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
迟福林
中国经济出版社
定价:39.8元
本书是作者这两年思考研究改革问题的成果汇集例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反危机重在深化改革等,对相关的政策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汉字书法之美》
蒋勋
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9.8元
作者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让读者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走廊。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美]海曼·P.明斯基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49元
作者把金融体系的作用引入主流分析框架,刻画了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动态影响过程,深刻阐明现代经济以一种倾向于发生危机的方式运行的深层原因。
《历史转折(1977-1978)》
杨胜群陈晋主编
三联书店
定价:32元
1977年至1978年是中国社会转折的一个年份,本书将散见于各类书刊的亲历者关于这两年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回忆汇集在一起,展示了历史是如何转折的。
《免费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
[美]劳伦斯·莱斯格
中信出版社
定价:35元
互联网时代,控制创意的权力如此集中于少数“媒体巨头”。作者认为,遗失了突破束缚的文化市场,也就丧失了创作的自由、构建文化的自由,最终,也将丧失想象的自由。
陈明:用一生守护丁玲
徐庆全
著名作家丁玲和陈明的爱情,在文学圈甚至圈外,都引起人们关注。二人的结合在1942年的延安。那时,丁玲38岁,陈明25岁,13岁的差距,典型的老妻少夫。此前,丁玲经历过两次婚姻——先与胡也频,胡被国民党杀害后与冯达结合;以后经历了一次恋情,与冯雪峰相恋;陈明也经历过一次婚姻。这样的结合,当年就引起过人们的猜测与议论;直至今天,也是媒体的“冷新闻”。近日,年过九旬的陈明,出版了《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以亲历者的身份,系统地回顾两人相伴走过的历程。
尽管陈明比丁玲小13岁,但自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后,陈明一直扮演了丁玲守护者的角色。这角色,基本上是两个担当:一是在丁玲命途多舛的岁月中,不离不弃,成为其坚强的后盾;一是在政治上、历史上维护丁玲的名誉,尤其在丁玲1986年去世后,陈明一直是丁玲名誉坚定的捍卫者。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地位的作家中,丁玲属于命运最为坎坷的一个。这种命运,肇始于1933年她被自己的丈夫冯达出卖被捕。在被国民党软禁3年的岁月中,丁玲与冯达育有一女,直到1936年才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奔赴陕北。在延安,丁玲又写过使她受了“几十年苦楚”的《三八节有感》等杂文,成为延安整风中被批评的对象,而在接踵的“审干”中,丁玲被捕的历史又似霍桑笔下无法隐灭的“红字”,梦魇般地纠缠着她。然而,梦魇并未结束。1955年,丁玲又成为“反党小集团”的头目,1957年成为闻名全国的大“右派”。经历了风霜雨雪的北大荒岁月后又进秦城监狱;出狱后又被流放山西,直到1979年才重返北京,恢复党籍,而她被捕那段历史的结论,几经周折,直到1984年才尘埃落定,丁玲用“我可以死了”来告慰自己。此时,距离丁玲谢世仅有不足两年的时间!
丁玲这样的命运,使得与丁玲相伴50年的陈明,娶到的不是赫赫有名的作家的荣耀,收获的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命运如同浮萍一般的飘零。在丁玲所遭受的几次大的创痛中,陈明不管从现今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党性”来说,还是从自己的命运考虑,都可以选择离开而不用背负道德的指责,但陈明坚定地和丁玲站在一起,成为丁玲栖息的港湾。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爱情,用“荡气回肠”的字眼都轻了。
丁玲谢世后,陈明依然没有放弃守护者的责任。虽然这种守护,使陈明常常有“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忙碌和尴尬,但陈明一直坚守,直到如今出版这本回忆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守护。丁玲一生坎坷,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甚多,而自身的经历又是那样丰富,她的性格又是那样特立。对于研究者来说,观点各异,甚至针锋相对,不足为怪。但在陈明看来,凡是离开了他心目中丁玲形象的观点、言论,基本不足取,应该按照他的观点而对丁玲保持“舆论一律”。他不但写下了大量文章批驳研究者,甚至采取上书的方式动用组织以维护丁玲的形象。在这本回忆录中,被他批驳过的研究者,依然可以找到这样守护的痕迹。
守护丁玲,成就陈明的回忆录。可是阅毕,脑海中竟然飘来一句网络用语。就套用一下吧:我读的不是书,是陈明的寂寞。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