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城市空间格局研究

2010-06-05 04:38禄树晖刘维彬宋扬杨李建彬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拉萨市布达拉宫空间结构

禄树晖,刘维彬,宋扬杨,李建彬

(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在城市空间的投影[1]。其大体上分为“圈层式”和“轴向式”两类。不同时期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形态。一个良好的空间布局结构能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增强城市的魅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悠久,宗教艺术底蕴敦厚[2]。本文通过对拉萨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和城市街区等空间的布局形态的研究,旨在提炼其空间特色,以期为保护与塑造具有鲜明的拉萨城市个性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市区面积变化与城市规模

自公元633年松赞干布建都拉萨以来,由于长期分裂割据及恶劣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城镇发展受限。拉萨市规模在历史时期变化不明显,市区范围在“以大昭寺—布达拉宫(AD 650~842)”—“以大昭寺为中心(AD 842~1644)”—“以大昭寺—布达拉宫(AD 1644~1951)”间变更;空间布局上呈“东西两个核心区”或东(大昭寺周围)或西(布达拉宫周围)的“单一核心区”间变更;城区规模无显著变化,面积变化在1~3 km2之间[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随着国家对拉萨投资力度的加大,拉萨城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图1)。目前,拉萨市辖城区总面积60 km2[4]。市区户籍人口由1981年的37.3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45.3万人,现有外来常住人口13.7万人。

图1 1951年~2009年拉萨市区面积变化趋势

2 空间结构

拉萨市的布局形态源于文成公主的“女魔说”[5]。其核心是通过占卜,揭示拉萨市的地形是一个魔女的形象,为镇妖除患,在“魔女”的十二个穴位上修建建筑,这便是拉萨市的雏形。虽然文成公主关于拉萨市地形的“女魔说”是唯心的,但从城市的布局方法和布局形态上,为拉萨市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案,对拉萨城市的街区环境空间和历史文化环境空间形态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拉萨市各种城市空间按照内涵划分,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空间、历史文化遗迹环境空间、城市街区环境空间。它的特色体现在这些空间的存在方式和组织方式的空间结构上,以及人们的认识感受上。

2.1 自然地理环境空间

拉萨的城市属典型的“傍山而建,逐水而扩”的“轴向式”城市。其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两山夹一市,一河穿城过”。“两山”指的是拉萨市的南山和北山,海拔都超过5000 m,山顶常年积雪,纵向由上而下依次为雪山、高山草甸、灌丛和河谷田园地带,表现为“一景揽四季”的奇妙景观。“一河”指的是拉萨河,拉萨河流域内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造就了拉萨的千年文明。

2.2 历史文化环境空间

在拉萨,主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有甘丹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小昭寺、朗孜夏、曲贡遗址、哲蚌寺和色拉寺等(如图2所示)。它们在横向上表现为以布达拉宫为中心的“同心圆”式圈层布局。这种布局方式主要受藏传佛教以西藏为世界中心的“中心说”的影响。在纵向上主要体现为“依山而建”,这种布局方式主要受藏传佛教“人死升天,离天越近升天机会越大”的“天体说”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藏传佛教“生死轮回”思想的影响,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周边的街道布局是以“回字形”布局的。

图2 拉萨市历史文化遗迹分布图

2.3 城市街区环境空间

拉萨中心城区布局为“东西双城,六区两片”的空间结构(如图3所示)。“东西双城”指中心城区整体上以鲁定南路为界分为东侧的主城区和西侧的新城区;“六区”指主城区进一步划分为中心片区、北城片区和东城新区,新城区进一步划分为柳梧新区、东噶新区和西城片区;“两片”指白淀片和羊达片。东城区的布局主要体现藏式传统建筑与格局的特色,建筑层数少,一般1~2层,建筑高度2.9 m~5.6 m左右,街道狭窄,纵向尺度宜人,横向尺度压抑,体现出浓郁的西藏风情。其余老城区和新城区基本上都是现代建筑,风格单调,形态雷同,缺失了原有的传统特色。城市最大的开敞空间—布达拉宫广场占地面积14.5 hm2[6],与内地城市相比,不但面积小,场所记忆没有充分表达“原生态”设计的理念,与雄伟的布达拉宫在文化内涵与横向空间尺度不协调。

图3 拉萨市城市空间结构图

3 生态功能区空间结构

拉萨市域的生态功能区空间结构划分为生态功能保护与禁止开发地区、生态功能维护与限制开发地区、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等三类生态功能地区(如图4所示)。生态功能保护与禁止开发地区主要指生态敏感性高、生态资源丰富,需要严格控制和保护的地区。总面积约13709.6 km2,占拉萨市域面积的46.5%。生态功能维护与限制开发地区主要指生态敏感性较高、生态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人类活动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一定压力,需要大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发的地区。总面积约11270.8 km2,占拉萨市域面积的38.2%。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主要指生态环境敏感性相对较低、开发条件相对较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划定的作为城镇、产业主要发展空间的地区。总面积约4631.6 km2,占拉萨市域面积的15.3%。

图4 生态功能区空间结构图

4 空间意象

城市的空间意象具有主观性,同样具体客观存在的空间,会因与其发生关系的不同人群的生活行径和体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空间感受,产生不同的空间意象[7,8]。

对著名的世界旅游城市拉萨来说,与其生活发生生活关系的人群可以划分为两大族群。一部分是外来旅游人群,另外一部分是本地居民。城市外来人群对拉萨城市空间环境的接触多集中在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环境空间,城市只是他们旅游观光活动的驻足点。往返于景点和城区之间的生活行径,决定了他们对大尺度上的城市自然环境空间和具体的文物景点环境有深入的了解,雪域高原“日光城”的自然环境特色、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神奇的藏传佛教文化与表现形式、古朴敦厚的藏民族传统文化、独具形态的建筑体系和艺术文化等成为外来族群对城市形象的直接认识。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他们熟悉城市的大街小巷,神圣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静谧的罗布林卡、雄伟的布达拉宫、热闹的八廓街、新区整齐而单调的现代城市布局形象等成为居民们最清晰的城市空间认识。

5 空间特色分析

5.1 独具风格的空间特色

拉萨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底蕴敦厚,境内文物古迹不胜枚举。文物古迹主要分为:遗址、墓群、宫殿、林卡、古宅、石窟、石刻、摩崖、碑刻等。拉萨众多的文物古迹中,具有很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文物数以万计,表现出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就从典型的藏式建筑文化来看,西藏传统建筑有着十分独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与雪域高原形成完美的组合,不管是宗教的寺庙、贵族的宫殿,还是民间的碉房,都给人以古朴、神奇、自然的美感。不管是石木结构,还是土木结构,白色的墙面、黑色的窗口、木质的窗楣、彩色的门框,在雪域高原之上,在蓝天白云之下,独具特色。这些藏式传统建筑的艺术和风格,它是拉萨城市特色最耀眼的部分,在今后城市建设过程中值得保护与弘扬。

5.2 缺失了空间意象

随着城市的扩展和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拉萨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拉萨河谷局部地带沙化严重,沙尘暴时有发生,急剧恶化的自然环境使拉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自然空间的宜人环境逐渐萎缩。同时,随着国家对拉萨政策的倾斜,由于缺乏城市整体形象发展的设计理念,无序建设的局面仍在局部地方延续,只有传统的历史文化空间保留了可怜的丁点城市固有特色,“现代化”的新区已经被“大众化”的建筑空间和千篇一律的开敞空间等所笼罩。如今,拉萨的蓝天不再是那么湛蓝,雪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雄伟壮丽,传统建筑和文化空间已经被“现代”所取代,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空间意象所剩无几。

6 建 议

拉萨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城市缺失原有的特色、城市历史文化与民俗民风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的面前,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城市设计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正确研究现代城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在品味现有的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用传承与发扬的理念保护与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新拉萨,这是我们肩负的神圣的历史责任。

[1]马培建,崔曙光,梅 雷,等.古城保护与城市交通优化协调发展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2):77-80.

[2]徐宗威.西藏城市特色问题[J].城乡建设,2002,(11):43-44.

[3]张镱锂,李秀彬,傅小锋,等.拉萨城市用地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4):395-406.

[4]拉萨市志编纂委员会.拉萨市志[M].拉萨: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78-80.

[5]徐宗威.西藏城市特色之我见[J].中国西藏,2003,(6):16-20.

[6]胡晓冬,何小军.西藏布达拉宫广场概念设计[J].四川建筑,2005,25(2):16-17.

[7]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8:107-114.

[8]张俊.城市生活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9,20(4):51-58.

猜你喜欢
拉萨市布达拉宫空间结构
西藏布达拉宫迎“年度美容”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布达拉宫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拉萨市近54年气温变化特征
拉萨市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改良策略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