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2010-05-30 06:06鲍盛祥凌玙琴
职教论坛 2010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

鲍盛祥 凌玙琴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从此,创业教育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并形成了基本思路:以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青年大学生为主体,以开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技能为目标,使其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创造就业岗位和社会财富,最终为社会培养出创造型和开拓型人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于解决就业压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养创新精神都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择中国和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是因为二者具有明显的特征和可比性:美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早于世界各国,而且发展迅速,如今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并已进入成熟阶段。而中国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在高校与社会中人们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关方面的研究也处于萌芽阶段。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当前两国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来分析探讨我国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来指导我国创业教育的实际操作。

一、发展阶段历程的比较

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为MBA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新创企业管理,这被公认为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开启了美国创业教育在大学的萌芽。从这之后到1970年被称为美国创业教育的萌芽阶段。从1970到1976年,大量新兴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社会81.5%的新就业机会。特别是1980年以后,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变革中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在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冲击与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受到关注,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从1970年到1990年,美国用了二十年,完成了其创业教育的起步。1990年后,美国的创业教育在高校得到了更广泛认可,处在稳定上升的发展阶段。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调查显示,1998年,已有1400多所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创业或小企业管理课程。进入21世纪后,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走向成熟阶段,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评估体系日趋完善,这增强了高校的竞争意识,也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现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直到本科、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根据Solomon和Fernald关于全美高校本科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研究成果显示,1979年有127所高校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1982年增加到 315所,1986年为 590所,1999年达到1060所,到2005年初,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有142所大学把创业教育列为专业领域,其中有49所学校设置了创业学学位。

然而,中国创业教育始于1997年清华大学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探讨与实践,创业教育以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载体,以拓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目的,充分发挥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为特色。1997年至2002年4月是高校对创业教育进行自主性探索的阶段,这一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培训体系。虽然,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院校与专家不在少数,但并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与教育发展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方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2年4月在京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并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9所高校列为我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1],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引导其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一阶段是创业教育的试点阶段,是创业教育在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八年来试点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可见,美国创业教育的起步时间比中国早了整整五十年,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其发展轨迹是从单门课程到一个项目,进而在一些大学成为一个专业,而中国才刚刚展开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

二、研究现状的比较

创业教育研究最早在美国兴起,美国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有大量的创业学术期刊,据Katz统计,美国目前共有50多种与创业或小企业管理相关的期刊出版。一些重要的创业学术期刊也相继出现,其中国际公认的重要刊物有:《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Small Business Economics》、《Entrepreneurship:Theory&Practice》、《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另外,许多高校建立了创业研究所对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它们还对课题研究进行积极的资金资助,如果有人对某个项目感兴趣,创业中心就会帮助他获得研究基金,并帮助他完成研究计划。许多大学还设立了创业学首席教授职位和创业活动中心等研究机构,由于大量的首席教授职位和研究机构的设立,使美国创业教育的新理论层出不穷,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创业教育体系,也给创业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创业教育走上正轨。

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早期主要集中在教育学界。经过多年的研究,创业教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如:《创业教育系列丛书》(毛家瑞,1993)等。2002年教育部确定九所院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召开了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讨会,九所试点院校开始对创业教育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还存在理论研究的成果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通过对中国期刊网2000年至2005年的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发现,在众多关于“创业”的文章中,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比例不足7%,对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而且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教育探索》、《外国经济与管理》等期刊中,这也说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还没有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重视,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还较匮乏。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

(一)课程类型及设计

1.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美国大多数院校都将创业作为一个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因而具有完整且成系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见表1),课程设置包括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和创业实务操作类(卢丽华,2007)[2]。美国创业教育课程的类型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程。理论方面的课程将创业宏观过程的内容具体化,从筹划、创建、组织、管理到运行企业这样一个过程来安排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创业过程细微的知识;实践方面的课程以理论方面的课程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机会选择、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组织创业团队到参与创业计划大赛,体验创业的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识别、评估机会的能力和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实践能力[3]。

表1 美国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就创业课程教学大纲而言,它将课程分为公选课程与核心课程。公选课程而向全校学生,内容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及社会分析六大领域,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4]。可以说完备、丰富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增强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2.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和内容虽然比较丰富(见表2),但是,由于中国创业教育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课程的开设还处于探索期,很多课程还没开展起来,高校开课类型单一,且以选修课为主,多数院校开设了创业导论性的课程,创业教育以入门知识为主[5]。全国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创造学》、《创业管理》及《商业计划书》等比较典型的课程,并且这些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表2 我国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另外,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阶段,主要局限于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以及组织创业竞赛活动等操作层面上,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体系之中,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这种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往往把大多数学生排斥在创业教育之外。

(二)课程的普及程度

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美国从1998年就开始实施“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积极培养“未来的经理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美国的高等院校中,创业教育就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至少开出一门创业学课程的商学院数目从1985年的210个上升到1991年的351个,上升幅度为67%[6]。1995年,开设了创业课程的大学已超过400所,其中超过50所大学开设并提供了至少4门创业方面的课程,369所大学至少开出一门创业学课程[7]。在美国,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商学院的“专利”,工程学院、经济学系、护士学院和艺术学院等都纷纷开始创业教育课程。有些大学将创业学作为辅修专业,有的大学则已将其作为一个主修专业,还有的甚至成立了创业学系,并可以授予相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截至2009年,我国107所211高校中仅有41所高校开设了创业相关的课程。在大部分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中,由于创业教育供给的欠缺,创业教育实施的对象又确实是仅局限于少数学生。在创业教育的对象范围上,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创业计划大赛,自开始就刻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关注的是少部分人的骄人业绩,大部分同学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只能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8]这种片面的认识及状况也扼杀、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根据有关调查有将近70%的学生是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就业或者创业打下基础,还有将近25%的学生则目标很明确,希望通过创业教育使自己能成功创业。

四、创业文化和环境的比较

(一)校园创业文化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商业计划大赛(也称为创业计划大赛)。198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奥斯汀分校的两位MBA学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届商业计划大赛,从此,美国的许多高校开始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目前,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创业计划大赛最具影响力。麻省理工学院的“5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影响非常大,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每年都有5~6家新的企业从这项竞赛中诞生。如今,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除了创业计划大赛,美国各大高校还经常组织创业交流会、创业俱乐部等活动。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健全的、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未能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除了开展创业大赛,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创业气氛,取而代之的只是一种归于平庸、虚度年华的窘态,或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形象。大学生本应是具有朝气,富有激情的创业中坚,如果置身于这样一种封闭的、静态的、循规蹈矩式的氛围中,必将掩埋掉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

(二)社会创业环境

美国是鼓励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在美国,创业被认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渠道,是一个公民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成功的企业家,尤其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往往受到社会的尊重,很多甚至被认识是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英雄。亨利·福特、比尔·盖茨等创业者卓越的远见和创造性的开拓经营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极大推崇,成为了美国青年争相效仿的楷模。大学生个人创业在美国是极为普遍且引以为荣的事,以至于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认为创业失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社会允许失败的创业者重新创业,屡败屡战的人往往能赢得更多的尊重而不是嘲笑。

我国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创业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对创业的态度也未形成支持、鼓励的氛围。虽然政府在工商、税务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创办公司有一些优惠政策,但从企业制度、人事制度、投融资制度上也未见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很大帮助的特殊政策,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

国情不同,其教育体制就会不同;社会文化不同,其教育观念也会不同。由于美国的社会文化氛围已经逐渐熏陶和养成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再加上基础教育的逐步渗透,所以在大学里,学生们只需要加强经济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就可以创业了。而在我国,一方面缺少外在的社会创业氛围;另一方面,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来讲,西方人较中国人更倾向于“独立”;再加上中小学缺乏对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引导,因此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一开始就有点“先天不足”,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涉及的项目可能比国外高校繁重得多。

五、创业教育师资水平的比较

美国创业教育师资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很多美国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的经历,并担任过或现在仍然担任企业的外部董事,这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创业实践体验主要通过模仿进行,如让教师组成小组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在创业活动中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在美国,高校还十分注重吸收社会各界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采取短期讲学方式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兼职教师的讲课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思维,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美国高校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一方面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我国创业教育师资主要集中在管理学院,由于没有创业这个专业,所以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半路出家”,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另一类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老师。他们往往身兼其它专业课程教学或行政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创业教育。而且大部分教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存在着依赖书本的倾向,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知识的讲授多于实践经验。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所以当前我国高校中能胜任这一工作的人非常少。

六、创业教育资金状况的比较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资金保障体系主要有直接的资金保障体系和间接的资金保障体系。美国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美国出现了许多支持创业的基金会 (如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中心、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等),这些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美国高校大多数的创业教育中心都有企业家或成功的校友设立的基金,这些基金可以用来捐助教席,也可以作为创业教育中心的日常经费,还可以捐助具体的创业教育项目,或者作为高校创业大赛的“种子基金”等。

高校创业教育的间接资金保障体系是指,风险投资家对高校创业师生创建的企业的风险资本支持。这些风险投资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风险投资家,自1957年现代美国风险资本之父乔治·多瑞阿特将军投资7万元买下由四位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创建的新公司的77%的创始股开始,拉开了美国现代风险投资业的序幕。另一类是私人投资者,这些私人投资者通常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以私人投资者的身份成了下一代创业者的投资“天使”。这些“天使”投资人不仅注入资金,同时还将他们自己的创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理念传授给新的一代创业者[9]。

我国在教育财力资源的不足体现在国家教育总体投入占GDP比例上的不足,据教育部 《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200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725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3.28%,低于美国1997年2.2个百分点,由于中国GDP的总量与美国差距悬殊、人口又是美国的近5倍,所以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就更为明显。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现有整体教育投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国家对新兴的创业教育实施的财力支持就更为有限。

七、总结

毋庸置疑,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而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和模仿美国成功经验的阶段。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国外实施创业教育的模式与措施是针对各自国家的国情而定的,有其自身的政治体制、教育制度与文化背景。我们应当在认真学习和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探索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而我国在发展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分层次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重视对公民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完善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1]唐德海.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4).

[2]卢丽华.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34(5):61.

[3]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以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案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蔡鑫萍.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5]吕宏芬,李季良.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32-34.

[6]张霞.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方案[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7]刘政,喻金平.大学生创业实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0.

[8]庞勃.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9]张祝秀.美国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考察及启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3):46-48.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