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事先张扬的溃败

2010-05-30 10:48郑若麟
新民周刊 2010年26期
关键词:法国队世界杯教练

郑若麟

法国队敲起“道德与社会撕裂”的警钟。

这是一幕令人吃惊的场景:在法国队对南非队开赛之前,法国队教练多梅内克如其惯常所做的那样,一个人站在赛场中央发球点上环顾四周。孤零零一人,面对的却是整个世界!前世界冠军、现世界亚军要战胜排名仅83位的南非将不会是头条新闻;甚至真的以四球胜出,从而逃出华容道迈进下一轮,也不是什么过分的奢望。然而这支法国队就是做不到。到底是球队的衰败,还是法国社会现状的残酷反映?一个待解之谜。

一种令人倍感诡异的气氛在上下弥漫:相当大一部分法国人居然“盼望”他们的国家足球队“输”!这是我在与很多法国朋友们——包括左、中、右翼,甚至包括一些极左与极右翼——谈及多梅内克率领的国家足球队征战南非时得出的深刻印象。

讨伐

尽管角度不同、原因不同、动机也不同,但当法国队果然铩羽而归时,法国舆论令人空前地一致:“罪”有应得!教练、球员、足协、体育部长……人人皆有“罪”。这几天法国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除了赛事,就是在对法国队“问罪”。政界、舆论界甚至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都介入了这场“足球大辩论”。体育部决定组成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罢训”事件。几乎所有报刊都连篇累牍地刊发社论。连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召集体育部长等开会,甚至不惜取消与一个非政府组织商谈G20峰会的预定,转而与“四朝元老”亨利亲自晤谈……结果引发正在法国街头大示威的工会领袖一句苦涩的评语:200万人上街反对退休制度改革,总统却在与年薪1500万欧元的球员讨论法国足球队的前途问题!反差确实令人瞠目。

意大利队也首轮出局,尽管被球迷们视为一场“国家悲剧”,但却并没有引发与法国一样的社会大辩论;2002年法国队也曾在世界杯首轮出局、队中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当时亦未引起这么强烈的“地震”呢?事实上,这次法国国家足球队的失利不仅与目前法国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足球寄予的希望过大,从而使失利变成了对法国国民士气的一个沉重打击有关;而且足球对法国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法国足球和国家队已经成了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民众从中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影子。这次惨败引发了令法国民众心寒的“社会衰败”问题的争议,与欧洲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的社会氛围是相当吻合的。

法国足球队失利肯定有技术、心理、管理、球员与教练关系、球员之间关系、媒体和舆论的负作用等等多重因素,甚至包括“运气”……但同时也有深刻的社会因素。球员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球员、球队和教练自身。法国社会这次之所以会对球队失利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主要原因并不在足球本身,而在于这支球队所反映出来的社会认同问题。从球队的组成(被认为黑人太多)、对国家荣誉的态度(被指不唱国歌)、对社会的责任感(如拒训)、个人的道德修养(对教练爆粗口和对记者竖中指)一直到失去作为一个大国的风度(拒绝与战胜自己的对手握手)……都深刻反映了法国社会今天的现实。显然,在短暂的世界杯过程中,这支属于世界上最豪华球员组成的球队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场比赛,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球员们的社会出身对贫困阶层的象征意义、他们拥有的过度财富、他们的傲慢态度、与媒体永不休止的“战争”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对抗,都在世界杯首轮被淘汰后变成压在球队身上的“七宗罪”。法国人批评的并不是球场上的失利,而是法国队在比赛场外的所做所为。这与法国社会现状是相吻合的。法国社会近年来在金钱的腐蚀下,正在失去道德荣誉感和最起码的责任心;甚至在某些“政治正确”的口號下,“荣誉”、“责任”、“爱国”、“道德”、“费厄泼赖精神”等本属于一个民族最正常的意识、真正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却正在迅速倾倒过程之中。可能这才是法国队乃至法国社会最深层的问题所在。

问罪

如果说,胜利的原因都是类似的,那么失败的根源则各有各的。从体育角度来看,法国队确实是一支“浪漫”的球队,在国际重要赛事上一向是进两步、退一步的“探戈高手”!1998年夺得世界杯冠军后2002年却在第一轮被淘汰;2006年进入决赛并以点球失利屈居亚军,2010年再次以一平二负首轮出局。在欧洲杯冠军赛事上法国队也同样:一届夺冠或进入决赛,必有一至两届不是止步八强就是首轮被淘汰。有时是因为球队更新换代或教练更替的缘故,有时却简直莫名其妙,本届即为典型。早在预赛阶段,法国队就踢得极为勉强。最后一场靠着亨利的一个手球使法国队将爱尔兰队不怎么光彩地挤出世界杯后,法国国内舆论就已经沸腾。

场内因素总是比较清晰的。即使是从最受争议的教练角度来看,这位史上任期最长的雷蒙·多梅内克被法国媒体骂得狗血喷头,似乎并不冤枉他,尽管他“也曾阔过”。这位在职业赛场上踢了整整16年足球的老资格,从1993年起进入法国国家足协技术委员会,成为法国青年队教练后,曾取得率队进入过1996年奥运四分之一决赛的业绩。2004年7月多梅内克被任命为国家队教练。当时法国队在国际足联排名第二,但已经失去世界冠军和欧洲冠军的头衔。多梅内克不管怎么“无能”,也不管是否被齐达内等球员“架空”,他却是除了雅凯1998年本土夺冠外唯一一个使法国队于2006年再次进入世界杯决赛的人。

今天法国舆论争议的焦点,并不是多梅内克的无能,亦非球队在场上的表现,而是法国队失利的“场外因素”。法国媒体正在深入、集中分析。综述如下:

亨利手球使法国队戴上了“精神原罪”:从预赛“成功”跻身决赛圈开始,法国舆论对这一手球的“道德审判”就此拉开帷幕,事实上至今没有达成共识。支持亨利的球迷认为根据比赛规则,裁判没有看见、没有判罚,那就是合法的,就是合理的。而反对者则从道德角度出发,认为这样做将形成法国年轻一代的“道德崩溃”,因为“未见、未罚即成功”对年轻一代将形成恶劣的影响:只要没有被当场抓获,做坏事也可以是成功的!这一手球使法国队思想上被套上了“原罪”。这样踢球,不输才是奇迹。

奏国歌时部分球员拒唱国歌:电视实况转播的特写镜头,对部分法国人的刺激是很深的。众所周知,法国很多知名球员如齐达内也很少唱法国国歌。主要在于部分左翼舆论认为,唱不唱国歌没有什么。但如果说赢球时这不是问题的话,输球时这必然成为问题。国歌都不唱,法国人能不怀疑球员的爱国精神吗?事实上,这已经形成某种恶性循环:一些非洲裔或阿拉伯裔球员越是被批“不爱法国”,就越是感到受排斥,于是更不愿意唱法国国歌。他们获得部分左翼舆论支持,事实上将法国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冲突引入了法国球队……

球队内形成相互敌视的“圈子”:本来这是球队内部事务,并不应为外人所津津乐道。从1998年法国队夺得世界杯以来,法国国家足球队就成为法国“社会融合”的一个典范。“黑人、白人、北非人”(black、blanc、beur)成功地一起夺得世界杯,还有比这更能说明法国社会的成功的吗?然而同样的一个队,当赛事不利时,“黑人、白人、北非人”大融合便变成了“种族大冲突”。抨击法国队的人,特别是极右翼的部分政治家,将其形容为“法国队内黑人与白人、伊斯兰与基督教等之间的冲突”。然而问题是,1998年或2006年时法国队同样是由不同种族的法国人组成,为什么当时就没有这类问题呢?可见,圈子确实存在,但可能不仅仅与种族和信仰有关系,更有可能涉嫌利益关系。

教练权威基本丧失:之所以这次法国队内不同来源的球员会形成圈子,与其说与种族与宗教相关,更有可能是源于教练权威的丧失。说来令人惊诧:法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教练,却很有可能是最无权威的教练。2006年法国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很有可能与多梅内克没有太大关系,而是重返国家队的齐达内等老将自行一套,而获得的成功。因此球员对多梅内克不要说没有敬畏之情,甚至可能并不服气他。但多梅内克却成功地使2006年的亚军头衔,变成了重新谈判自己与足协的合同的筹码,使之延长至2010年。当2008年多梅内克面临欧洲杯首轮被淘汰的惨败时,正是由于这一合同对他的保护(解除其职将使法国足协向他支付巨额赔偿金),使他安然度过危机。但他的权威也进一步消失殆尽。

辱骂教练说明了什么:正是这一权威的丧失,使得球员对多梅内克毫无尊重。在对墨西哥队的比赛中,当多梅内克批评阿内尔卡跑位不积极时,后者根本不服,因而出现了“爆粗口”一幕,从而引发后来罢训、领队辞职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法国球员的修养也是令人难以恭维。在上一场比赛期间,实际上已经出现一些令人不可接受的现象,如前队长加拉斯向一名想采访他的电视一台记者竖起了侮辱性的中指。

黑社会与“叛徒”:更令法国社会不能接受的,是在足协决定开除阿内尔卡之后,队长埃弗拉对社会所做的“声明”:“对于法国队来说,问题不是阿内尔卡,而是将阿内尔卡说粗话的事透露给媒体的‘叛徒,法国队必须排除这一‘叛徒。”法国舆论惊呼:这证明法国队已经具有某种“黑社会”的味道。谁将内部的事务透露给外部,就是“叛徒”。这可是闻所未闻。迄今为止,这一“叛徒”仍然未露其“庐山真面目”。在这种“相互猜忌”的气氛中,一支球队如果还能赢球,那必然“不是法国队太强大,而将是对手太差劲”。

使水满溢的最后一滴,是“罢训”事件:尽管这几天亨利、队长埃弗拉等三名球员都出面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队员罢训是“全体一致决定”,但法国媒体和舆论根本不信。有记者指出,实际上就是四至五名与阿内尔卡关系特别好的球员做出决定,然后问其他人“你们是否支持”。在这种氛围下,谁也不敢站出来说个“不”字。还想不想在今后的球队里踢球?这说明法国队已经出现“正不压邪”的不良气氛。按这些球员的逻辑推理:爆粗口没错,错在将消息透露出去;开除阿内尔卡有错,所以罢训抗议,至于世界杯下一场比赛的胜负,却被忘到了九霄云外。正是从这一事件开始,法国舆论开始严重质疑这支球队的道德品质。

拒绝与南非教练握手:如果说球员的问题还仅仅是一批“无知的‘流氓百万富翁”(一名法国哲学家言)年轻气盛所致,那么多梅内克拒绝与南非教练在赛后握手,则引发了法国舆论几乎原子弹般猛烈的炮轰!这充分证明,这位教练已经远远偏离了传统法国的绅士精神,成為“输了球还输了人”的典型。拒绝握手这一幕,深深刺激了全球球迷特别是法国舆论。法国舆论突然认识到,近年来一直鼓吹的某些意识形态,如强调个人自由、忽略社会共同责任,强调个人权利、忽略社会义务,强调个人价值、忽略社会道德……都在对法国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冲击,造成社会的道德价值混乱、社会撕裂。

溯源

应该说,法国社会对这类问题也仅仅是在爆发金融与经济危机以来,才逐渐通过自我反省才认识到的。而本届世界杯法国队恰恰集中体现了这种认识。世界杯对法国来说,是从亨利的手球开始,到多梅内克拒绝与南非教练握手告终。其反映的恰恰是球队的价值观与法国社会价值观的演变相比,有一个滞后,从而与法国社会分道扬镳。这是非常“哲学化”的一个过渡。别忘了,法国历来被“誉”为一个“人人都是哲学家”的国度。法国社会价值观的演变深刻地影响着法国足球队;但与此同时,当法国足球队在世界杯遭到惨败而真实地反映了法国社会状况时,法国社会突然如梦方醒,开始反对自己的球队,也就是反对自己近年来追奉的价值观。从左、右翼的种种批评,可以看出其中法国社会对近年来所追奉的价值观“否定之否定”所走过的道路轨迹:

左翼批评球员所挣的钱太多,越来越多,乃至于他们只顾自己的收入而忽略其他。而这当然就是萨科齐右翼政府的错误,因为右翼多年来鼓吹的就是“挣钱就是成功”的价值观。“多工作、多挣钱”甚至就是萨科齐竞选总统时的口号。右翼则批评球员在比赛前奏国歌时一个个都闭着嘴,证明他们不爱他们球衣所代表的国家。这当然是左翼的错。因为左翼整天鼓吹“普世价值”,而竭力淡化国家概念,忽略国家荣誉与国家利益。这就是后果。极右翼则直接抨击球队里选入了太多的黑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首场上场的法国队中仅4名白人,其中里贝利还皈依了伊斯兰教),不能代表法国白人基督教占多数的社会现实。这当然是传统左、右翼的“共同过错”,因为他们执行了“错误的”移民政策,使法国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非白人……极左翼的思维也在法国队中可以找到深深的痕迹,如对权威的质疑、对团队精神的唾弃、对权利的过度强调而导致效率的低下等等。

奇特的是,这些问题法国社会已经认识到、又再次从法国国家足球队身上看到的自己的影子,因而产生了不能容忍的感觉。所以这次法国队的失败造成全社会对其“口诛笔伐”,实际上是法国社会在对自己的反省。在今天的“地球村”时代,世界杯上每一支球队所表达的,都是各民族的精神状态。失败的球队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如南非队,如朝鲜队,如美国队。而法国队则是法国社会、民族精神状态的真实缩影。

当然,这仅仅是部分法国人和外国观察家的看法。根据Ifop民意测验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53%的法国人认为法国足球队的表现反映了法国社会整体机能紊乱的现实。而43%的人则反对这种看法,认为足球仅仅反映职业足球界内部的问题,仅此而已。

猜你喜欢
法国队世界杯教练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2018俄罗斯世界杯法国队快速反击战术研究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天下
多彩世界杯
蓝色1998
加油
世界杯搞笑来袭
世界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