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专栏作家 陆新之
陆新之陆新之,商业观察家,著有《搜·钱》和《有钱好好用》等财富专著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为迎接世界杯,南非各级政府共投资约160亿兰特(1美元约合7.7兰特,1兰特大约折人民币9毛)新建、翻新了10座体育场,2万多名建筑工人从场馆建设中得到了技术培训机会。南非政府为世界杯相关基础设施共投资330亿兰特,这些将为该国经济GDP的发展做出贡献。但这种基建投资不是万能的,尤其是政府牵头,投资效率都很难指望很高。据南非统计局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好日子其实没有来。2010年第一季度南非失业率为25.2%,较去年第四季度上升0.9%。显然,6年前获得申办权时,南非政府无疑高估了世界杯提升就业的作用。为了这次世界杯,南非翻新和重修共10个场馆,总投资额达13.8亿美元(约为100亿兰特),远高于2004年南非代表团在世界杯组办权投票中所列出的1.14亿美元的预算(约为8.18亿兰特)。
对南非人来说,他们没有德国那样的啤酒香肠及机械产品需要向全世界兜售,他们的黄金和铀矿是抢手的大宗商品,期货价长期高居不下,无需叫卖。
话又说回来,国际足联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度山穷水尽,后来的商业开发,正好赶上美元下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在足联的“导演”下,众商家前赴后继地参与,世界杯已然从单纯的体育赛事,演变为全国性的体育经济狂欢,可谓商机无限。仅电视转播授权费和特许赞助费,这届已是FIFA历史上最赚钱的一届世界杯,多达史上最高的30多亿美元,其中的14%分给参赛队和俱乐部。如算上票务收入,就更可观。在今年欧洲各大公司遭遇经济寒流之时,国际足联几乎可算是欧洲盈利能力最强的组织之一。
自1998年布拉特担任主席后,企业为FIFA提供的赞助费一般都超过其总收入的80%。据了解,本届世界杯赞助商的最低门槛设在历史最高点6500万美元。据国际足联的官员预测,将有320亿(人次)的电视观众观看长达一个月的足球比赛,争夺这些观众的眼球和钱包的是众多的超级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耐克、三星等。
有人说,从经济角度来说,南非办世界杯不如印度办,当然,更易赚大钱的是在中国办。布拉特如觉得在欧洲办无利可图时,很可能会这么做。一般来说,球队在世界杯走得多远,直接影响他们球迷的消费力。我有一个朋友,看球历史不长,但偏好帅哥,动辄为阿根廷风中落泪,上一届阿根廷早早被淘汰,他在德国就发狠不吃贵菜,只啃干面包。这次他则发誓,假如阿根廷能进四强,他就买一部水货ipad;能夺冠,他就买二手房准备结婚。
巴西和阿根廷的国内球迷消费能力都一般,非洲足球队的球迷可支配的收入就更少,因此,这几队其实能获得多少佳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大。相对的是,今年欧洲区经济岌岌可危,尤其是西班牙,一再被评级机构打压。以往是德国战绩好的话,就能带来大量消费。但本届,想给欧洲经济“冲喜”,就只能指望西班牙夺冠。英国虽不属欧元区,但也是欧洲经济的重镇,所以其和世界杯的关系就更邪门。据商学院教授说,英格兰队的胜负不但能影响球迷心态,甚至可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波动。这一切也是人们的心理原因作祟。据说股票交易员也和普通球迷一样,他们在英格兰队在世界杯等重要比赛失利后也会感到沮丧。所以,一旦英格兰队的门将再出岔子,导致这只球队过早地离开南非,那么伦敦股市上餐饮、媒体以及零售等板块无疑将受到冲击。这时,选择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反而划算。
还有一支队比较奇怪,即美国队。它夺冠肯定没戏,即使打入决赛,也吸引不了太多忠实拥趸。反而是这队早点被淘汰,就能减少被恐怖袭击的机会,更能减少主办方安全保卫工作的成本,对国际社会有益而无害。
最近高盛遇到美国证监会的起诉,正焦头烂额。不过他们还是忙中偷闲,适时推出《世界杯与经济学》研究报告。该报告撇开传统和战绩来分析,作为新兴经济体“金砖四国”概念的发明人,高盛在报告中,毫无创意地将巴西列为大热门。不过理由不是他们有脚法、有艺术足球,而是一口咬定:巴西人口多、市场大、发展潜力足,因此获得冠军符合全球的经济利益云云。这种说法其实非常值得琢磨。以前分析两队胜败,一般是谈实力,最多是看赌球的盘口。如高盛这般赤裸裸地以生意多寡作为评选标准,有相当的代表性,证明这世道胜负未必是足球庄家控制,而很可能是以华尔街的生意好坏为准绳。这种越来越复杂的投资思维,已远远超出一味买自己喜欢球队的球衣和纪念物的西汉姆或者沙尔克04德的劳工球迷的想象。可以这么说,如果西班牙今年经济不是那么差,就很可能尽丧夺冠机会。正因为西班牙日子不好过,才可能出现西班牙一路过关斩将夺冠的激情场面。
当然,如果从金融大鳄的角度来说,虽然下一届东道主是巴西,但很可能这次是巴西夺冠,4年后是另一支冷门球队获胜。这样才能形成足够的戏剧感,才能令球迷们一惊一乍,才能使经济的变化获得概念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