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大师:尚乔治·冯齐里顿(Jean-Georges Vongerichten)
冯齐里顿在纽约开设旗舰餐厅之前,曾在曼谷、新加坡与香港地区工作过,因此2001年重回亚洲时,感觉就像回家一样。这位来自法国阿尔萨斯区的厨师先前在亚洲工作时,开始将东方食材与风味纳为己用。
在上海尚乔治餐厅可以吃到他的招牌料理——富亚洲风的法国菜。他擅长将不同类型的菜色融合在一起:例如以酱油、大蒜、芫荽调味的烧烤沙朗牛排,或柠檬香茅、泰国罗勒、椰汁调味的蒸淡菜。他的餐厅是亚洲本地人与旅居海外的法国人必定朝圣之地,但他坦承自己在中国时,比较爱吃路边摊小吃。
美食先驱:乔·侯布匈(Joel Robuchon)
侯布匈在烹饪界获奖无数,很少人能望其项背,包括1990年获法国最富影响力的《高勒米罗)(Gault Millau)餐厅指南评选为“世纪神厨”。此外,他也是全世界获得最多米芝莲(Michelinstars)星星的厨师,目前共累积24颗星。
他在亚洲开设的餐厅同样不失水准。东京的侯布匈城堡餐厅(Chateau RestaurantRobuchon)与澳门藏酒2800种的侯布匈艺廊餐厅(Robuchon a Galera),2009年都获得让人垂涎的米芝莲三颗星评价。
但他对法国烹饪界最了不起的影响,可能是提出工作室(LAtelier)的概念,完全颠覆精致餐饮的风貌。他的其他餐厅多呈现白桌巾的正式风格,工作室却是以开放式厨房及吧台用餐为特色。这套模式最初在巴黎实验,其后完美无瑕地引进香港与东京,让两地的饕客在轻松的气氛下用餐,享受这位大厨知名的马铃薯泥及其他美食,而且价格相当亲民。
推陈出新:皮耶‘加奈尔(Pierre Gagnaire)
加奈尔以他的名字在巴黎开设一家餐厅,入口处矗立着神话中诸神的信使赫米斯的雕像,对着一只象征醇酒美食的水罐低声说话。这项装饰充分展现加奈尔融合科学与艺术的过人创意。
现在,充满想象力的加奈尔每天在网站上更新他的厨艺新发现,运用冻胶、蒸气等大玩花样,读者上网就可窥知他天马行空的创意。但有些人也许对技术表演比较没兴趣,没关系,他的菜色总是给人惊喜而不致惊吓。
加奈尔勇于大胆实验,在东京、香港、首尔的餐厅,菜色总是不断推陈出新。
他的另一项吸引入之处是常会为客人在菜单上签名,签的是很有特色的“Ⅱ”符号——代表餐桌。
古典进化论:艾伦·杜卡斯(Alain Ducasse)
杜卡斯在摩纳哥巴黎饭店(Hotel de Paris)的路易十五餐厅(Le Louis XV)掌厨时,获得米芝莲三颗星荣誉,当时年仅33岁。现在你会看到这位大厨戴着招牌玳瑁圆眼镜,在世界各地的厨房训练新一代的料理达人,其中一间餐厅位于香港,另3间位于日本。
杜卡斯在法国西南部长大,曾在重量级大厨(iaston Lenotre和Regcr Verge麾下工作,其后在巴黎开设旗舰餐厅,将法国经典料理提升到更完美的层次。以简单的诺曼底蝶鱼片料理为例,一般都是将烤鲽鱼片配上轻黄油与红酒酱汁桌边烹调,到了他的餐厅,更因增添了现代感而益臻精致。不过,无论如何变化,他总是忠实保留古典风味。他的餐厅以美味丰盛著称,提供梦想中的法式精致美食。
企业家名厨:丹尼尔·布鲁(Daniel Boulud)
很多人在电视上看过这位健谈的厨师主持“与丹尼尔有约”(AfterHours with Danie),北京的民众却有机会实际品尝到他的手艺!北京布鲁宫法餐厅于2008年3月开幕,餐厅设在美不胜收的庄园内(原本是美国大使馆所在)。
这对于在纽约成名的布鲁是很恰当的选择。他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担任马戏团(Le Cirque)餐厅的主厨,其后于1992年创立自己的丹尼尔(Daniel)旗舰餐厅;自此逐步建立他的餐饮王国。致力满足各阶层客人的味蕾。他所有的餐厅最一致的特色,就是无可挑剔的服务。此外,他也擅长加入趣味性的元素,例如他曾做出全世界最昂贵的汉堡——内含松露和鹅肝酱,售价高达120美元。
追随大师的脚步
有兴趣分食亚洲这块大饼的不只是法国人而已,今年更有一群新厨师引进各自国家的特色料理。光是在新加坡新开的滨海湾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 Hotel)就可见识到下列几位大厨的精湛手艺:包括坚持传统风味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区大厨Santi Santamaria;热爱橄榄油的纽约意籍厨师Marie Batali;洛杉矶的奥地利籍明星厨师Wolfgang Puck;悉尼的日籍厨师和久田哲也,他的餐厅之难订位举世闻名。
随着美食地图聚焦亚洲,预料亚洲料理将在全球的餐饮界占有更大的比重。新一代的亚洲厨师在世界顶尖大师的调教下,也许有一天也能在美食界发光发热。