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玲
湖南省衡阳县人民医院(421200)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和作用障碍导致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慢性终生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在保持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及时了解其相关的保健知识及其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减轻体质量,对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就此,笔者以电话追踪随访对本科4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1 对象
为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湖南省衡阳县人民医院住院过的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68.2±6.55)岁,诊断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糖尿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电话追踪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糖尿病的保健知识和技能及日常行为习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描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
2.1 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见表1。
表1 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
2.2 健康行为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健康行为的分布情况
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的保健因素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减轻或控制体质量等[2]。本调查表明,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在50%以上,尤其对高糖食品和血糖标准的认识达到90%左右,采用饮食控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按医嘱用药比例较高。说明患者能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主动学习一些相关保健知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效果。而老年人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糖,采用低盐饮食,保持情绪稳定,控制体质量,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等情况也不容乐观。这种知行不一的现象也提醒我们,护士在教育前应对患者的各项与血糖控制相关的行为进行评佑,根据患者生活习性、文化程度等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指导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予以具体技能指导,如胰岛素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合理饮食与运动量的情况,多久测1次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使其形成健康行为。开展糖尿病教育座谈会并定期随访,以了解并督促患者的行为改变,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范丽凤,张小群,陶旭.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6-7.
[2] 楼青青,杨丽黎,邵爱仙.行为改变与糖尿病[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