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 苏智华
新疆伊宁市妇幼保健院(835000)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至2003年的统计数字,新生儿占5岁以下小儿病死率的37%,其中因为窒息死亡占23%[1]。由此可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时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随着新生儿疾病医学的发展,新生儿救治的水平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由于窒息时缺氧缺血而带来的各种后遗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其后遗症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对新生儿身心健康威胁极大,而损伤后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造成患儿的终身残疾或生理功能障碍,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对于广大医护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来说,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的有效措施,减少患儿后遗症的发生,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针对于此,对伊宁市妇幼保健院近年对新生儿窒息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02例患儿均来自伊宁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的新生儿,且根据Apgar评分法[2],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其中足月儿69例,早产儿33例;轻度窒息Apgar评分4~7分,61例;重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41例。
所有病例儿科医师在胎儿娩出前到产房或手术室与产科医师合作,提前做好复苏的一切物品准备,102例窒息新生儿均在明视下插入气管导管,再经气管导管将黏液或胎粪吸净,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吸净胎粪,待新生儿肤色转红、肢体活跃、出现自立呼吸后,缓慢拔除气管导管,大多数可出现自行哭啼。对少数不能自行哭啼者,给予轻微刺激或针刺人中均会出现哭啼。对少数重度窒息儿同时给予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所施加压力以双侧胸廓微微抬起为度,根据新生儿呼吸心率、肌力等情况再辅以心脏按压,药物治疗,如心博停止或在30s的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55次/min时,使用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氧钠及扩容剂。复苏后10min,Apgar评分8分以上者为完全复苏,较前好转为基本复苏。治疗结束后,对部分患儿保持随访。
102例患儿治疗后的复苏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102例救治患儿中67例完全复苏,35例基本复苏,复苏成功率达100%。
102例患儿中有随访记录的有43例,其后遗症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患儿的后遗症主要集中于HIE、心肾功能损伤方面,后遗症出现率为11.6%。
表2 患儿后遗症情况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抢救不及时,存活者致残率高。对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不只是为了抢救生命,而且最大限度地预防急性缺氧所致的后遗症[3]。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清理呼吸道后的正压通气,对于每一个窒息患儿的复苏,是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的基本措施。同时我们在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过程中加用纳洛酮气管内注入,对缩短窒息持续时间有肯定的疗效,不失为一项行之有效的辅助措施。
新生儿窒息时缺氧缺血对机体可造成全身性和多脏器的损害,窒息程度越重,多脏器功能损害就越重[4]。临床表现为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和循环障碍,机体为保护心、脑的供血,其他器官血管收缩,而出现血液重新分布现象,各脏器血流减少程度不一,腹主动脉高达70%,这也造成了脑、心、肾等器官损伤较严重[5]。
因此,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不仅只是抢救生命,而且要最大限度地预防缺氧所致的后遗症,产、儿科合作,采用合理的复苏流程,合理选择救治药物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和各种后遗症的发病率,是行之有效的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方案。
[1] 石晓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防治研究HIE及新生儿窒息的流行病学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博士论文,2007.
[2]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
[3] 张友忠,荣风年. 施奈德与莱文森产科麻醉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23.
[4] 吕有芝,杨吕. 新生儿窒息129例病因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9.
[5] 任淑娟.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