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区开发的利与弊

2010-06-08 02:00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经济

谭 雪

【摘要】一直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很是重视,为了推动其经济的发展,国家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提供了不少的发展措施,开发当地旅游业则是最普遍的。但民俗旅游区在给当地政府和居民带去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附带了不少的问题,根据趋避原则,我们应尽量避免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更好的发展民俗旅游业,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其民俗文化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民俗;经济;文化;旅游

在以往看来,保留着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一般是存在于较偏远的地方,不易为大家所了解。所以,其中的很多民俗文化很难被大众所熟知。继续表现与发展其特色的多只有当地人,久而久知,很多的民俗文化便逐渐减少,甚或是消失。另一方面,很多民俗特色鲜明的地方,与外界交流很少,经济不很发达,多比较落后、贫困。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政府与国家都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发展旅游业。

民俗地区发展旅游业靠的是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是能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民间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习俗;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每个民族特点,及其居住地特征的因素[1]。从内容上来说,它既包括物质性的也包括非物质性的。其表现形式有服饰、民居、饮食、礼仪礼节、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

当前国内外民族文化旅游现状备受关注,大家都知道,发展旅游业,能带动当地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比如餐饮、交通、住宿等,从而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不仅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当地落后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旅游区的开发,可以促进地区间文化的交流和当地民俗文化的复兴。游客的游玩,可以带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将其带到更广泛的地域,使更多的人能了解民俗文化。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借鉴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地区间的相互了解;另外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强化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样,既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又能发扬其特色的民俗文化,尤其是后者,更是民俗旅游区的一大特色。

以民俗资源为特色的旅游区,环境优美,消费不高,对于一般大众是不错的选择。因此,以民俗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区得到迅速发展,国家与当地政府的预想都达到了,科学合理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带动旅游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旅游者及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更加重视保护民俗文化遗产。

但这并非百利而无一害,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很多。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的环境与民族文化带来消极影响。

选择民俗文化区旅游的人多以中层阶级为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不强,到达旅游区常会带去相应的环境破坏,比如常见的乱扔垃圾、在树上乱写乱画等。而且,这种民俗区通常是一个较小的环境,其接纳力是有限的,但民俗文化旅游区为了发展经济,常常并不考虑这一问题,使得环境的承载力超出范围,破坏了环境。加上当地的居民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会开些小的食店等,他们在处理这些食物或餐具时,往往采取就近原则,用附近的河水清洗,这无疑也对环境造成了大的影响。

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则更明显。随着旅游区游客的增加,很多民俗旅游区的民俗活动也带上了浓厚的商业化色彩,例如穿上民族服饰照相收多少钱,进行什么民俗活动收多少钱,对当地民俗特色进行讲解又收多少钱等。诚然,这确实是他们合理买卖的一种方式,这样做,也的确可以为当地居民增加不少的收入,但换个角度想,以往很多民俗活动,不需要什么回报,只是他们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为了自己或自己的族群而进行的表演。现在,却需要游客拿钱才能观看、参加,而很多的游客是不愿意花上这笔钱的,所以,从某方面来看,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真实的民俗文化这一效果是没有达到的。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如果当地居民养成了有钱才表演民俗文化这一习惯,当有一天,没人再付钱时,会怎样,他们是否还能像以往一样,只为自己或其族群而表演,只为继续发扬自己的民俗文化而展现。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商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意或无意地添加、编造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文化,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产生误解,导致民俗文化的异化。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实质是以保护促进开发,用开发强化保护。其精神内涵是以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为目的,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始性和原生态性为主导,将科学的保护性开发模式,运用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的方向上去,以便更好的保护少数民族优秀的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带动他们经济的发展[2]。

所以,在宣传一个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区时,应先建立好一个初步的发展模式,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做指导。

当地政府或开发商应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例如政府如果强制村民迁出,应当给他们足够的补偿。如果当地居民能从当地旅游开发中获得较大的利益,他们会对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持支持态度,会表现出对旅游开发的配合、对游客的热情与欢迎,从而大大提高了旅游开发效果,对保护传统文化也有一定动力。同时,如果能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在资金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上给予较大的帮助,那旅游开发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就会很大。

我希望,我们在看到民俗旅游区蓬勃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存在的问题,应该处理好其带来的弊,从来更好地扩大其利。而且,我们应处理民族文化与民族居民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某一个的进步阻碍了另一个的前进。

【参考文献】

[1]、陈艳,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2]张海霞,张旭亮.文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旅游区开发探析—图瓦人村寨开发的启示(R〕.产业观察,2005.

[3]王书会,卑扶东.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经济改革,2006,(11).

[4]、唐德彪,罗毅,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探讨———以恩施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7,(6)

作者简介:谭雪(1987--),女,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艺术学院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 :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西南少数民族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旅游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