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010-05-25 02:29袁凤英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4期
关键词:战败洋务运动宣告

袁凤英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在“自强”、“求富”口号下推行的以举办近代军用及民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涉及外交、军事、经济、文教等领域。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基本上是史学界和教学界的共识。那么,此定论的依据何在呢?我们判断洋务运动失败,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它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也就是说,它不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正确途径,不能实现它的目的。而这个“不能实现”,正是通过甲午战败有了深刻的体现。

首先,甲午中日战争从军事上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

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新式军队乃“自强”的核心所在。北洋海陆军是新军中的精华,它是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数十年来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在“购备西洋精利军器为第一要著”的建军原则下建立起来的,是当时全中国第一支“劲旅”。以海军(指北洋舰队)为例,拥有较多的新式铁舰、快船和蚊船,军容之盛,远非南洋和福建海军所能比拟。在甲午战争中,该“劲旅”在李鸿章妥协退让政策的束缚下,遭至覆亡的命运。它的覆没,在一定的程度上宣告了洋务运动军事上“自强”的破产。

其次,甲午中日战争在经济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后,由于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非但无力继续大规模地建设洋务企业,而且对民用企业实行“丢盔弃甲”的政策。1895年6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决定将民用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主要是甩卖给了国内的官僚、地主和商人。如将投资达580多万两白银的汉阳铁厂以3万两白银甩卖给了道员陈明远。在被甩卖的企业中,一些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被获得合法地位的列强在华资本用“中外合资”、贷款等方式诱骗,从而被列强控制或直接沦落为列强在华资本。如大冶铁矿1903年被日本用贷款的方式攫取了对该矿的控制权。当时最大的采煤企业开平矿务局于1900年被英国资本用“中外合资”的方式骗占而去。其余的一般转化成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用洋务企业是洋务运动“求富”的物质基础和核心。它们的纷纷丧失,表明甲午中日战争从经济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

第三,甲午中日战争从政治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战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对立和异变,已难以形成一致的政治力量了。受甲午战败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实际组织者李鸿章陷入了群议指责,“国人皆曰可杀”的境地。不久,朝廷将他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上调入内阁办事,以削弱其权。在这种情况下,他转而苟安自保,从此一蹶不振。洋务派的另一关键人物,首倡“自强”的恭亲王奕则转变为顽固派。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张之洞虽雄心勃勃,但终属孤立无援,加之和战之际反对割地,已同李鸿章势如水火。战后,深入改革的呼声不仅发自资产阶级维新派,洋务派的实力人物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盛宣怀等也提出了变法要求。李鸿章也说过“至于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战前,洋务派拥有巨大的权势和丰富的政治经验,这才使洋务运动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开展起来。战后,它的分化、对立和异变也表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另外,甲午战败带来的民族危机直接刺激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倡导“兴民权”“设议院”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勃发。该运动的勃发表明社会潮流和时代重心发生了变化,洋务运动成了明日黄花。

综上三方面所述,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了,但其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容抹杀的。

猜你喜欢
战败洋务运动宣告
雪季
从家国情怀角度再看李鸿章
屈原之死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战后“满洲”日本女作家的返迁体验文学
牛岛春子的“满洲”体验和文学创作
创造是一种积累
创造是一种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