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推荐读北大

2010-05-30 13:46蒋昕捷
37°女人 2010年2期
关键词:南师副校长竞赛

蒋昕捷

2009年11月19日下午,匡超跟在几位老师身后走进会议室。在北京大学宣布全国39所中学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后仅一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匡超就已经被确定为该校的推荐人选。一下子。这座百年老校里涌进了各路媒体记者。

在1小时的访谈中,这个17岁的年轻人侃侃而谈,学奥巴马那样挥动着手臂。还时不时地挑挑眉毛。“我觉得自己的出生不是偶然的,”匡超说,“说不定历史选择了我,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从外表看,这个突然出名的男生与普通中学生没什么差别。他有些挑食,从不吃茄子。但一顿要吃4两米饭。他有着阿凡提式的大鼻子,架着一副400度的眼镜。即使下雪天冻到感冒,他也只穿一件毛衣和一件敞开的外套——因为穿上棉衣后。有点儿像企鹅。

学生中公认的牛人有3种,要么学习成绩好。要么学科竞赛成绩好,要么课外活动能力强。而匡超“3样都很厉害”——首先,匡超高一进校时就是年级第一,3年后总成绩仍然是年级第一;其次,他连续两年都拿到省物理竞赛一等奖,数学竞赛也拿过省二等奖。而他的语文和英语也都是强项;再次,他是班长,性格很阳光,搞活动能力强。

许多批评北大该项改革的评论,都拿匡超做例子。有些具有怀疑精神的网友,开始人肉搜索他的出身。

“我生长在丹阳农村,父母都是普通教师。”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学生坦然地面对这一切。他自称匡夫子,在班级日志上,总是以“匡夫子云”起笔,模仿太史公的笔调,指点江山。他的床头放着3本不同版本的《毛泽东传》,还有《资本论》以及“暂时看不太懂的王小波”。

早在公众瞩目之前,匡超在南师附中已经尽人皆知。有人说,宿舍晚10点熄灯,别人都在海聊或沉睡,只有匡超躲在男厕所昏黄的灯光下,读英语,看数学书。有人说,物理竞赛前太紧张,他20天没洗澡。还有人说,有他在,连组织活动当个头儿都难,因此,有位学生只好在高一下学期转学回乡读书。匡超本人认为,这些故事中,演绎的成分居多。他觉得,学习从一开始就是快乐的。

上小学时,他就是故事大王,还自编相声,擅长打架子鼓。不过,当他从相对闭塞的农村来到省城,起初还是有些不适应。高一时,他被任命为徒步11公里活动的首席执行官。他给同学们作动员:“我们的目的地是AAAA级景区雨花台。”他一字一顿地把A说了4遍,同学们偷笑,老师小声提醒,说“4A”就好了。从此,在学习之余,他开始有意识地拓宽视野。有一次,江苏省教育厅选了10名优秀学生访问澳大利亚某城市。对方市长在市政厅接待,事先没打招呼就让中国代表团发言。在学生们的一致推举下,匡超用纯熟的英语即兴作了演讲,受到澳大利亚当地媒体的称赞。

实际上,在被校长推荐给北大之前,就在11月初。匡超与自己心仪的北大也有过一次交锋。

在这个由北大某位副校长带队的座谈会上,匡超先是与北大副校长一起追忆了北大的历史,接着话锋一转,问对方:“老北大一枝独秀,但今天的北大对自己的追求是不是发生了改变?”此后,当这位副校长回答一名学生的提问时,他觉得“不太满意”,便继续追问,甚至还给北大挑毛病。而那位北大副校长私下里对匡超的评价很高,认为这个学生的思辨力、责任感和使命感非比寻常。

“如果北大都容忍不了我的张扬,那我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地方?”匡超直言不讳地说。

他心仪北大多年。高三(1)班教室的墙上贴着每个学生的志愿和对自己的寄语,匡超在北京大学下面写的是:“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5000年的辉煌中华。”因此,当他日后在电视上嚷着要改变世界,同学和老师早就习以为常了。

很多同学好意劝他,中国社会需要的是沉稳低调,连父亲也觉得儿子有些年轻气盛。每到这时,匡超总是反驳说,毛泽东年轻时就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周恩来上中学时也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哪个不是狂得一塌糊涂?

有一次,他碰见一位乞讨者带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在争抢一瓶讨来的“营养快线”,后来不慎打翻在地。那位乞讨的父亲马上站起来,“啪啪”两巴掌打了两个孩子。很多人漠然地走过,匡超却百感交集,他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给了他们。“如果我被北大录取,有机会要去农村转一转。”他欣赏奥巴马在上海时说的一句话:“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心中装着的不光是自己。还有民族,还有国家。”

如今,被推荐上北大的匡超无暇顾及由此带来的余波。他正忙着组织班上的“内阁成员”,针对本班期中考试整体滑坡的问题,拿出一整套整改方案。同时,不顾自己“形象不算上佳”的事实,仍在争取作为学生形象大使,代表南京市申办2014年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而对于最近发生在他身上的风风雨雨,他引用了一句在南师附中学生中流传甚广的话:“20年后,这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朵小浪花。”

猜你喜欢
南师副校长竞赛
一所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办学气象
两元钱“惊动”法治副校长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读《甲骨文捃》(二)
中学副校长的作用与发挥
两个副校长的家访启思录
说不尽的南怀瑾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乘着MOOCs歌声的翅膀——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