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婷 陈世华
一
2010年7月15日,由日本文学振兴会主办的第143届芥川奖、直木奖评选会在东京新喜乐酒店召开。8月20日两奖的颁奖典礼在东京会馆举行。35岁的赤染晶子凭《少女的告密》折桂日本最重要的纯文学新人奖——芥川奖;46岁的中岛京子借《小小的家》荣获日本大众通俗文学的人气权威奖项——直木奖。
赤染晶子出生于1974年,1997年毕业于京都外国语大学,获德语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取得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德国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北海道大学博士课程中退。同年,她以小说《初子》荣膺日本第99届文学界新人奖,从此步入文坛。
中岛京子出生于1964年,1986年毕业于东京女子大学文理学院,专业是史学,曾在学校和出版社工作过,1996年赴美国实习,1997年回国后成为自由撰稿人,开始进行小说创作,2003年凭借处女作《FUTON》在文坛崭露头角。2008年以《冠•婚•葬•祭》入围第29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候补名单。
本届芥川奖和直木奖的两位获奖者都是女性,而且其作品都是首次入围即拔得头筹。可以说,“非著名”的两位女作家包揽了当今日本文坛最重要的两个文学大奖。
二
赤染晶子的获奖小说《少女的告密》,以去年安妮•弗兰克的80岁诞辰为契机,取材于《安妮日记》,用幽默诙谐的戏剧化笔调,描写了一些自称“乙女”(有少女、处女之意)的京都某外国语大学的女大学生,为迎接德语演讲比赛,通过理解和背诵《安妮日记》而暗自较力,并最终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少女的告密》在作品人物、故事空间上,与《安妮日记》形成双重构造。作品人物方面,在充溢着压抑窒息气氛的教室里集体学习德语的女大学生们,和被德国纳粹迫害的安┠•弗兰克的身影,二者交错重合;作品故事空间与《安妮日记》的世界也层层交叉重叠。作者在小说中紧紧抓住“是谁告发了安妮”这一重大历史问题,将个人和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正如芥川奖评委小川洋子所评价的那样,“在某个被界定的空间里,一定数量的人一旦聚集在一起,就会有理不清的事情发生。在大学的教室里,自称为‘乙女的学生们分成两派进行争斗、告密,这样的事同样也发生在了安妮•弗兰克的身上。这是一部把两个世界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小说。”再者,作品以“告密”为纽带,将过去和现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女主人公居住的京都房间的黑暗和安妮藏身房间的黑暗,“乙女”这种暧昧的定义和犹太人的定义,少女间的谣传和对安妮的告密,都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不但作品的构思独特新奇,这种隐喻的表现手法也令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也有评委对于这种把严肃的犹太人问题和幽默的表达方式联系起来的表现手法提出了否定意见。
但是作者强调,在写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她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犹太人问题是“一部沉重的记录”,作者的目的是“把日本女孩子的世界,凝缩在‘乙女这样的虚构人物中来进行描述,想要强调安妮日记里的那个世界的真实感”,而并非是强调犹太人问题这个严肃沉重的话题。在作品的结构上,实际上是借用了《安妮日记》这个“历史”话题与“乙女”这个现实群体,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巧妙交错,最终完成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安妮要加入荷兰国籍,才能在表面上掩盖自己犹太人的身份,才能生存下去,而又是谁把安妮归为犹太人,并加以歧视的呢?这是一个十分困扰安妮的问题。另一方面,京都外国语大学的德国教师,也把“乙女”们分为了“紫罗兰组”和“黑玫瑰组”,而分组的依据竟然是根据“乙女”们喜欢草莓还是威士忌而定的,这种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分组,就造成了两组的互相争斗和告密,从而造成了少女之间的不信任和恐惧。安妮和少女们的恐惧,毫无疑问是被这种没有根据的、人为的以犹太人还是荷兰人、“乙女”还是“非乙女”、喜欢草莓还是威士忌的集团划分方式所左右的。这种奇妙的集团划分方式,使得少女们为了自己的集团利益,不惜“告密”,即使是违心的,也要认真背诵用以击败对方的语句,在这种为了集团利益的争斗中,少女们不但怀疑伙伴,而且有时也怀疑自己。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慢慢学会了辨别是非,并逐渐对演讲产生了自信,成为一个能够脱离《安妮日记》内容禁锢,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少女,因此,可以说,《少女的告密》让读者通过对“身份到底是什么”、“集团到底是什么”的思考,来反省决定一个人人格的只有本人,只有自己,而不是“他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少女的告密》又是一部成长小说。正如评委池泽夏树所说:“作者的意图,是从人们一直以来认为安妮•弗兰克是纳粹主义牺牲者的不幸少女形象,提升到自立的年轻女性这种本来面目的形象上来。”这充分说明了本文也是以女性作者的视角,“通过‘告发安妮•弗兰克的是谁这一社会性的、历史性的题材,最后落入‘自己是谁这一文学主题”(小川氏语),从而比喻性地表达了女性自立和成长的过程。这也是这部作品之所以在三轮投票中都获得过半数选票支持,最终战胜其他入围作品的理由。
三
直木奖的评选过程就更为激烈复杂了,入围者中不乏今年书店图书大奖得主冲方丁、日本推理界最受瞩目的新人道尾秀介等热门作家。但是大奖最终落入出道七年从未有过获奖经历的中岛京子之手,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中岛京子的获奖长篇小说《小小的家》,分别由“红色三角屋顶的西式建筑”、“东京时尚”、“白铁皮玩具”、“庆祝仪式序曲”、“开战”、“没有秘密策略”、“故乡的每天”和“小小的家”共八章构成。作品以主人公老年女佣多岐回忆60多年前在红色屋顶的小小家中所度过的日子为主线,用现代人的视角完全再现了昭和时期东京市民的生活。
主人公多岐追忆起战争来临前,在小小的家中度过的日日夜夜,以及美貌夫人那令人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流露出当时人们夹杂着爱与离别的复杂情感。作品栩栩如生地描写了战前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不是“阴暗悲惨”的,而是“轻松真实”的。讲述了在那个年代生活着的人们的感觉。林真理子女士在发表评选直木奖的经过时,不但对小说中登场人物栩栩如生的现实感赞赏有加,而且认为,作者仔细地阅读并消化了极其庞大的资料,写作的手法也无可挑剔,对于战前史料的研究和引用几乎可与历史学家相媲美。作品“表达流畅”,“写活了战前中产阶级的家庭”。
作为战后出生的中岛京子,能够以描写战前和战中内容的作品获奖,与其所学专业有很大关系。中岛京子在大学学习的就是历史专业,专业素质使她拥有了查阅历史资料的才能和爱好,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非常喜欢阅读资料,对我来说,读取资料与其说是辛苦,不如说是一种乐趣。在图书馆、旧书店找寻旧资料,也是我很乐意干的活。关于这次的作品,我其实是很享受这一过程的,并且感觉自己干得挺不赖的”。中岛不但乐于阅读大量的史料和资料,而且能够活用到作品中去。作品的内容,特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真实感很强,然而中岛却明确表示没有故事和人物原型,而是靠大量史料的积累,对人物进行了虚构创作。作者在完成这部作品之前,为了写《女佣谭》,读了很多昭和时期的女佣故事,也阅读了大量昭和作家描写的女佣形象。读了昭和作家写的女佣小说后,作者也期待塑造属于自己的昭和女佣形象,但作者承认还是受到了昭和作家所塑造的女佣形象的影响,在塑造《小小的家》中的女佣形象时,参考了昭和作家所塑造的女佣形象。只是关于细节,作者查找了当时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日记等资料,然后使自己虚构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虽然作品的内容和战争有关,但从八章的构成来看,却充满了回忆和怀旧之情,这与作者做过少女杂志编辑的人生经历也不无关系。作者的这种人生经验,使作品《小小的家》的创作没有显出沉闷的气息,而是让《小小的家》成为了“由爱、死和艺术交织而成的感动大作”,我们可以从家庭、恋爱甚至推理等各种角度来品味这部作品。
当然,这部作品虽然在笔触氛围上显得比较轻松,但文中也充溢着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虽然作家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没有经历过战前的生活,但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史料,从而对那个时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印象。虽然这种印象和实际情况可能还有一些不同,但这些过去的故事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虽然作者说自己的创作“只是很单纯地关心身处在那个年代的人们,他们在想什么,有着怎样的经历”,而这种“关心”,恰恰是在借用历史的题材,反思我们现在的社会和人性。作者承认,在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童年时代,叔叔婶婶们凑到一起聊战争时期话题的时候,自己多少有点嫌烦。但当他们大多数的人都已入土为安,自己的父母也已年迈体弱时,作者突然觉得“现在不写的话,父母亲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就读不到了”。于是就有进行了这种题材创作的欲望,并且是怀着一种“不写不行”的心情去写作的。这种写作,究竟是单纯为了让父母亲那一代看到自己的小说,还是敦促现代人应该对战争、社会和人性进行反思呢?
四
无论是芥川奖还是直木奖,本次获奖者同为两位女性作家,两部获奖作品也都不约而同地用各自的方式来关注历史,使历史题材重新焕发出崭新的光彩。《少女的告密》发挥了作者的语言优势,取用西方的《安妮日记》为题材,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涉及了当今社会中“集团”等问题,也积极地反映出年轻女性的成长历程。《小小的家》借用战前和战中的日本历史题材,以轻松的笔调,感性地描写了战前日本中产阶级的生活。虽然两部作品都涉及犹太人、战争等沉重的话题,但两位女作家通过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文章结构和轻妙幽默的笔触,创作出令人轻松愉悦的作品,并在这样的作品中反思作为“人”的应有的价值。两部作品都以轻松细腻的笔调,把历史和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回味无穷。
本年度上半期的芥川奖和直木奖都花落女主,同时也有多位女作家的作品入围,可见日本文坛的女性作家正巾帼不让须眉,渐露峥嵘。
附:
第143届芥川奖候选作品
赤染晶子:《少女的告密》(《新潮》6月刊)
鹿岛田真希:《温润的拂晓》(《流星》4月刊)
柴崎友香:《没有我的喀土穆》(《新潮》6月刊)
席琳•内泽玛菲:《搏动》(《文学界》6月刊)
广小路尚祈:《回家吧》(《文学界》4月刊)
穗田川洋山:《自由高度H》(《文学界》6月刊)
第143届直木奖候选作品
乾琉桦:《愿回昨日》(实业之日本社)
冲方丁:《天地明察》(角川书店)
中岛京子:《小小的家》(文艺春秋)
姬野薰子:《真实灰姑娘》(光文社)
万城目学:《佳乃子和马德莱娜夫人》(筑摩书房)
道尾秀介:《光媒之花》(集英社)
(王煜婷:三江学院日语系讲师,邮编:210012;陈世华: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邮编: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