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然,赵 海,岳秀婕
(大庆让胡路铁路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约占70%,是全球的常见病。我国临床统计资料提示,消化性溃疡患病率在近十多年来呈下降趋势,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中年最为常见[1-2]。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黏膜的抗消化能力降低、胃液的消化作用、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及遗传等因素有关[2]。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其经吸收入血液再分布到壁细胞内的分泌小管后,在酸性条件下,转变成活化体,作用于H+-K+-ATP酶,使此酶失去活性,抑制H+的分泌。其抑酸作用强而持久,可使胃内pH值升高至7,一次用药后大部分胃酸分泌被抑制24 h以上,同时胃蛋白酶分泌也有减少。此外体内、外实验证明,H+-K+-ATP酶抑制药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3]。本研究验证与评估了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愈后复发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具有明确临床症状并经内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后经消化科治疗的患者100例。入选标准[4]:①十二指肠溃疡病灶数不超过2个;②不合并其他部位溃疡;③无消化道出血者;④无服质子泵抑制剂禁忌证者。其中,男73例,女27例;年龄30~67岁,平均45.2岁。在系统治疗4周后及半年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对比治疗前后溃疡病灶的改变及半年后的复发情况。溃疡愈合从再生黏膜的组织学、超微结构与功能重建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符合愈合标准。将患者分为泮托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各50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均采用“消化溃疡三联疗法”,泮托拉唑组:阿莫西林+泮托拉唑+甲硝唑;奥美拉唑组: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硝唑。泮托拉唑40 mg(大连美罗大药厂),奥美拉唑20 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中国),两组患者均每日1次,饭后口服,其他两种抗生素同期口服,剂量、规格、生产厂家相同。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半年后复发率。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系统治疗4周后,经胃镜复检核实,泮托拉唑组的愈合率为92.0%,奥美拉唑组为88.0%,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n(%)]
由表1可知,患者出院半年后,经胃镜复检核实,泮托拉唑组复发率为6.0%,奥美拉唑组为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上述方法及结果分析可知,对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两组药物的对比治疗,两组在治愈率及半年内复发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别。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慢性缓解、反复发作且复发率高的特点。在治疗上主要是抗酸治疗及消灭幽门螺旋杆菌等方案[4],而本研究采用的“三联疗法”是目前较成熟的治疗方案。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同属于苯丙咪唑的衍生物,均能够对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质子泵发挥选择和持久的抑制作用[5-7]。但是泮托拉唑在弱酸及中性环境发挥作用稳定,在强酸环境下却迅速活化,作用明显增加,因此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具有更强的选择性[4]。本组试验体现了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在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愈合率及半年复发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似[8-10]。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
[2]李玉林.病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0-172.
[3]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6.
[4]陆华,黄鸿敖.3种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17):1294.
[5]裴瑛,王惠吉,于中麟,等.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对比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0,9(2):118.
[6]王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34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28.
[7]Hannan A,Weil J,Broom C,et al.Effect of oral pantoprazole on the 24A-hour intragastric acidity and plasma gastrin profile[J].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2,6(3):373.
[8]王木生,熊锋宝.Hp重复根除对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8,48(3):56.
[9]庞晨辉.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用于预防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97.
[10]李瑜元,聂玉强,胡品津,等.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杂志,2000,9(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