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自由

2010-05-30 18:05孟静
新民周刊 2010年47期
关键词:功夫片李安传记

孟静

他比别的导演更纯粹,工作对他来说就是工作,不是孔雀的翎毛,为了求偶,为了炫耀,职业带来的虚名他也享受,但没有享受到那么夸张的程度。

看金马奖颁奖礼上说起李安的新片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突然有一种感动的感觉。几年前我看过这本书,非常奇妙的作品。一个少年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海上共同漂流了227天,他没有被它吃掉,它也没有饿死,这本书包含的生存智慧是钢铁丛林中的人们闻所未闻的。

作为小说它有无限遐思的空间,拍成电影一定是个艰难的工程,动物、孩子、海,都是最不可控制的元素。没有明星,拍摄困难,注定这是块难啃的骨头。我所感动的是李安这些年来一直在拍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不可否认,他是华人导演中拥有最大自由度的,其他导演不可能不考虑投资方,不考虑前途。张艺谋要挣钱,所以有了《三枪》;冯小刚为了拍大片,努出个《集结号》;陈凯歌想忘记《无极》,转回到《梅兰芳》;陆川八面玲珑,很精明地选择《南京!南京!》;贾樟柯也想有票房,拍了一堆没票房的片子。

每个人都揣着自己的小心思,我相信,他们手头都有很多本子,其中一定有自己最想拍的,也许因为审查制度,因为投资,或者别的,但不要总把原因归到他人身上,更多的是因为个人私欲,他们拍一些自己都不喜欢也不想看的题材,底气不足捏着鼻子上桌摆给观众,然后妄图用一通忽悠强迫观众相信那是盘佳肴,实际底下铺着烂菜叶。

很多导演的从艺之路不比演员,他们是喜爱光影才进入这个行业的,可走着走着,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为了这个为了那个,唯独不是为了电影去拍电影,可又不愿意承认,一副正气凛然为电影生为电影死的样子。李安未必比他们高明到哪里去,只是他确实没有那么多私心杂念去讨好别人,他讨好的只是自己,但结果是,观众不傻,更接受这种真诚的讨好。《卧虎藏龙》之前美国人会看一点功夫片,可功夫片和武侠片是两个门类,谁能想到他们会接受道家那套理论?《色·戒》里大段曲径通幽的麻将戏,注定是要在西方失败的,李安也没有因此把它舍弃。

几年前我见过李安一次,当时为了宣传别人给他写的传记,他被出版社忽悠到大陆,拉着转了几个城市,上了一些十三不靠的烂节目,最后那些节目还都没播出。他只带了一个老助理,提着一瓶胖大海泡的茶,没有专车,在北京要自己打车,去外地就坐火车,和我们一样从北京站进出。如果见识过比他无名到不知多少倍的演员的排场,你就会讶异李安的好打发。以他的聪明,已经知道被人利用欺骗了,但还是很无奈地配合,连发飙都不敢。那些节目的编导都可怜他,说他有一双小动物般无辜的眼睛,但边可怜还是边把生病的他按在那里,无休止地折腾。

看到那个场面,我会很信那本传记里的自述,他只有在拍电影时是那个小世界里的国王,他的气场才会吓哭章子怡。而离开了电影,他是个没有生活能力且无害的人,没有一般男人的攻击性,总是别人来侵略他。正因为如此,他比别的导演更纯粹,工作对他来说就是工作,不是孔雀的翎毛,为了求偶,为了炫耀,职业带来的虚名他也享受,但没有享受到那么夸张的程度,工作本身产生的快乐对他尤为重要,所以,有时候自由是自己争取的,不是审片委员会给予的。

猜你喜欢
功夫片李安传记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叶问4》成功了,但功夫片真能回春吗?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叶问4》发布会举行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北美观众为何不爱看功夫片?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卧虎藏龙》 获评十年最佳功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