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刚
面对社会转型,慈善机构的能力总体上仍然明显不足。这不但表现在许多慈善机构仍然难以承担比较大型的慈善项目,而且还在于许多慈善机构执行的项目常常在第三方的评估中被发现难以达到项目设计的目标,甚至常常不了了之。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激发出中国人的慈善井喷.在之后的两三年,公益慈善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慈善事业一方面表现在人们更多地参与捐助和志愿服务,另一方面也展示着专业慈善机构开始大规模出现。面对着社会的种种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一系列的集体行动和自我组织在助老恤孤、助学支教、环境保护、社会健康乃至农民工服务等各个方面开展着广泛而丰富的行动。这些现象不但活跃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活跃在西北、西南遥远的乡村;参与的人群不再只是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也包括了记者、政府官员、教师,还包括职员、学生和外来打工者。这些广泛的行动和话语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民间公益组织,也使得慈善事业具有了专业化和持久的动力。
但是相对于社会的广泛需求,目前慈善组织虽然数目庞大,但是仍然难以承担起满足社会需求的第三部门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面对社会转型,慈善机构的能力总体上仍然明显不足。这不但表现在许多慈善机构仍然难以承担比较大型的慈善项目,而且还在于许多慈善机构执行的项目常常在第三方的评估中被发现难以达到项目设计的目标,甚至常常不了了之。
一位长期从事公益组织项目评估的专家告诉我,在他主持评估的慈善组织项目中,98%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或许有些夸张,但是也确实体现出当前慈善机构发展的不足。他们常常热情有余,但是在工作经验和能力上却还是稚嫩。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慈善机构出现在2004、2005年之后,甚至是2008年地震救灾之后才冒出来。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能够满足社会迅速增长的需要,慈善机构就需要进行有效的能力建设。
怎样的能力建设
慈善机构目前急需的能力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服务的能力建设。慈善机构不仅仅是要做好事,更是要将事情做好。只有将服务做好,慈善机构才能得到资助者和受助对象的尊重,也才能有公信力。但是目前许多慈善机构还缺乏专业人士和专业服务能力。“5·12”汶川地震救灾很多志愿组织和服务机构在能力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去做心理辅导,结果使得灾区很多灾民对心理辅导产生抗拒心理,这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二、资源动员的能力建设。慈善组织需要筹集到资源来实现服务,但是在筹款筹物,以及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方面,慈善机构的能力仍然乏善可陈。有的机构仍然依靠“兜售”受助者的苦难来换取支持,有的则常常直接就要钱,宛如高级乞丐。其实筹款在成熟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门专业。慈善组织不能把自己随意置于道德制高点上,认为自己做善事,人家就应该给资源。相反,慈善组织需要有能力像壹基金一样来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技术吸引和动员资源。
三、组织治理的能力建设。慈善组织既然是一个组织,那么它的公信力常常取决于组织良好的治理。而一个混乱乃至腐败的治理常常给慈善组织带来灭顶之灾。从过去的胡曼丽事件到最近的红基会天使基金的挪用,都反映出慈善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治理来监督和激励慈善的服务。否则在不良的治理下,好人也会变坏,而善事也会成为腐败。在慈善机构发展的最近20年间,这样的腐败事件并不少见。
四、战略管理的能力建设。慈善组织和慈善个人行为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多数个人的行为常常是一次性的,而大多数慈善组织的行为则要求具有可持续性。这就使得慈善组织需要进行长远的规划,能够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某一议题,而也只有这样,慈善机构才有可能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但是当前很多慈善组织都缺乏战略规划和管理的能力。他们很容易受到资助的诱惑,接受许多项目,甚至是一些和使命并不相关的项目。
毫无疑问,每个慈善机构由于自身发展的阶段不同,都有不同的能力建设需求,比如媒体沟通能力、志愿者管理能力等。但是总的来说,比较普遍的能力需求集中在上述四个方面。这些方面的能力不足困扰着这些组织的发展,让他们不得不寻求能力建设。
当前能力建设的格局和特征
在90年代中期,中国很多扶贫机构就已经在国际发展机构的资助下开展能力建设。2001年,商玉生、崔玉等人发起成立了恩玖信息咨询中心,这是第一家专门进行NGO能力建设的机构。从这以后,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机构就开始不断出现,例如北京的中国国际民间组织促进会、上海的绿根力量、映绿、NPI、广州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许多国际基金会以及发展机构都将能力建设纳入其项目支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成立于1998年的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在21世纪也逐渐从研究转而强调非营利组织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图培养适合于各级各类慈善机构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而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壹基金公益研究院,负责基金会管理的高级人才培训,并授予MPA学位。
每年据不完全估计,有1万多人员参与各类有关公民社会的能力建设培训。虽然比例仍然不是很大,但是能力建设的影响力却比较大。许多NGO进行内部培训或者开展活动的时候,往往应用这些能力建设的教材或者讲师。在这一能力建设过程中,慈善机构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实践方式。
当前能力建设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培训上,培训的内容涉及公民社会、非营利组织管理、志愿者管理、参与式项目、社会性别等方方面面。除了培训之外,能力建设还有咨询、评估、组织实习以及组织考察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这方面,NPI设立慈善组织的孵化器,进行全方位的能力支持影响最大。
慈善机构的能力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的思路:
第一个维度力图提高NGO管理效率的思路。这种能力建设着重从内部建设草根组织运作能力。例如项目运作能力、组织治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
第二个维度则是根据NGO发展不同时期从外部提供资源、创造合法性机会来推动NGO的发展。比如小额基金、NPO孵化器都是从这样的思路来从外部推动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
第三个维度则是从公益行动者出发,关注公益行动者的社会视野、个人成长与领导力等内容,力图通过文化熏陶,培育出能够扎根社区、积极参与和宽容态度的公民行动者。
三个维度的支持在很多时候是重合在一起的,但是不同的能力建设强调的重点又有所不同。同时,这些能力建設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地,每个地方又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参与者往往是目前公益组织最活跃的行动者,虽然他们并非被动的接受,但是能力建设所传播的知识仍然对他们的工作话语的建立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多元能力建设的格局中,很多民间公益组织由原来互不来往,互不知晓到逐渐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甚至能够形成相互支持的网络。在大陆,基本每个基金会或者组织培训的组织都能形成各自的一个网络,例如福特基金会支持的组织网络,CIDA支持的网络,这使得很多不同类型的慈善组织可以相互连接起来,并逐步形成对于NGO、公民社会以及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共识。正是在这些共识的建构过程中,困扰着大陆公民社会组织的资源不足、合法性不足以及能力不够的问题逐步出现缓解。
能力建设的反思和趋势
但是当前的能力建设也存在着明显的吃洋奶导致的消化不良问题,很多能力建设的内容直接来自西方,没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就匆忙地传授给了慈善机构,这就使得很多慈善机构常常消化不良。洋奶虽然没有毒素,但是却有激素,使得很多公益机构手脚还很弱,脑袋却已经很成熟了。一套一套的话语但是却难以落到实处。正因为此,也有一些组织对这类能力建设,尤其是培训的作用表示怀疑。
回应这种怀疑,首先是不能高估能力建设的作用,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不能单纯依赖于能力建设,很多仍然依赖于慈善组织本身的实践。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前能力建设的不足。能力建设不能只是满足于帮助这些组织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而更应该能够实实在在提升慈善组织的实践能力。
正因为此,未来慈善机构的能力建设,应有如下方向:
公益慈善应该始终向下,以民为本。助人自助、社区可持续发展以及社区公民培育应该是公益慈善事业最重要的主题。应该避免单纯的基金会依赖和政府依附。
能力建设应该强调多方合作能力的提升,慈善事业不仅仅是慈善组织一家的事,事实上媒体和新媒体以及社区受助者在公益事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中国的企业家也在公益事务中越来越走向前台。同时在社区也有很多自发的集体行动,慈善机构不应该自我封闭,而是应该多方合作。
公益慈善事业应该形成多元开放的格局。能力建设防止出现大一统的局面,而是允许多元的思路,并且应该继续积极加强两岸三地的交流。这种交流在以往的能力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公益慈善事业不仅仅是实现人们的善心,而且也是在推动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的发展,建立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从而推动社会的转型。这无疑应该是呼唤新一代精英关注和投入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公益人士,都需要能力建設,也通过能力建设,专业的慈善力量将改变这个世界很多被人忽视和遗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