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 狠抓落实 全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建设步伐

2010-05-11 09:20依兰县水务局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8期
关键词:重点县项目区管护

□ 依兰县水务局

在黑龙江省水利厅和哈尔滨市水务局的科学指导下,在依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依兰县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目前,项目设施已全部投入使用。项目设施建成后的管护责任由特定企业和用水户协会承担,做到了工程“有人建,有人管,有人维护”,确保了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此项目可增加经济作物产量1046.4万公斤,受益人口8040人,年均增收777万元,人均增收966元。

一、项目申请建设情况

2008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未来三年全省粮食总产要达到“千亿斤”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我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在3~5年内粮食增产10亿斤、总产达到30亿斤的发展规划。在播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实现提高单产和总产的目标,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恰逢此时,财政部、水利部做出了在全国开展《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意见》的决定,在省财政厅和省水利厅的支持下,我县被评选为全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被评为“重点县”后,省水利厅及时组织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节水灌溉方面的专家对依兰县进行实地踏查,帮助我县制定了3年节水发展规划,确定了到2011年发展17.44万亩旱田节水灌溉的目标。目前,全县已完成旱田节水灌溉效益面积5万亩,打抗旱井200眼,配套电力设备200套,建井房200座、喷灌工程200处,项目工程全部竣工,并已开始发挥效益。

二、项目建设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责任。我县节水灌溉事业能够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是与县委、县政府对“重点县”项目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县委、县政府把“重点县”建设纳入头等大事来抓,县长亲自挂帅,组织了由依兰县水利、财政和其他涉农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的“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以县水务局技术人员为核心的“重点县”建设办公室。各项目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切实做到了“五落实、五到位”——思想落实,决心到位;组织落实,领导到位;人员落实,任务到位;标准落实,典型到位;管理落实,管护到位。通过大规模开展节水灌溉建设,使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科技引领,典型带动。节水喷灌作为一种新的灌溉方式能否在全县迅速推广,关键取决于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灌溉设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认可程度。我县在上世纪80年代初针对小麦、玉米和大豆等旱田作物的各生育期需水量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了作物的需水临界期和凋萎系数,绘制了作物需水量和产量的回归曲线,为旱田各生育期灌水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04年,我县在达连河镇和愚公乡建了美国提子温室大棚喷、滴灌基地,共建大棚60栋,经济效益显著,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通过多种节灌模式的应用,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为节水增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重点县”项目立项后,县委、县政府以近年来的科技成果为示范,在全县范围内多次组织召开节灌建设现场会和推进会,反复动员,精心组织,让乡、村领导和各村的科技带头户充分认识到了节水和增效的意义。

(三)突出重点,合理布置。在“重点县”建设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县水务局农水股的技术人员提前到项目区村屯做好协调工作,对项目区的井群进行合理的布置。在沙层少、地下水位高、水资源不太丰沛、土地经营分散的地区,以打浅水井为主;在地下水资源丰富、深水位、集体经济较好的地区,以打深水井发展大型喷灌为主。同时,根据各项目区的地理环境,推出形式各异的灌溉形态。一是在漫山区实行低洼处打井,提水上漫岗灌溉。二是在平原区结合田、路、林、渠情况,合理布置井群,实现集中连片节水灌溉。三是在沿江沿河沟泡区,实行蓄、引、提、排、灌同步进行,以搞喷灌与中低产田改造为主,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四是在县郊以经济作物、大棚种植为主,发展滴灌。

(四)示范基地,多元化建设。在“重点县”建设中,我们将旱田节水灌溉项目与达连河新胜玉米种子基地、农技示范基地、演武基万寿菊基地和兴安粘玉米基地建设有机结合,使农业支柱型产业发挥了显著的效益。今年春天,万寿菊基地28栋大棚在万寿菊苗期应用了喷灌技术,使秧苗的长势非常喜人。

(五)推进产业化改革,落实管护机制。建后管护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强化建后管护工作,才能实现工程良性循环、保证国家投资长期发挥效益的目的。为此,我们建立健全了节水灌溉工程各项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前,我们组织专人对项目区进行调研,先落实管护机制,签订管护合同。管护主体到位后再抓水源工程建设。管理的主体以乡镇水利站为主,以示范区企业和用水户协会为辅。根据各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团山子项目区的管护责任落实到依兰县万寿菊股份公司,将达连河项目区的管护责任落实到龙源种子股份公司,将三道岗和道台桥项目区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农机合作社,实现了建设、管护一步到位,从体制上保证了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县水务局还对已建的工程设施建立了档案,设立专人管理,并组建了工程维修队,随时检查维修,排除工程故障。

三、资金整合与使用情况

(一)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资金整合计划。我们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及“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对靠近项目区的涉农水利项目进行了整合。一是对达连河项目区与国家节水增效示范项目新胜种子基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整合,整合资金200万元,影响面积达3000亩。二是将三道岗镇两个合作社项目进行整合,整合面积达1万亩。通过整合,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和效益最大化。

(二)财政部门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财政部门及时拨付资金,并严格按照有关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和县级报账制度。在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划的内容和预算额度专款专用,杜绝了截留、挪用、串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定期组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审计人员检查工程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使建设资金真正发挥了应有的功效。

四、工程效益情况

节水灌溉工程在依兰县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突出的抗旱增产效益。一是解决了干旱地区农作物的渴水问题。通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有效地抗御了旱灾,使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使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摆脱了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二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大力实施节水灌溉措施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益。我们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规律,利用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对其进行科学的灌溉,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可以说,现代化的节水灌溉设施已不仅是全县抗旱减灾的有力武器,更是我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三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实施节水灌溉与传统的大田灌溉相比,田间灌水定额由漫灌的200立方米降到80立方米,每亩节水120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地表水资源紧张和地下水位逐渐下降的矛盾,同时也起到了稳定表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五、重点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是自筹资金比例大。我县“重点县”建设项目需自筹资金600万元,自筹额度较大,村集体没有经济能力承担,只能由企业完成一部分,而群众自筹部分则难以完成。

二是运行成本和产出不成比例。近年来,由于大田粮食价格下跌,经济作物的市场需求又极不稳定,致使我县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波动。同时,由于“重点县”建设中的动力都是由柴油发电机组来完成,而农业灌溉燃料价格暴涨,柴油每升6元,每公顷运行成本增加了400多元,提高了灌溉成本,缩小了投入产出比,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群众大上节水灌溉设施的积极性。广大农户希望国家能够增加电力设施的投入。

三是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影响了项目建设。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影响了节灌工程的质量。大型节灌工程效益好,设备利用率高,但一户多块土地等分散的土地经营现状给大型灌溉工程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制约了它的发展。如果国家能够出台土地调整政策,则可实现集约种植、连片发展,从而充分发挥灌溉工程的增产增收潜力。

我县在“重点县”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仍有很多差距和不足。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强化推进措施,努力实现“重点县”建设工作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农村民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重点县项目区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