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观的改变与服装的发展

2010-06-08 02:00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审美观服装文化

刘 丹

服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而服装的演变进程,标志着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每个时期社会的进步、生产和科学的发展、社会生活内容及其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审美观的改变,对服装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艺术、审美时尚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阔的幅度发展变幻着。服装发展的格局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如何认清局势,接受不同文化和审美观,推出特色风格把握这一格局,引导时尚新潮流,显得至关重要。纵观服装发展的历史,人们不断地改变着服装的款式,而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观念、地位和人们审美观的取向不同,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服装流行趋势。服装款式和流行趋势,主要以审美观为依托,而审美观的改变则促使了服装业的不断发展。

服装有御寒防暑的实用功能,同时也是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特殊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装,每一个时代的服装都有不同的流行标准和风格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源自各民族审美文化的差异。服装作为一种独立的实用艺术,从它出现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审美观的改变与服装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服装既是一门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统一的美学,又涉及到许多边缘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服装的美是人类审美活动和审美意识的经验总结,它是在长期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从古至今,人们就特别关心自己的身体在他人眼里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所以人们就有意识地想方设法,努力遮盖和改变自身的本来面目。用不同材料和不同的着装方式来装饰自己包裹自己的躯体,以求在他人眼里提高自己的形象,这就是如何美化人的学问。

一、不同历史时代的审美观和服装发展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达到了高峰,形成了历史上开放繁荣的时期。服装受到了宗教、文化、经济的影响,呈现出了瑰丽清新的面貌。

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时期,审美和服装都出现了转折。在工业化带动整个社会出现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影响下,人们抛弃了“繁复、累赘、华丽”。衣着趋向简洁,追求平胸、松腰、束臀的款式。文化大革命时期,则开始崇尚造型简单颜色单一的套装,推出了中性化服装。

20世纪80年代,随着审美观的活跃,喇叭裤、西服杉、夹克衫很快的涌进了大街小巷,人们需要美,人们喜欢美的心理一下子迸发了出来。服装的款式增加、色彩的艳丽、面料的多样以及图案设计的丰富、就连刺绣印花也开始出现在服装之中。人们的审美观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服装开始了大的发展。这些都表明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对审美观和服装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不同地域民族的审美观和服装发展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广阔的疆土和雄厚的国力赋予了古代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气度和胸怀。中国有很多高山大河,有巍峨雄伟的昆仑山,也有气势磅礴的长江,并且中国人也以山岳江河为贵。在宏大广阔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的创造灵性受到了启发,把审美情趣都积淀于服装之中,让他在古代服装的“宽大、宽松”中释放了出来,同时也释放了人的躯体,释放了人性,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雍容华贵,大气舒展的从容。在色彩方面,中国传统服装具有鲜明的特色,色相单一而突出,色彩艳丽而明快,体现出了大气豪放。色调偏爱红黄等暖色,喜气吉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体现出了泱泱大国之气魄。服装中的花鸟图案,草木苍翠,体现出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这种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和对汪盛生命力的追求,就是人们的审美文化和服装结合的具体体现。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有史书记载以来,就有四方异族的不同服饰形象。在不同历史、不同坏境、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各民族的服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随着历史的进步,各民族服装也有所改进,但是始终还保持着各民族的服装特色。

三、领会现代审美取向引领服装新发展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不仅仅是思想开放了,审美取向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更加注重个性化,时代概念融合在服装上早已不再是一个虚有的名词。从宏观上看,中国服装界已形成一定影响的服饰文化活动,无论上海、北京或大连,都是服装文化搭桥,企业唱戏;或时装表演或时装流行趋势发布等,以期达到交易,繁荣经济文化的目的。而在这一时期服装的重点发展趋势,是经典传统回归和对优雅华贵的追求两极的并存和对比。是正规的、经典的,完美的与反常规的,不平衡的,怪诞的形成对比。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带来了特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感受优雅、感受经典、感受自然、感受幽默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印象。也是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应用,国际信息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服装市场。世界服装的潮流越来朝着“自由”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信息很快地传入中国。为运动服时装化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人们在休闲时更加放松自己,脱下严谨的西装,换上休闲式合适的服装。服装的时尚不仅仅是青年人的追求,也影响老年人的审美观念。如运动帽、运动鞋、都是中老年人喜爱的服饰。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的服装也走向了世界,与国际接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服装的发展,为树立中国服装的国际形象创造了生存的条件,而我国的服装正处于从自然品牌到设计品牌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的服装设计师要不断地挖掘中国的文化,领会现代审美取向,以历史、文化遗产为设计灵感,不断创新,挖掘服装的内在精神。只有将服装审美植根于民族传统、时代特征之中,并结合企业文化、商业运作加以研究,才能创造良好的服装优势地位,促进服装业的发展。才能弘扬中国民族文化,重振“衣冠王国”的雄风。

猜你喜欢
审美观服装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道具服装
谁远谁近?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