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颈性眩晕46例观察

2010-06-06 10:44:24陈泽文何成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颈性夹脊脑部

陈泽文,何成建

(福建省邵武市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福建邵武 354000)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于 2006~2009年用针刺治疗4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 76例,均为我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46例,男 29例,女 17例;年龄 27~75岁,平均 51岁;病程最长 18个月,最短 1个月。对照组 30例,男 20例,女 10例;年龄 30 ~78岁 ,平均 54岁;最长 25个月,最短 2个月 。

诊断标准参照第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均以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且经 X线及 TCD等相关检查确诊。同时排除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所致的眩晕。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坐俯位,头部无侧歪和扭转,取风池、百会、大杼穴、颈部夹脊穴,用 0.30mm×50mm毫针,颈椎夹脊穴在 C3~5棘突下旁开 0.5寸处进针,直刺骶关节突骨质,深 1~1.5寸左右,针尖向棘突方向斜刺,提插得气,平补平泻法,以酸麻胀重感能忍受为度。百会、大杼、风池穴进针 0.8~1寸,捻转得气后,使针感向上传导,平补平泻。诸穴均留针 30min,每隔 10min捻转 1次,每日针刺 2次,10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用西比灵胶囊 10mg口服,每日 1次,睡前服;丹参片 2片,每日 3次口服。1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TCD等检查基本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TCD检查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TCD检查无改变。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颈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多因营卫气血、脏腑经络失调所致。针刺风池对脑血管的舒缩状态有较好的双重调节作用,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颈夹脊穴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伴行的动、静脉分支,针刺可直接刺激脊神经后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病变局部神经肿胀,从而改善脑部血循环缓解头晕症状[2]。另外,还可纠正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调整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脑血流量,从而使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得以缓解[3,4]。百会可振复阳气,补脑益髓,升清降浊,有调和营卫、宣通气血之功。研究证实,针灸百会穴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有升阳益气、益脑宁神、开窍通络、回阳固脱作用[5]。因此,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明显。

[1]孙宇,陈琪福.第 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2]李鹤,沈惠风.针刺不同穴位组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5):22.

[3]黄聪阳,苏稼夫,周文强,等.针刺对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2):17.

[4]黄聪阳,苏稼夫,周文强,等.针刺颈夹脊穴调节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即刻与近期效应[J].中国针灸,2002,22(5):325.

[5]范郁山,姚春.百会升阳益气作用探析及其临床运用举隅[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3):211.

猜你喜欢
颈性夹脊脑部
夹脊穴考辨
光明中医(2022年8期)2023-01-04 20:31:58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奥秘(2016年6期)2016-07-30 17:34:30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压抑食欲使人笨
分忧(2016年3期)2016-05-05 01:58:43
“颈夹脊”源流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