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小平
大庆市中心血站(163515)
血液在贮存前滤除白细胞,可以避免白细胞在保存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如可溶性HLA抗体、细胞因子、补体和一些酶类等物质的产生,并进一步减少输血相关病毒传染等不良反应发生,大大提高输血质量。目前国内多数血站采用采血后先离心,分出血浆后再通过无菌连接机连接过滤器过滤血液。大庆市中心血站自2007年1月开始采用血袋与过滤器先连为一体,采血后直接过滤白细胞的方法。现将开展贮存前滤除白细胞制备的血液成分的效果总结如下。
过滤器(南京赛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血袋(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过滤器与血袋的连接消毒由山东威高集团;OLYMPUS显微镜(日本),Nageotte血细胞计数板(美国),7170A自动分析仪(HITA-CHI公司)。
用带有过滤器采血联袋采集200mL/袋或400mL/袋全血,4℃静置4~12h后,200mL全血10~15min,400mL全血20~30min过滤。过滤后热合去除过滤器,4℃离心,分出血浆,加红细胞保存液制成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保存时间和保存标准同未过滤的红细胞悬液和全血。
留取过滤前后的血样本计数白细胞、检测红细胞回收率;4℃保存每周检测红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4℃保存35d后游离上清血红蛋白含量(邻甲联苯胺法),同时留取同一份未过滤血作为对照组。
比较2006年未开展白细胞过滤与2007~2008年开展白细胞过滤后临床输血反应反馈情况。
见表1、2。10份保存35d后红细胞悬液上清游离血红蛋白为(283.6±134.2)mg/L,小于国家标准(≤530mg/L),对照组为(83.24±41.8)mg/L。
表1 过滤后红细胞悬液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回收率(±s)
表1 过滤后红细胞悬液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回收率(±s)
表 2 过滤前后红细胞悬液LDH含量(U/L)
2007~2008年我们一共向临床提供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33 779袋,共40 089U,其中200mL/袋全血制备的27 469U,400mL/袋全血制备的12 620U,去白全血961袋,共203 554 mL。无输血反应登记记录。而2006年我们提供未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14 567袋,共17.182U,其中200mL/袋全血制备的11 952U,400mL/袋全血制备的5230U,未滤除白细胞全血458袋,共89 550 mL。常有临床输血反应反馈到血站,记录的有10次,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8次。
去白细胞输注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可预防患者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减少和降低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病毒感染的机会。特别是巨细胞病毒的感染。还可提高肿瘤患者输血后的5年存活期,减少肿瘤输血后术后感染,预防和减少由于HLA抗原抗体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等。国家目前规定200mL全血过滤后残余白细胞应≤2.5×106个,400mL全血过滤后残余白细胞应≤5.0×106个[1,2]。我们采取贮存前过滤。过滤后的血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结束了保存后的血液或其成分必须无菌穿刺过滤,且过滤后必须在24h内输注的历史。同时避免了保存过程中白细胞代谢产物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采用全血采集4℃静置4~12h直接过滤.观察到离心后分出的血浆颜色正常;红细胞保存35d后,其上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过滤组高于对照组(t=4.97,P<0.01),但达到国家对全血保存后上清游离血红蛋白的标准(国家对红细胞悬液保存后上清游离血红蛋白无标准,由于红细胞悬液上清体积少于全血上清体积,红细胞悬液上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达到全血标准,实际其上清游离血红蛋白量应少于全血上清中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我们的检测结果也说明过滤对红细胞可能有一定的损伤。
血液中的LDH主要来源于红细胞,随着红细胞的衰老和破坏而释放入血,LDH是反映红细胞保存状态的敏感指标。有报道经过白细胞过滤器过滤的红细胞保存后,由于去除了白细胞,有利于红细胞保存。过滤后LDH上升水平的抑制提示过滤可能通过减少白细胞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而减轻对红细胞膜的损伤,具体机制尚不明确[3,4]。试验结果表明,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在保存期间其LDH上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制品。
由于使用了由厂家统一联接和灭菌消毒的过滤器和血袋,血袋与过滤器为一个统一的密闭体,使制品更安全.且减少了工作量,节约了大量的无菌联接费用。
[1] 谢如锋,许亚勇,莫琴,等.少白细胞血液的保存[J].中国输血杂志,1999,12(4):225-226.
[2] 闫石,输血相关的免疫调节改变及其预防[J].中国输血杂志,2000,13(4):276-278.
[3] 孙建华.输血与肿瘤复发[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5,22(3):145-147.
[4] 王海宝,刘景汉,林子林,等.保存前去除白细胞对浓缩红细胞保存质量影响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2003,11(6):65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