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80)
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
杨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80)
无创呼吸机 面部压疮 护理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内要收治大量的急慢性呼吸衰竭及肺部疾患的病人。无创呼吸机以使用方便,无须气管插管或切开,并发症少,又可间歇使用并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护理时间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长期使用面罩呼吸机的病人,局部皮肤容易出现红斑、破损,即面部机械性压疮。一旦出现压疮,不仅容易继发感染,而且直接导致患者呼吸机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下降,影响原发病治疗。因此,预防压疮是无创呼吸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我们近一年采取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有效预防了此类压疮的产生,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抢救室2009年1月~2010年2月共收治因急慢性呼吸衰竭等病需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病人92名,男性40例,年龄(68±20)岁,女性52例,年龄(70±18)岁,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间(14±8)d。
1.2 护理干预措施
1.2.1 压疮危险性评估 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进行客观的评估。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肢体活动度、营养状况、皮肤潮湿、受压的时间等方面来总体评估病人的情况。当班护士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准备好各种适当的防护措施,加强观察。
1.2.2 心理干预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对家属、患者充分做好宣教工作,包括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教会患者如何带管及带面罩翻身,同时又不会影响面罩移动的方法,这对压疮的预防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3 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每班交接班时可重新固定面罩位置,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导致的压疮发生。面罩每隔4 h可放松1次,根据病人的情况每次10~20 min,并指导家属进行局部皮肤按摩。对于病情稳定遵医嘱可以进食的患者,指导病人在用餐或饮水时脱去面罩,改为鼻导管吸氧。脱机时间视病情而定。
1.2.4 上调呼吸机的漏气报警参数,先不固定鼻面罩,而是操作者的手扶住鼻面罩,调节好参数,不发生漏气报警后再固定,以能容纳1~2个手指为宜,不要过紧,保证正常的血液循环。
1.2.5 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予每天洗脸2次,并涂薄凡士林保护皮肤,清洁干燥。
1.2.6 对于面部较瘦或颧骨突出的患者,面罩周围有空隙时,指导患者佩戴全棉口罩,口罩当中口鼻部位予以镂空,将面罩扣于全棉口罩外。这样可以扩大受压的面积,避免了压力直接作用于患者面部,同时也减少了面部皮肤与面罩的摩擦,能更好地保证面部皮肤干燥。此方法简单易行且有效,特别适用于家庭病床的老年患者。
1.2.7 对于压痕明显且皮肤发红时,可以使用金霉素眼膏涂敷,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定时换药,防止继发感染。
1.2.8 增加营养及抵抗力,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不能进食的患者必要时予以静脉营养液补充。
1.2.9 加强病情观察,经常巡视检查无创呼吸机的运行、面罩的松紧、管道的衔接、氧气的连接情况等,定时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无创血氧饱和度、皮肤黏膜情况及氧流量、湿化液量、温度等。
该组病人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压疮发生程度及发生率(表1)。压疮分期参照全国统编教材《基础护理学》确定。I期压疮(淤血红润期)判定标准为局部皮肤红肿,无硬结、溃疡,皮肤完整性未受破坏。Ⅱ期压疮(炎性浸润期)判定标准为局部有红肿伴皮下硬结产生或有表皮水泡形成。Ⅲ、IV期压疮(浅度溃疡期、坏死溃疡期)无一例发生,不再赘述。在发生8例I期压疮的患者中,7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陈旧性脑梗,4例无家属长期陪护。而这8例I期压疮无一例进展到Ⅱ期或Ⅱ期以上压疮,防治效果显著。
表1 压疮发生程度及发生率情况 例(%)
无创呼吸机压疮产生与呼吸机使用时间明确相关。本组病例中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在7 d内的无一例发生任何程度的压疮。而无创呼吸机使用超过7 d的患者,尽管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取了一切可能有效的压疮预防护理措施,仍有15.38%的患者发生了I期压疮。压疮产生与糖尿病明确相关。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巨噬细胞功能下降,局部皮肤微循环障碍等因素,较常人更易导致压疮产生。另外压疮预防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除了护理人员参与外,需要患者本人及陪护人员的配合。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及无家属陪护患者对护理心理干预依从性差,缺乏相应的配合,导致其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护理时加强心理干预,间歇鼻导管吸氧,佩戴镂空全棉口罩等,对预防压疮发生有明显效果。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无创呼吸机使用中产生的压疮仅是其中的一种,其产生原因与其他类型压疮如褥疮等稍有不同。
4.1 压力因素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2]。Dinsdule提出,正常人体毛细血管压在2.1~4.3 kPa,在9.3 k Pa压力下持续受压2 h以上就能引起组织的不可逆损害[3]。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须长期佩戴面罩,而且面罩过松易导致漏气,所以局部皮肤处于持续受压状态。相对褥疮患者,因为要定时更换体位,面罩呼吸机压疮预防更为困难。
4.2 摩擦力因素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过程中,头面部的移动在所难免,病人面部的皮肤与面罩的摩擦也是压疮产生的诱因之一。
4.3 潮湿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大多有肺部基础疾病,慢性缺氧和发热均与压疮的发生呈正比,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全身皮肤出汗,呼吸道呼出湿气在局部蓄积等,都使面部皮肤潮湿而促进压疮的发生。
4.4 病人的全身状况及合并症 呼吸衰竭的病人大多患病多年,以老年人居多。全身状况不良,皮肤弹性减少,抵抗力下降;同时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则更易产生压疮。
4.5 护理人员的素质 住院病人一旦发生压疮,一直被认为与护理人员有关。抢救室护士缺乏压疮相关知识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调查表明,护士的压疮知识与态度将影响其对压疮预防和治疗的实践。部分抢救室护士在护理无创呼吸机病人的过程中,因护理方式欠妥或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面部压疮的发生。
根据上述压疮产生的原因与危险因素,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施,以预防为主,在无创呼吸机压疮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且,只要预防护理措施到位,无创呼吸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即便对于那些合并糖尿病、脑梗死或无人照顾的孤老等难以完全预防压疮产生的患者,也可将压疮控制在早期可治疗范围,从而不致于因压疮而影响原发疾病治疗。压疮的有效预防不仅提高了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其临床意义值得我们每位护理工作者重视。
[1]钮善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6.
[2]俞亦好.增强型透明贴预防辅助通气病人面部压疮的效果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10):511-512.
[3]孙秀华.力学因素在压疮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14(6):2122-2123.
Non-invasive ventilator Facial pressure ulcer Nursing
杨炯(1981-),女,上海,大专,护师,从事急诊室护理工作
R472
B
1002-6975(2010)18-1720-02
201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