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华
那天中午12时,记者在杭州施家花园门口见到了汪阿姨。她比记者想象中要“时髦”:穿了一件棕色皮夹克和蓝色牛仔裤,斜挎一只小包,人显得清爽精神。
顺便提一下,汪阿姨此时刚从一户人家做完工,打算享受她一星期中唯一的半天休闲时光。
“下午没有活啊?”记者立即切入了正题。
“每天连轴转太累了,我特意每星期留半天不开工,可以逛逛街,养好精神。”
懂得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果然与众不同。
汪阿姨日常工作包括打扫、烧饭、照顾老人等,不过目前不受雇于任何一家家政公司。
从汪阿姨的叙述中,记者掌握了她一个星期的工作时间表。现在她一个人做了六份工,时间安排大致如下:星期一至星期天的每天早上7:40至11:40,在一户人家搞卫生兼做午饭,可以顺便在这户人家吃午饭;下午12:30至15:30时段每星期有三份工作,星期一三五、星期四和星期二六分别为三户人家搞卫生;下午16:00至19:30又是为另一户人家搞卫生和做晚饭,在这户人家顺便吃了晚饭以后,晚上还有一份工——照顾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并为老人洗洗衣服、烧烧开水,晚上就睡在老人家里。
这些工作,少的一份工每个月报酬为200元,多的也只有500元,但是加起来数目就相当可观了:大约有2000元,还省去了日常生活开销。
“多份兼職在我们这些人中挺多的,我有一个小姐妹就做了7份工。”但令她有点得意的是,做了7份工的那位小姐妹,每月还没有她赚得多。
秘诀在哪里呢?看看这些工作的具体安排就知道了:比如两户烧饭的家庭,汪阿姨都是顺便在东家吃了饭洗好碗再走的,这就省下了两顿饭钱大约10元。而晚上照顾老人的那份工赚的钱虽然不多,每月只有200元,但是好处在于可以住宿,这就省下了在市区租房的高额成本。而汪阿姨的小姐妹在郊区租房,每月要花两三百元的房租不说,光是每天骑车来回在路上就要花费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成本。“用这两个小时去打工。又可以多挣多少?”
为了让这些工作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衔接上,汪阿姨给自己接活订了个“规矩”:基本在艮山门至施家花园这块区域周围,向西过了中河高架、向南过了体育场路就基本不去了。
“我不识字,找路不方便。”43岁的汪阿姨有点腼腆地说。最重要的是,划定范围以后,花在路上的时间成本就很少了。
这些工作是怎么找来的?“有一些是通过朝晖家政市场介绍的,大多是东家觉得我活做得好,再介绍给邻居或朋友。”汪阿姨说,“做我们这一行最关键的是要有诚信,只要认认真真把活干好,让东家满意了,自然就会介绍新工作。所以我现在基本不愁没有活干,每年还能带回家两万多块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