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环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古代设计拥有着灿烂的艺术成就,这一巨大成就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吸引着全世界人的关注、学习和研究。我们在为祖先智慧而赞叹自豪的同时,也该思考一下,中国现代设计是怎样的面貌,尤其是在象征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创造性这几个方面。
【关键词】象征性;科学性;文化性;创新性
谈到中国的设计,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精美艺术品。汉代的“马踏飞燕”,这个被世人都熟知且瞩目的青铜雕塑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旅游标志,“太阳神鸟”图案也已经被中国国家文物局用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并被“神舟6号”载入太空。这些中国古代设计作为标志性的符号传输到世界各地,不仅传播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化,也证明了中国古代设计在艺术领域的显赫地位。
在仰望祖先伟大功绩的时,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中国古代设计给了我们如何的启示,面对现代的设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一、象征性
象征性,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设计中。琮呈内圆外方,它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圆表示地和天,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从孔中穿过的棍子就是天地柱,在许多琮上有动物图象,是巫师通过天地柱在动物的协助下沟通天地。因此,可以说琮是中国古代的设计具有很好的象征性。我国古代的青铜设计同样如此。青铜器是国家的重器,也是“王权”的象征。青铜器的设计制作不仅是造型创意,更重要的是成为国家政治的文化象征。商代饕餮纹,它们之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它们之所以美,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于是这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独特符号,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对于现代设计,象征性给予我们些什么呢?贝聿铭,在卢浮宫建造的水晶金字塔。因为具有现代主义风格并赋予象征性,而被定为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新现代主义,开创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现在的唐装市场,这种象征着中国特色的服装,图案、纹样、色彩,以及典型的中国盘扣、领口、款式的设计,不仅成为了一种现代艺术,而且让中国的文化也传播到了世界。象征性,背后所带来的文化的传播,经济的发展,是每个现代人所不能忽视的。
二、科学性
中国古代的设计,具有审美和实用的同时,我们的祖先还考虑到了他的科学性。譬如说,汉代的灯具《长信宫灯》,形态为一梳髻的跣足侍女跪坐在地,手持铜灯。器物的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灯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并将光的大小也可以进行调节,好似现在的一些具有调节光强度的功能的灯具。
我国的古代设计在科学的其他方面也有所研究。例如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的重要原理,在我们古代的中国设计中也可以看到的。明代的家具设计,在世界上的享誉盛名,一个优秀的明式家具,不仅在质量、做工、色泽、装饰、结构上,都堪称一绝,在使用的舒适度上也非常让人满意。明式椅子设计,根据人的脊柱形态,讲就靠背设计成与人脊柱相吻合的“S”形曲线,而不同尺度的椅子会具有不同的背面曲度,最大程度满足人使用的舒适程度。⑴而这一点的考虑,恰巧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是具有科学性的新学科。说到这里,不得不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
三、文化性
中国的古代设计这种强大的象征性背后是谁来支撑的呢?是中国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人们生活实践。说到这里,要提到中国的玉器。圆形的玉器是我们最常见的,而就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小的“圆”,具有着说不尽的中国古代文化。圆形及圆形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文论、工艺论、作品论、人品论上,始终得以贯穿流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后来孔子总结为:“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圆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重要形式元素,是技术、工艺、社会意识、美学思想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个设计的背后文化底蕴的巨大力量。
如今的现代艺术,可谓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眼花缭乱。设计的自由,没有边界限制已经达到了极致。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很多的艺术被人设计出来,但生命却短暂,如架上绘画,那些昙花一现的年轻“绘星”艺术家。这是为什么?每个关注艺术的人都在思考,而我可以想到的是,它们背后缺少了太多的文化和理论的支撑,只有躯壳而无骨骼和灵魂。正如上海“大声展”策划人之一的欧宁所说:“这一代年轻人的设计娱乐性太强了,他们更多的时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快感,缺少一种现实社会的关怀。”前辈的这些话,可以透露出一个眼下最广泛的存在于各个领域上的问题——不能忽略社会的“文化性”。
四、创新性
如今的现代设计,追求新的形式,时髦的外观,对于国外时尚流行的“拿来主义”“copy”,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被炒作,其实很贴切现在的一时髦用语——“山寨货”,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东西。
就说说我们周边的一些情况吧。川美,说道架上绘画,炒的最热的该数“卡通”,有时甚至将卡通与川美联系起来。不得不承认,这个市场的热度还没有降温,但是我也不得不接受很多的朋友家里闲置在家的卡通画这个事实。这股卡通风让一批年轻人成为了艺术的领军人物,成为“80后新富”,也让很多年轻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中国人引进了外来的形式,并装扮成自己的东西,但实质的文化理念还是日本的“专利”,缺乏自我的创新思想和形式。
纵观中国古代的设计,很容易发现,每个时代均有各自时代的特点,如果细分析的话,每个时代还具有着它们的多样性。精湛的中国古代设计,不仅让中华儿女赞叹,也让国外的人称奇。但是,2008年,中国人民的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的今天,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下,我们观赏现代设计时,赞叹他国的优秀现代设计的同时,是否会质疑为我国的现代艺术在哪里呢?是何种状态呢?似乎找不到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设计艺术史》傅克辉 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