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星星
最近,笔者有个强烈的念头:各个部门的统计数字老和我的感觉作对——
物价上涨时,人们普遍觉得工资不够花,但统计部门说没有涨,根据是硬梆梆的物价指数。有人质疑,物价部门就解释:蔬菜副食不在统计范围,不算涨价,你看钢材就没涨价。难道为了体会涨价,我买一回钢材去?
房价一路飙升,老一辈挖空积蓄为后代掏首付,下一辈动辄贷款百万,终身负债成房奴。可统计部门说:房价依然在“可控范围”; 农村孩子上不起学,眼看着纷纷失学辍学,统计数字却告诉你新建了多少大学,设备如何上档次,教育形势一片大好;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工人失业下岗,统计就业率却不低。尤其是大学生,各学校公布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亲戚朋友找我帮他们孩子安排工作,我很奇怪:你们怎么都是那5%呀?
再翻倒一下身边两件炒得沸沸扬扬的事,看看统计部门怎么和我“作对”。
山西省国企吞并小煤矿的事情,按官方说法,叫“山西省煤矿企业资源整合”,舆论给了个结论叫“国进民退”。山西有关方面却极力否认,说我们没有搞“国进民退”,并公布国有、私营、股份制煤矿分别占多少多少——恕我不再一一列举这些精确数据。可“整合”以来,浙江民营企业,所谓“温州煤老板”,又是向山西政府请愿,又是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哭诉,实在没招了,只好回头向娘家人浙江省政府求告,希望出面和山西交涉。最后浙江也没有办法,精明的温州人只好认栽一百五十亿,灰头土脸地宣布山西为仅次于迪拜的“投资风险区”,捂着遍体鳞伤撤退。难道这些都不是统计数字之外的事实?
还有一个政府“该不该养作家”的争论。中国作协的发言人出来声明:作协并没有“养作家”,中国作协包括各个协会领取工资津贴的“专业作家”只有二百人,每年的财政拨款不过七千万。我长期在作协系统工作,看到这里只有会心一笑——那分明是在玩弄概念,不明就里的人也许觉得中国才养了二百个作家,委实不为过。但大量的作协工作人员,还有文学刊物、理论刊物、公务后勤人员等,他们统统都领工资津贴,也就是说,统统被政府“包养”着。这后一部分人员数量巨大,据郑渊洁先生的统计,与“专业作家”之比大约是10:1。两相比较,包养专业作家与包养作协机构相比,实在是很小的一块。这不仅是搪塞,简直是愚弄。在这里,统计得再准确又有什么用?他只想虚晃一枪,打个马虎眼含糊过去而已。
统计部门的官员们心里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曾坦言统计数据和老百姓的个人感受存在差距,看来各级机关搬弄出的种种铁板钉钉的统计数字,老百姓起码是不可全信。这其中的缘由——套用河南省郑州那位官员的雷人雷语,便是统计也有个“你究竟是为党统计,还是为老百姓统计”的问题。
依我说,关注统计数字,不如关注老百姓的感觉。
伟人讲哲学时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常常不能准确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准确地感觉它。我这里不妨反其意而用之:感觉这东西看起来不准确,其实它最准确。公众一个简单的感觉,胜过你复杂巧妙的全面统计。他买不起肉菜鸡蛋,你再统计物价稳定也没用;他觉得屋里寒冷,你再统计供暖温度升高多少也无效;他滞留在火车站饥寒交迫心急火燎,你统计出假日成功输送多少旅客,春运多么温暖畅通也没用。如果一个人宁可相信统计却不相信自己的感觉,那才叫见了鬼。
老老实实做统计吧,既颂扬成绩,也实事求是地坦承困难,让老百姓知情才好。千万不要统计数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感觉却越来越差,那时老百姓当然会反问:我们要这么漂亮的GDP有什么用?那么漂亮的出口数据有什么用?那么美丽的V型反转幸福了谁?那时统计出来的就不是风险,简直是危险了。
插图 / 减肥成功了 / 克里斯托弗
【“杂文专版撷英”栏目作品选自2010年第9期、第
8期、第5期《同舟共进》,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