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锐
本刊记者 王锐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到13个沿海城市的开放,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迅速发展到海峡西岸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等的崛起再到众多一小时经济圈的兴起,中国经济呈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特点,经济版图不断清晰。经济圈模式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城镇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第一批,也是最具经济实力的三大核心经济圈。
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九个地级市组成的经济区域,土地面积4.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47%。珠三角经济圈是我国三大经济圈中起步最早的,处于我国东南沿海,紧邻香港,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香港是其主要的投资来源,可以说它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接近香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了它经济起飞的巨大推动力。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地处长江入海形成的扇形冲击平原上,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江苏、浙江的16个城市。总面积为21.0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9%。长三角经济圈城市化水平整体较高,城市体系完备。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建设加快,建制镇和县级市(小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该地区的迅速发展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利用国家开发浦东的契机,借助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经济呈飞跃式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逐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表1:三大经济圈包括的地区
表2:2009年上半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经济运行情况
环渤海经济圈是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基础上提出的,最初提出的京津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后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天津为龙头,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该地区的发展得益于现有体制下全国资源向它的集中。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天津则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和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区位特殊,工业密集,城市密布,是内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
三大经济圈各有特点:长三角经济圈是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是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珠三角经济圈则以外向型为特点,在加工制造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环渤海经济圈的政治文化角色作用是其他两个经济圈所不可替代的。
表3:2008年和2009上半年三大经济圈经济运行情况比较
就我国国内来看,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以全国国土面积的3%,人口的12%创造出了近40%的GDP,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分别增长11%、12.6%和11.9%,均超过了全国9.0%的增长速度。三大经济圈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经济圈或经济群在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集聚程度,各种功能才能协调配合,呈现出发挥最佳效益的状态。经济圈已成为对当今世界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体。这种影响力外在地体现在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和增长质量对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整体贡献率。
从国内来看,三大经济圈对我国经济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纵观世界经济,我国经济圈处在世界坐标的什么位置呢?我国三大经济圈离“世界级”还有多远呢?
经济圈首先是财富和生产力的聚集地。有报告显示,美国大纽约、五大湖和大洛杉矶这三大经济群的GDP占到了全美国的67%,日本大东京经济圈、阪神经济圈、名古屋经济圈的GDP占整个日本GDP的70%,而我国三大经济圈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仅占全国的38.2%,这个数字在2009年上半年上升到39.7%,但仍不到美国和日本经济圈对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的三分之二水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对国家财富积累的贡献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圈。
经济圈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一个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首位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这样才能有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这可以通过经济圈中首位城市对整个国家经济的作用和贡献度来衡量。比值越大,其凝聚力和集聚财富的功能就越强,该经济圈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能也越大。根据相关数据计算,2009年中国三大经济圈首位城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4.4%、北京3.5%、广州2.7%。而纽约、东京、伦敦、首尔的GDP在2005年以前就分别占到了全国的24%、26%、22%和26%。
除此之外,我国三大经济圈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为10600美元,长江三角洲为9500美元,京津环渤海地区为6800美元。三大城市群劳动生产率平均为8900美元。而据世界劳工组织报告,2002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为60728美元,欧洲国家平均43034美元。三大经济圈的劳动生产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经济圈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一个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首位城市作为经济中心。
由以上数据的直观分析来看,我国的经济圈与国外经济圈相比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其“极化—扩散”效应尚未充分发挥,集聚财富的功能不够明显。
经济圈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自然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动力和政府的推动。自然社会文化背景包括自然条件、区位因素和资源禀赋等,是经济圈形成的基本要素。经济动力主要指区域的专业化分工和集聚经济的作用,是经济圈形成的内在动因。政府推动则是指政府给予特定经济区域政策上的支持,在关系区域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上或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进行的政府监管。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自然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具有“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的特征。而在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形成存在一定市场因素,但并不是推动经济圈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三大经济圈的迅速发展到海峡西岸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等经济圈的崛起,更多地表现为政府大力扶持和推动作用的发挥。不可否认,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推动在经济圈的形成以及发展初期大大加速了它的发育速度。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的推动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圈的进一步发展中,只有突出重点,转变职能,才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圈持续发展,推进我国区域经济,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着力提供一体化的制度,突出监管职能。推行一体化制度包括经济和社会制度。经济方面,表现为为技术、资本、人才和信息等要素资源在经济圈区域内自由流动创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为商品的跨行政区流动制定统一的标准,协调经济圈区域内土地、税收等产业发展政策,避免出现各地方的恶性竞争,社会制度方面,放宽户籍限制,加强对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的协调,为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大环境。
其次,发挥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统筹职能,共同协调经济圈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加大力气改变经济圈内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局面,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束缚,推动和实施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功能和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再次,加强经济圈内各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协调职能,加强圈内经济、社会等公共事务的合作,为经济圈各行政区划间的沟通协调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