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治疗错误的影响

2010-06-02 01:55:54周大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医嘱药师抗菌

周大义

浙江省慈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慈溪 315315

药物治疗错误(medication errors,ME)是指在药物使用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发生的错误,包括处方、抄方、配发、给药和用药后监测各阶段[1]。在住院患者中,ME发生比较频繁,尤其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 ME。本文探讨药师参与临床干预对抗菌药物治疗错误的影响,为ME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病房患者,其中 2006年 3月 ~2006年 7月为第一阶段,即观察阶段;2006年 8月 ~2006年 12月为第二阶段,即干预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挑选 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2 方 法

2.1 药物治疗流程 病房实行主治医生患者负责制。每天早晨主治医生带领住院医生查房,询问患者病情,然后决定治疗方案。确定医嘱后,由护士将医嘱输入电脑,递交药房申领需用药物,同时打印一份给药护理单,用于配发药物和给药时核对。输入电脑过程中,采用双人重复核对方式。申领的药物运送至病房后,护士对照每个患者的给药护理单配发药物,该过程也采用双人重复核对方式。护士将药物配发并配置好以后,开始给药。

2.2 药师干预方法 临床药师跟随住院医生、主治医生或主任医生查房。查房过程中,大致了解记录患者病情。查房结束后,查阅患者病史,重点了解其药物过敏情况和既往史等,跟踪了解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每一次抗菌药物的医嘱,并根据药物性质、患者生理病理情况等,来判断此医嘱是否出现错误。同时也观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结果,判断错误是否造成不良事件。其余时间,在病房中观察护士给药情况,翻阅护理记录单,或与患者沟通接受药物咨询。

在第一阶段(2006年 3月~2006年 7月),发现问题后只做记录,不做干预。第二阶段(2006年 8月 ~2006年 12月)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告知发生的错误,对于还来得及阻拦的错误及时采取措施。

3 结 果

在观察阶段,300例患者中发生 ME 216例(72.0%);干预阶段,300例患者中发生 ME 85例(28.3%)。观察阶段与干预阶段M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在医生处方阶段、护士给药阶段、用药后监测阶段发生次数及具体分布情况见表 1。

表1 各阶段ME发生数 次

4 讨 论

本组资料表明,无论是在观察阶段还是干预阶段,大部分ME发生在医生处方阶段。药师干预后,三个阶段的 ME发生率都有显著下降,但以护士给药阶段下降幅度最大。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防御层很多,如处方医生专业知识、计算机输入系统、药师的专业知识、患者用药教育、用药后监测等。药物使用中的每一个步骤、涉及的每一个人,以及每一项操作规程或管理措施,都可以作为一个拦阻危险的防御层。但每一个防御层都是有缺陷的,如没有一个医生能够学习掌握现有的所有医药学知识,也没有一个护士能保证每一次给药都是正确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也难以完美到可提示所有可能的用药危险等[2]。但在这些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防御层发挥作用,就可以拦阻危险。在对药物治疗错误的系统性防御中,并不要去每一个防御层都完美无缺,而是要求各防御层能够互补,最终叠加形成较完善的防御系统。

药师在拦阻 ME方面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一方面,药师发现导致 ME的一些潜在错误后能够直接进行拦阻,发挥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药师的知识背景和临床医生、护士有所不同,其药物使用的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有时可以发现医生、护士的知识欠缺点并及时提醒他们,从而帮助医生或护士加强他们的错误防御能力。

综上所述,药师参与临床干预治疗后,可以在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 王大猷.药物治疗错误与医务人员的对策[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8(2):1-4.

[2] 迟丹怡,王大酞.药物不良事件的防范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6):301-303.

猜你喜欢
医嘱药师抗菌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科技视界(2018年29期)2018-12-28 05:49:00
遵循医嘱
医嘱
金秋(2016年20期)2016-05-03 23:17:20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