率比较大,所以应有针对性地设置必要的停车棚。
1)功能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小户型住宅应做到动静分明、洁污分区、公私明确,避免使用过程中的互相干扰,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
2)有效利用面积与空间。a.在墙体设计上,减少户内固定墙体,以轻质、高强、隔音的新型材料来分隔不同的功能空间;b.尽量减少户内村交通面积,充分利用交通空间的效益化和可兼容性;c.模糊功能空间,对某些功能空间进行合理的合并和整合,不做明确的墙体限定;d.改变传统的阳台设计,丰富阳台功能,布置阳光室或读书室;e.充分发挥包括设备角落、工作台上、下部空间、走廊上部空间等角落空间的可以利用性。
3)强化细部设计。a.把握和控制适宜的尺寸,提高空间效益、减少面积损耗;b.合理组织管线入户和室内管线的布局,满足住户对住宅多功能的需求。
1)以满足低收入生活特点和家庭基本需求为根本目标:在年龄结构上对于老年人、残障或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人在设计上应考虑相应的养老、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在经济来源方式上,不同的情况对应着不同的户型和户内空间需求。满足基本的居住生活需求应是廉租房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2)户内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实用性、科学性:a.在空间设计上适应并利用气候差异,北方的北向阳台可以用作存放物品的空间,南方的北向阳台则可设计成休息和纳凉的空间;b.对于高密度的廉租房更应注重其采光和通风等卫生需求,设计上可以通过局部放大廊道空间、设计通风天井等方法增加采光和通风;c.丰富楼栋内公共空间的设计,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视线廊道,避免过多的暗角、转弯,保证形成积极的、安全的、有吸引力的空间;d.保证配备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同时应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布置,如呼叫系统等;e.为低收入者提供存放生产资料的空间,可利用地下空间集中存放大型工具,户内以大空间为主,减少墙体划分,提高空间利用的弹性;f.细分储藏空间,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保证室内环境质量。
[1] 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谭纵波.城市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6.
[3] 单文慧.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模式[J].城市规划,2001(2):28.
[4] 魏 华,朱熹钢,周 强.沟通空间变革与人本的邻里场所体系构建[J].人文地理,2005(3):117-121.
[5]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梁鹤年.城市土地使用规划的几个战略性选择[J].城市规划,1999(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